氨基酸、保健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节控制明显。 第三节 交通条件 利辛县地处江淮之间, S20 S30 S305 三条省道在该县交汇,南洛高速、亳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已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 6050 502 县乡公路、二条高速、三条省道为主,内联乡镇,外通周边县市的公路交通网络。 京九铁路、睢阜铁路南北通过,距阜阳飞机场仅 50 公里。 水陆交通发达。 第四节 厂址选择 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和特点,通过考察论证,项目地址选择在利辛县工业园。 工业园内基 础设施建设功能齐全,水、电、路、通信等基础工程已完成,有利于项目的实施,可以节约建设期时间。 第六章 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供应 第一节 主要原材料供应 项目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是棉粕、豆粕等。 我省是农业大省,粮油产量大。 利辛县有 180 万亩土地,盛产大豆、玉米、小麦及棉花、油菜等农作物。 由于缺乏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以原粮的形式销往其他地区。 如果该项目投产, 那么 既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又能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还可以解决植物油厂的下脚料利用问题。 所以,项目需要的原材料能保证供应。 辅助材料和包装材料主要是硫酸、玻 璃瓶、纸箱等。 硫酸各化工公司可常年供应,玻璃瓶、纸箱我县附近有生产厂家供应。 21 年产 2020 吨复合氨基酸 原液 、 200 万瓶和 2020 万支氨基酸口服液 及其他材料消耗表。 主要原材料及其他材料消耗一览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豆粕 吨 3000 2 硫酸 吨 1200 3 玻璃瓶( 50ml) 万个 200 4 玻璃瓶( 10ml) 万支 2020 5 纸盒 万个 233 6 纸箱 万个 12 第二节 能源供应 燃料动力品种、年需要量和价格 项目所需的燃料为烟煤,年需要消耗 900 吨,现在市场价格为 950 元 /吨。 项目所需动力为电力,年需耗电 67 万度,现在 电力购进价 元 /度。 项目所需用水为一般水质,年消耗 4500 吨,现在自来水价格 元 /吨。 燃料电力供应来源 项目建设距两淮煤炭基地较近,同时利辛板集煤矿将于 2020 年 22 投产,煤炭运输方便,且供应有保证。 电力由利辛县工业园的双回路供电线路保证,能满足项目生产所需,同时利辛板集坑口电厂将于 2020 年开工建设,供电更加保险。 水的供应由自来水公司保证满足需求。 第七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第一节 总图布置 总平面布置 ( 1)总平面布置原则 ① 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保证生产作业线连续、短捷、方便。 要使厂内外运输配合协调,避免往返运输和作业线交叉,避免人流货流交叉。 ② 要考虑合理的功能分区,保证有良好的生产联系和工作环境,各种动力设施要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管线,节约能源。 ③ 要结合场地地形、地质、地貌等条件,因地制宜并尽可能做到紧凑布置,节约用地。 ④ 建(构)筑物的布置应符合防火、卫生规范及各种安 全规定和要求,满足地上、地下工程管线的敷设、绿化布置以及施工的要求。 ⑤ 要注意厂容,应与城市或区域总体规划相协调,体现现代化企业的形象,并注意并减少污染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⑥ 有利管理、方便生活,要为生产管理和职工劳动创造方便良好条件。 ⑦ 要考虑工厂发展要求,使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近期建 23 设要集中,避免过多过早占用土地。 ( 2)总平面布置的技术要求 厂区总平面布置与工厂的规模、生产发展、管理体制厂区自然条件、地区协作条件、运输方式、安全、卫生、环保等技术条件与要求有直接关系 ,除应遵循上述布置原则外,还须考虑以下的主要技术要求。 ① 生产要求。 工厂总平面布置必须道德满足生产工艺及物料流程的要求,要充分了解生产工艺要求,做到流程合理,负荷集中,运输通畅。 流程合理是指根据工厂组成,正确合理地布置各主要生产车间的相互关系,保证工艺流程连续通顺,避免迂回曲折,使原料及成品的运输线路简短快捷,确保畅通。 负荷集中是指水、电、汽等公用工程耗量大的车间和单位,尽可能集中布置,形成负荷中心,同时将动力供应设施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各种工程管线,节约能源。 流程合理和负荷集中表现在运输方面也必 然是短捷通畅的,对交通运输进行合理的组织,避免倒运、减少交叉。 运输线布置的通畅,表现在生产流程线的布置上也必然是合理的。 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工厂总平面布置实际上是对运输线的布置。 ② 安全要求。 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还必须采取适宜的布置手段满足防火、防爆、卫生、环保、防地质病害等安全要求。 ③ 发展要求。 工厂总平面布置应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 工厂的发展要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明确的远期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是预计工厂投产后由于工艺流程的革新改造、市场需求变化带来产 24 品产量和品种的增加、以及综合利用的提高等而引 起的工厂扩建和发展。 总平面布置应该对这两个方面的发展予以充分估计,合理留有发展用地,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的关系。 ④ 节约用地的措施。 工厂总平面布置要在既定的场址位置,在满足生产要求、安全要求、发展要求、保护环境等条件下,精心设计,合理规划,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 竖向布置 ( 1)竖向布置的任务 厂区竖向布置主要是根据工厂的生产工艺要求、运输要求、场地排水要求以及厂区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确定建设场地上的高程(标高)关系,合理组织场地排水。 具体工作包括: ① 根据自然条件选择、确定厂区竖 向布置的系统和方式 ② 确定建(构)筑物、露天堆场、道路、广场、绿地及排水构筑物等标高,并为厂区内外运输创造良好的条件。 ③ 确定场地平整方案,力求土石方工程量最小,并使厂区填挖方量接近平衡。 ④ 确定场地排水方式,计算雨水流量和管沟断面,保证厂区雨水顺利排除。 ⑤ 确定必须建立的人工构筑物(护坡、挡土墙)。 ( 2)竖向布置系统与方式 ① 竖向布置系统。 竖向布置系统基本可分为平坡式系统和台阶式系统等两类。 平坡式系统的特点是厂区场地各主要整平面连接处的坡度与标高都是平缓的连接;台阶式系统的特点是在厂区场地各主要整平面的 连接处有陡坡、高差大。 可以根据自然地形坡度的大小和场地 25 宽度等因素选用。 ② 竖向布置的方式。 竖向布置的方式可分为连续式、重点式和混合式三种。 ③ 设计标高的确定。 确定竖向布置标高应遵循以下原则: ,并尽量使填挖量达到或接近平衡。 当企业设在江河湖岸附近时,应使建(构)筑物地坪标高高于最高洪水位 米。 ,车间标高的确定还应与厂内铁路、道路、排水设施等连接点的标高相呼应。 当场地的地下水位较高时,在这样的地段布置车 间,则车间的地坪标高应尽可能提高,以免地下室或设备基础的防水工程造价增加和引起施工困难。 根据本项目特点,生产车间的室内外高差定为 米,从节约土方和利于防洪角度考虑,考虑到地下管线、路基基槽和结构基础的出土量,室内地坪标高应超过室外道路标高。 第二节 场内外运输 厂区运输设计的要求: ( 1)尽量使厂内、外的运输与车间内部运输密切结合,统一考虑,把工厂内部从原材料输入、产品外运以及车间与车间、车间与仓库、车间内部各工序之间的物料流动都作为整体系统,进行物流系统设计,使全厂物料运输形成有机整体。 ( 2)工厂所需大宗原材料、燃料等,宜从厂外直接运至车间或料库,以减少倒运和损失。 26 ( 3)厂内运输系统的设计,要注意物料支承状态的选择,尽量做到物料不落地,使之有利于搬运。 ( 4)运输线路的布置,应尽量减少货流与人流相交叉,以保证运输的安全。 ( 5)运输、装运设备的选用,宜考虑品种、型号单纯,便于维修 ,尽可能采用利用重力的装卸设备,以满足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道路布置要求 ( 1)道路布置应满足工厂生产(包括安装、检修)、运输和消防的要求,使厂内外货物运输顺畅、行人方便,合理分散物流和人流,尽量避免或减少与铁路的交叉,使主要人流、物流路线短捷,运输安全,工程量小。 ( 2)道路布置应与工厂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铁路、管线、绿化、美化等布置相协调。 ( 3)道路应尽可能与主要建筑物平行布置。 一般采用正交和环形式布置,对于运输量少的地区或边缘地带可采用尽头式道路。 当采用尽头式布置时,应在道路尽头 处设置回车场。 ( 4)道路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指标的选用,应根据工厂规模、企业类型、道路类别、使用要求、交通量等综合考虑确定。 ( 5)厂区道路当人流集中,采用混合交通会影响行人安全时,应设置人行道。 人行道一般应结合人流路线和厂区道路统一考虑进行布置,尽量使人行方便。 27 第三节 公用辅助工程 给排水工程 ( 1)给水工程 水质要求:生产、生活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卫生部 )卫生要求;车间内的循环补给水质应符合循环水水质标准;生产应用去离子水,选用国内较先进的反渗透加混合离子交 换柱系统制备,配以过滤装置,即可满足生产的需要。 ( 2)排水工程 本项目排水主要来自于 生活废水, 道路绿化浇洒水等。 其中 生活污废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道路绿化浇灌下水等,因无污染,故纳入厂区雨水管网排出。 整个排水工程实行雨污分流。 生活 废水日排放总量约 5 立方米。 厂区雨水排水组织。 厂区整平坡度一般应不小于 5‰ ,困难地段不宜小于 3‰ ;最大坡度也不宜超过 6‰ ,以便厂区的雨水能顺利的汇集到某一集水口或明沟,排入城市雨水管网。 