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计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归档、逐级汇交和保密等工作。 5 技术方法 本次调查对于第二次土地调查已签订过权属协议书的,经复核无误的权属界线到现场测量和标绘,经复核有错误的权属界线以及村民小组之间的权属界线实地确权调查后采用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界址点外业测量采用 gps( rtk)技术;根据数据库建设规程,运用基于数据库管理技术,成熟的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技术先进、高速、大容量的全县集体所有权信息网络系统,为日常管理及参与宏观调控、信息发布和社会化服务等提供统一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共享及社会化服务。 西华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 计 8 农 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调查 以全国土地调查的结果为基础,根据现有的实际土地资料,利用 GPS 等高精度仪器和精确的技术方法,全面调查每一块宗地的权属和面积 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调查实地指认权属界线时,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应遵循“主体平等”和“村民自治”的原则,按照乡、村和村民小组农三类所有权主体。 属于村农民集体的,由村集体所以的,由本集体成员的行使所有权;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两个农民集体代表行使所有权;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集体代表行使所有权;如果没有乡农民集体,乡集体土地所有权由乡政府代管。 在办 理土地确权登记手续时,由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代表申请办理。 权属界线指认时有关问题的处理 (1)当指界人指界时 ,应该把通知书发到该指界人 ,让其到现场指界。 如果指界人不到现场的,应当给其发放指界违约书,指界结果以到现场指界人确定的土地权属界线为准。 ( 2)指界确认土地权属界线时土地权属界线一侧的利害关系人无法找到的,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可以将其他利害关系人指认形成的指界结果采取在现场公告,公告 15 日无异议,本宗地土地指界人出具“未找到的土地权属界线一侧的利害关系人提出的土地权属界线异议被采 纳的,同意更正登记”的证明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土地登记。 ( 3)土地登记后找到土地权属界线一侧的利害关系人,其对土地权属界线提出的异议被采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更正登记。 指界的错误责任由到场指界的利害关系人承担。 ( 4)确认土地权属界线时界线一侧没有利害关系人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有效的批准文件确认土地权属界线,该侧不再签字,并在《地籍调查表》权属调查记事栏,注明该权属界线的确认情况和依据。 西华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 计 9 农村违法集体建设用地问题的处理 违法集体建设用地必须依法依规处理后方可登记。 对于违法的集体建设用地,应该检查 其具体情况,如果符合土地的政策规划,应该给其登记发证。 6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执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 GB/T 210102020) ,采用一级分类。 数学基础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 1980 西安坐标系”。 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投影类型采用“高斯 克吕格投影”, 3176。 分带。 调查比例尺 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为 1:10 000 比例尺。 地籍图分幅、编号、名称 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采用标准分幅,其图幅编号、图名应与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 1:10 000 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保持 一致。 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为米( m),面积量算单位为平方米( m2),面积汇总采用公顷( hm2)和亩。 7 准备工作 西华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 计 10 组织准备 成立西华县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负责本 区 日常管理 工作。 组建登记发证队伍。 方案制定 制定实施方案(包括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并 报上一级推进办备案。 工作方案内容包括:目标任务、工作范围、技术路线和方法、时间安排、登记申请组织、证书发放、数据库建设、提交成果等。 宣传培训 制定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宣传方案,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开展不同层次的宣传活动。 制定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培训方案,在开展工作前,对参加调查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统一调查方法,规范登记程序。 通告发布 县级人民政府应在辖区范围内发布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通告 资料收集 收集、整理有关测绘资料。 包括控制点资料,已有的影像图、地形图、地籍图、数字高程模型等。 以往调查未处理或者历史遗留的土地权属争议资料 ; 其他 有关 权属资料。 以行政村为单位 ,整理的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和土地出售等资料。 已确权登记的集体土地资料成果。 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等。 西华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 计 11 其他资料包括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文件 权属界线接边 开展县际权属界线接边工作。 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开展相邻县(市、区)之间的权属界线接边工作,掌握准确的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飞入地和飞出地情况。 接边成果作为工作底图制作依据。 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时已接边,接边成果资料完整规范无误的,可直接使用;未接边的,应首先开展县际权属界线接边工作。 工 作底图制作 根据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正射影像图成果 ,与已有的土地权属界线嵌合制作 调查的 工作底图。 其质量应符合《河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细则》的要求。 