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飘与倾城之恋中女主人翁战争背景下的悲剧爱情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嘉丽一生有过三次不幸的婚姻,前两次是因为自己的任性无知和生活的困窘而错嫁给了两个她并不喜欢的男人。 这两次的婚姻对斯嘉丽来说是悲剧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就注定是不幸的婚姻,所以斯嘉丽前面两次的婚姻是不言而喻的悲剧。 但她的第三次婚姻才是她人生真正的悲剧,她和瑞德巴特勒结婚,她错误的认为自己嫁给这个男 人只是 六盘水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第 3页 为了摆脱寡妇的愁苦生活和满足自己对金钱的追求,直至爱情与自己擦肩而过的时候, 她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爱情, 但一切都已经晚了。 所以斯嘉丽和白瑞德的爱情和婚姻才是她一生中真正的悲剧。 他们从相识就已经被对方所吸引,从一开始瑞德就深深地爱着斯嘉丽,然而这一切竟被无知的奥哈拉小姐置若罔闻,甚至是她嫁给瑞德后她都一直盲目的以为自己深爱着艾西利,直到梅兰妮死后,瑞德因为失望而离开了她,她才醒悟,才知道自己一直深爱的就是自 己的丈夫瑞德巴特勒。 泰戈尔曾说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 [1]这 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剧,是爱情真正的悲剧。 虽然战争成就了她的爱情,但也成就了她人生的悲剧,让她在那么多男人之间辗转,最后虽是峰回路转回到了自己的爱人身边,但她最终也失去了这份爱。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和《飘》中的斯嘉丽有着类似的悲剧命运。 她虽不像斯嘉丽那样在婚姻上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但她的婚姻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剧,小说的开头就写了清朝没落贵族白翰林的女儿白流苏已离婚居住在自己的娘家。 这是她的第一次婚姻,她的丈夫是上海大富商的儿子唐一元,在流苏的这场婚姻中有的只是富贵二字,全没有爱情和幸福的因素,所以流苏的婚姻也是注定的悲剧。 她选择用离婚的方式来结束这样的不幸。 流苏离婚回家并未得到娘家人的优待,反是受尽了哥嫂的欺凌,让她知道了生活的艰难和生存的不易,看透了事态的炎凉。 她的第二次婚姻是和范柳原的结合,范柳原的出现,仿佛让她看见了生命里的希望之光,她也是在这个时候找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心跳的感觉 —— 爱情。 就好像与《飘》中的斯嘉丽一样,两人都是在初次相见的时候,被对方所吸引,却没有任何行动来说明这种感情。 她和范柳原从相识、相知到相守,包括他们的婚姻,在外人看来都是一种圆满的结局。 然而,婚后的范柳原是什么样的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爱情和婚姻是否幸福也只是她自己明白。 她渴望自己的婚姻幸福,与范柳原结婚后爱情能幸福长久,如《诗经》中写的那样:“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2]但 结局并不如人所愿,在小说结尾处,作者写道:“范柳原的俏皮话已不再对流苏说了,而是留着对外面的姑娘说。 ” [3]不 管他曾经是否爱过流苏,但他给她的也只是一种婚姻的形式罢了,爱情早就消失殆尽。 她的 六盘水师 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第 4 页 第一次婚姻是她自己的悲剧,也是一种时代的悲剧;而第二次的婚姻则是隐藏在时代背景下得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剧。 因此,在这两部作品中的这两位女主人翁都是两位极具悲剧色彩的人物。 2. 不同之处 两部作品中都同样提到了战争,都是以战争为写作的背景,而作品中的女主人翁对战争却又不同的看法, 斯嘉丽憎恶战争而白流苏对战争不持态度; 同时战争对环境的破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对作品中女主人翁婚姻和爱情悲剧的影响都有不同, 战争对斯嘉丽婚姻和爱情悲剧的影响较为明显,而白 流苏的悲剧更深刻的根源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浸染。 战争在这两部作品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两部作品中的战争性质不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不同,作品中女主人翁对战争的态度明显不同。 在《飘》中斯嘉丽从一开始就痛恨战争,对战争持反对态度,她希望和平。 然而,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对战争从来就没有过任何的看法。 斯嘉丽对战争有自己明确的厌恶态度,虽然她对战争的痛恨并不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而只是讨厌战争会影响自己安乐的生活,战争的到来让她幻想中的美丽的爱情梦破灭,没有多情的男子来供自己取乐,生活将变得索然无味 ,无论怎样她对战争始终持有自己的观点。 而流苏对战争并没有明确的观点,因为在她认为,她只是一个离婚的女人,她在为她的生活担忧,为她以后的人生做打算,她的那一颗柔弱的小心脏,还来不及考虑战争这样重大的事,她甚至还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就被卷入了这场侵略战争,她甚至还来不及思考战争 .正如张爱玲所言:“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 如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惘惘的威胁。 ” [4]所以她对战争还没有个人的观点,就连战争结束了她也不能把战争 和自己联系起来。 在小说的结尾处这样写道:“香港的沦陷成全了她。 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事因,什么事果。 谁知道呢。 也许正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 六盘水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第 5页 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的大改革 „„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处。 ” [5] 战争对女主人翁爱情婚姻悲剧的影响不同。 战争虽然在结局上对女主人翁的爱情和婚姻有一定程度的促成作用,但对二人情感悲剧形成过程的影响力度和作用方向不同。 从结局来看,斯嘉丽和白流苏的爱情和婚姻都是悲剧的,斯嘉丽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但都是生死离别的结局;而白流苏的两次婚姻虽看似结局圆满,但总不如人愿。 斯嘉丽的悲剧是战争和自身性格同时作用的结果,在战争中斯嘉丽的冲动、任性和无知被战争激化。 尽管斯嘉丽在战争中不断成长,但她对爱情的认识始终是不成熟的。 她的爱情从一开始就走上了错误的方向,她错误的认为自己深爱着艾西利,但她却不知道这样一个与她在思想和性格上都 有很大差异的人并不适合她,而且艾西利也并不爱她。 所以,斯嘉丽的悲剧是战争和她自己一厢情愿的结果。 另一方面,白流苏的悲剧与斯嘉丽的悲剧有所不同,她的悲剧更多的是来自时代的影响和家人的冷漠。 作者虽写的是白流苏的爱情悲剧,但更是中国万千女性的悲剧,流苏的悲剧只是中国女性时代命运的一个缩影,与斯嘉丽的悲剧是不同的。 正如谢有顺先生所说:“一个缺乏爱情的时代是没有指望的,令人不安的;在爱情的意义得到确立以前,人存在的意义不可能提前实现。 是爱,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希望;是爱,为今天的人类挽回了尊严,使之不至于像动物那样活着。 ” [6]所以 ,流苏的悲剧受战争的影响较小,更多的是受到中国传统封建思想和封建家长制的影响。 所以这两部作品中的爱情悲剧看似相同却又不同,她们悲剧的结果是相同的,但悲剧的形式却不相同。 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是这两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对这两部作品来说,在《飘》中南北战争毁灭了美国的宁静与和平,毁灭了斯嘉丽的人生和爱情,毁灭了人们和平安逸的生活;在《倾城之恋》中封建礼教。浅析飘与倾城之恋中女主人翁战争背景下的悲剧爱情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的电流流入数码管中,因 此这时数码管发光(这里用的是共阴数码管)。 图 28 共阴数码管原理图 图 29 共阳数码管原理图 数码管实际上就是八个发光二极管,它们以两种方式连接,如果将其阴极连接在一起,这种方式构成的数码管成为共阴数码管;如果将其阳极连接在一起,这种方式构成的数码管为共阳数码管。 . LED 数码管的特点 、小电流条件下驱动发光,能与 CMOS、 TTL 电路兼容。 ( )
是通过和 3G 手机、 等的绑定,一条最新的原创信息能够借助这种方式以最少的语言、最快的速度在几分钟内传遍全球,并形成自己的受众群落。 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或引起全球关注的大事,利用微博发表出来,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甚至超过所有媒体。 信息交互 相对于传统新闻媒体或博客来说,作者的关注属于一种“被动”的关注状态,其传播对象也并不确定。 而微博的关注则更为主动,只要轻点“关注”
串级控制方案说明 ( 1)温度 TI104流量 FI103 串级控制回路 以换热器 E101 可程出口温度 TI104 为控制目标,利用离 心泵 P102 调节换热器管程进口流量 FI103,从而实现控制目标。 T CF C温 度 设 定 流 量 设 定进 料出 料流 量 检 测F I C 1 0 3温 度 检 测T I C 1 0 4 换 热 器P 1 0 2 ( 2)温度 TI102流量
行的是一对多的控制方式;分散控制是多台 PLC,而每台的 PLC的 I/O点相对来说就比较少,实现的是多对多的控制方式。 两者的优缺点比较如下表 1: 表 1 方案比较 方案 优点 缺点 一 控制集中、紧凑、易于安装、占地少、费用少。 一旦故障影响全装置、运行时难于维护。 二 控制分散、互不影响、便于维护。 占地较大、费用略高。 考虑到控制成本,占地等综合因数还是采用 PLC
用 木桩 做好标记,并撒白灰标识,确保桩机准确就位。 3)钻机 就位: 人力缓慢移动至施工部位,由专人指挥,用水平尺和定位测锤校准桩机,使桩机水平,导向架和钻杆应与地面垂直,倾斜率小于 %。 对不 符合 垂直度要求的钻杆进行调整,直到钻杆的垂直度达到要求。 为了保证桩位准确,必须使 用定位卡,桩位对中误差不大于 2cm,并有木桩固定,在轴线拐弯处应设置固定桩,同时在施工轴线 5~10m
的总体安排,妥善安排制浆池、沉淀池。 ,应先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根据地形设置纵坡或横坡,以排除地表水。 ,在河中搭设水上钻机平台。 ,护筒顶端高程,应满足孔内水位设置高度的要求,当护筒在陆地时,当在水中时,如地质良好,不易坍孔,~;如地质不良,容易坍孔,~。 ,其中心应对准测量标定桩位中心,并应严格保持护筒的垂直。 ,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过程中不应产生位移和沉陷。 钻机顶部和起吊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