室内排水管一般采用UPVC 排水管,承插胶粘接口;室外一般采用混凝土预应力管,水泥沙浆接口。 供电工程 本项目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供电电压 10KVA,变电压为 380/220伏。 电源来自厂区外供电网, 10kV 架空引至厂区围墙边后改用电缆引至厂区总变电所高压配电柜室,经隔离开关引入高压开关柜,再经变压器降压为 220V/380V 后,由低压开关柜分若干回路采用电缆直埋式引至各用电场所。 增设容量为 200KVA 的变压器,变配电室以放 28 射式向动力配电箱供电,动力配电箱以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向各用电器具供电。 动力和照明分开。 生产区,包装区等处照度不小于 300lux。 其余区域照度在 200~ 2501ux 之 间。 通讯设施 厂内设程控自动交换机,供全厂通信使用,行管办公部门配置电脑并接入电信宽带网,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按照现代企业模式进行信息化标准化管理。 厂区绿化 厂区绿化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有调节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 工厂的绿地率一般要求不小于 20%,本项目为食品加工项目,对于洁净程度要求较高,故而绿地率应保证在 30%以上。 在厂房四周,道路两侧广植树木、花草,使道路和场地不露裸土,尽量增大厂区绿化面积,营造优美的工厂环境,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厂区卫生标准。 第八章 节能措施 第一 节 节能、节水措施 为了进一步降低能耗,减少管理成本,必须采取节能措施,无论是设备选型,还是今后管理,都要在思想上重视节能。 .1 节能 ( 1)原则与要求 ① 节能方针 节能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发展战略。 2020 年 8 月 6 日 国 29 务院 《 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国发〔 2020〕 28 号),其中指出:坚持节能与发展相互促进,节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节能;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能优先,效率为本;坚持把节能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从根本上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发挥市 场机制作用与实施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努力营造有利于节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坚持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 计划到“十一五”期末,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按 2020 年价格计算)能耗下降到 吨标准煤,比“十五”期末降低 20%左右,平均年节能率为 %。 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总体达到或接近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 ② 节能方案的技术要求 项目的建设方案(包括工艺、设备、公用辅助设施)应按照上述法规的要求,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节能的标准和规范合理设计。 节能方案应符合相 关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的技术要求。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工艺和设备的合理用能、主要产品能源单耗指标要以国内先进能耗水平或参照国际先进水平作为设计依据。 ③ 设计原则 ,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提高能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严格执行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最大限度地进行综合利用。 30 、新工艺、新技术,严禁采用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已公布的淘汰落后工艺。 ( 2) 节能措施 ① 节能措施综述 依据国家对于节能的方针要求,结合本项目的规模与特性,在本项目节能方案设计时所采取的主要节能措施有: 、新工艺和新设备,不得选用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以及产业政策限制的产品序列和规模容量。 、余压、可燃气体的回收利用。 、热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