表格仪器准备 准备有关 农村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的各种表格。 准备 GPS 接收机 ,计算机等仪器工具。 8 权属调查 基本要求 基本概念 土地权属调查是指以宗地为单位,对土地的权利、位置等属性的调查和确认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的基本单元是宗地。 有争议的地块应单独设宗。 内容 主要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调查、集体土地所 有权实地调查。 归属调查是指以行政村为单位,查清乡集体、村集体、村民小组集体土地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归属状况。 西华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 计 12 实地调查是指按照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归属情况,实地查清每块集体土地的界址方位、走向。 权属界线 ( 1)权属界线确定方法 乡集体、村集体、村民小组集体,由本集体土地所有者委托指界人实地指认权属界线。 ( 2)表示方法 权属界线由界址点和界址线组成。 ( 3)界桩设置 对于已确定的界址点应埋设界桩,如三村交界处、主要的权属拐点均应按《河南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埋设相应类型的界桩。 ( 4)界 址点上图 界址点在图上相应位置用直径 的点表示,并用半径为 的圆圈圈定标注。 界址点间距一般以大于图上 10mm 为宜。 当界址点过密时,应适当取舍;当界址点过疏时,应适当增加界址点,以控制界线位置和走向。 ( 5)界址点编号 界址点号按顺时针方向 ,由 J1 开始编号。 地籍图上的界址点号,由西北方向的顺序由 1 开始,镇的编号由 X1,村界线上的由 C1 开始,村内由 Z1 开始。 新增的界址点号应在本图上最大的界址点号后续编。 地籍图界址点号和宗地界址点号应建立相应的对应关系。 宗地代码编制 按照 《宗地代码编制 规则(试行)》 和 《 河南省 宗地代码统一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的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编制宗地代码。 结合我省实际,采用的技术方法和要求如下: ( 1)划分地籍区 县级行政区内,依调查成果确定的街道范围,划分地籍区;区域外,按照乡镇行政区划范围划分地籍区。 西华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 计 13 地籍区以 3 位顺序码作为标识码,编码顺序为县级行政区内从北到南,自西至东,自 001 开始,不得超过 999。 同时制作地籍区编码和实地名称对照表以及相应的范围描述。 建立以行政代码 +地籍区顺序码为索引的宗地统计方式。 ( 3)宗地划分 A、地籍子区内按照所有权的归属 和界线,划定所有权宗地。 B、地籍子区内所有权存在异议的地块,单独划宗。 C、宗地界线应当闭合。 ( 4)土地权属类型编码 根据调查划分的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情况,按照《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的规定,编制土地权属类型编码。 应当先编所有权宗地土地权属类型编码,再编使用权宗地土地权属类型编码。 A、国家土地所有权宗地不编码。 B、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土地权属类型编码为 JA, J 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 A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 C、土地所有权争议土地权属类型编码为: 集体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争议的为 ZA; 国家与集体土地所 有权争议: 实地为地表建设用地的为 ZB; 实地为地上建设用地的为 ZS; 实地为地下建设用地的为 ZX; 实地为宅基地的为 ZC; 实地为耕地的为 ZD; 实地为林地的为 ZE; 实地为草原的为 ZF; 实地为其他使用状况或者其他土地使用情况的为 ZY。 Z 表示土地所有权争议, B、 S、 X、 D、 E、 F、 Y 为《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规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草地使用权、其他土地使用权等宗地的代码,表示争议土地实际使用情况。 ( 5)宗地号 A、在同一地籍子区内,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 JA),按照从北到 南,自西至西华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 计 14 东的顺序,自 00001 开始顺序编号,编号不得超过 99999。 土地所有权有争议宗地,根据争议人、使用情况以及本方案规定,赋予不同的宗地土地权属类型编码,按照从北到南,自西至东的顺序,分别自 00001 开始顺序编号,编号不得超过 99999。 B、在同一地籍子区内,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宗地,根据使用情况和本方案规定,赋予不同的宗地土地权属类型编码,按照从北到南,自西至东的顺序,分别自 00001 开始数序编号,编号不得超过 99999。 C、未划分地籍子区的地籍区,按照上述规定在地籍区内直接编制宗地号。 ( 6)已有宗地号(地籍号)的转换 A、县区代码替代 原编码中含县(区)代码,并且采用县级行政代码的,保持不变。 原编码中含县(区)代码,但未采用县级行政代码的,以县级行政代码统一替代。 原编码中未含县(区)代码的,本次编码统一增加县级行政代码。 B、街道、街坊编码替代 原街道、街坊编码,按照一一对应的原则,以本地实施方案确定的地籍区、地籍子区顺序码替代。 C、土地权属类型代码增加和宗地号替代 ( a)所有权土地权属类型代码和宗地号增加 按照街坊内土地所有的实际状况,划分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范围,集体所有权 界线单独封闭或者街坊界线单独封闭或者集体所有权界线与街坊界线共同封闭的地块,作为集体所有权宗地,土地权属类型代码为 JA。 宗地号按照本方案的规定,自 00001 开始顺序编号,编号不得超过 99999。 所有权有争议的宗地,以争议范围单独封闭,作为所有权争议宗地;属于集体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争议的,土地权属类型代码为 ZA;属于国家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争议的,土地权属类型代码按照本方案工作方法和要求第五项的规定分别执行。 宗地号按照本方案的规定,根据不同的权属类型代码,分别自 00001 开始顺序编号,编号不得超过 99999。 ( b)使用权土地权属类型代码增加和宗地号替代 对于街坊内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类型(地表、地下、地上)单一的,按照所有和使用情况,赋予全部使用权宗地同一土地权属类型代码。 宗地号按照西华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 计 15 一一对应的原则和原编号顺序,自 00001 开始顺序编号,编号不得超过 99999。 对于包括国有和集体土地的街坊,且建设用地使用权类型(地表、地下、地上)单一的,按照国有和集体的范围,根据使用情况和本方案的规定,分别赋予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同一土地权属类型代码。 宗地号根据不同的土地权属类型代码,按照一一对应的原则,以原编号为基础,分别 自 00001 开始顺序编号,编号不得超过 99999。 对于街坊内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类型复杂的,按照土地所有权的范围,根据使用情况和本方案的规定,分别赋予使用权宗地土地权属类型代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