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的实施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在首级导线网的基础上,使用全站仪进行加密图根点。 全站仪加密时要注意支站不要超过三级,仪器操作时要严格要求精度,尤其是后视棱镜要扶准扶正,后视定向尽量对准对中杆底部。 平面控制两种方案的论证 GPS 网做首级控制网 本测区位于武汉郊区鄂江下游丘地,地形地物很复杂,测区通视条件一般 , GPS 信号比较好,测区有 D 级 GPS 控制点可以利用,而且 GPS 观测时需要时间不多,耗人力也少,精度也符合测区要求。 因此可以使用方案一做平面控制。 导线网做首级控制网 导线测量布设灵活,推进迅速,受地形限制小,边长精度分布均匀。 但导线测量控制面积小、检核条件少,方位传算误差大。 实施时消耗大量人力及时间。 且本测区内房屋较多,不宜布设导线网。 最重要的是 3 个已知点都是通过 D 级平面控制点引测过来,使用它们做一级导线精度也达不到的。 所以经过论证所以经过论证比较决定使用方案一做平面控制。 11 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分两级施测,利用测区附近两个三等水准点“ BM150”、“ BM062”沿一级 GPS 点施测四等水准(见图 2)。 图根控制点高程采用GPSRTK 技术获取。 图 2 四等水准路线 仪器设备及施测方法 四等水准施测采用 DS3 水准仪及配套黑红面区格式标尺进行施测。 观测前应对标尺和仪器进行全面检查,测前、测后对 i 角各检查一次,要求i 角不大于 15 秒。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直读视距,往返观测,观测顺序为后 后 前 前,各测段 的测站数为偶数。 12 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布网要求: 本测区四等水准网,在测区附近两个三等水准点的基础上,沿平坦地区的 D 级 GPS 点及一级 GPS 点采用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形式进行布设。 水准测量工作结束后水准测量工作结束后,应提交,应提交以下资料以下资料 : ( 1)四等水准路线略图; ( 2)外业观测手簿; ( 3)内业计算资料及成果表; ( 4)仪器 i 角检验资料; 3 碎部点野外数据采集 数字测图测量规范(规程)是国家测绘管理部门 或行业部门制定的技术法规,本次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依据的规范(规程)有: (1) 《 1: 500、 1: 1000、 1: 2020 地形图图式》( GB/T 79291995); (2) 《 1: 500、 1: 1000、 1: 202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T 171601997); (3) 《 1: 500、 1: 1000、 1: 202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480493); (4) 《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 GB 1491294); (5) 《工 程测量规范》、《城市测量规范》、《地籍图图式》等。 测图方法与技术要求(见表 4) 表 4 全站仪测图的最大测距长度 比例尺 最大测距长度( m) 地物点 地形点 1: 500 160 300 13 注:出自于《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20)。 本次全站仪测图采用测记法。 测图时,当布设的图根点不能满足需要时,可采用全站仪增设少量测站点。 全站仪测图的仪器安置及测站检测,应符合:仪器对中偏差不应大于 5mm,仪器高和反光镜高的量取应精确到 1mm;应选择较远的图根点作为测站定向点,并施测另 一图根点的坐标和高程,作为测站检核,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图上 ,高程较差不应大于等高距的 1/5;作业过程中和作业结束前,应对定向方位进行检查。 当采用测记法作业时,应按测站绘制草图,并对测站进行编号,测站编号应与仪器的记录点号相一致,草图的绘制,宜简化标示地形要素的位置、属性和相互关系等。 全站仪测图,可按图幅施测,也可分区施测,按图幅施测时,每幅图应测出图廓线外 5mm,分区施测时,应测出区域界线外图上 5mm。 最后对采集的数据应进行检查处理,删除或标注作废数据、重测超限 数据、补漏错漏数据,对检查修改后的数据,应及时与计算机联机通信,生成原始数据文件并做备份。 全站仪测图程序 全站仪碎部点采集 地形测量在完成地形控制测量后,就要进行地形测图。 地形测图是以控制点为基础,按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测绘到图纸上。 地形测量中需要将地物、地貌的特征点测绘到图纸上,这些特征点又称为碎部点。 相对于地形控制而言,测绘具体的地物和地貌是测区碎部,因此称为地形碎部测绘。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按碎部点测量方法,分为全站仪测量方法和 GPSRTK 测量方法。 本次测图,主要采用全站仪测图方法。 地面上的地物、地貌形态虽然多种多样,但这些形态总是可以概括、 14 分解成各种几何形体的。 而任何几何形体都是不同的面构成的,任何面又都可由一些具体决定性的点所连成的直线或曲线来确定。 可以说,各种地物、地貌的形态最终是由点决定的。 我们把决定地物、地貌形态的点称为地物特征点或地貌特征点。 地貌特征点和地物特征点统称碎部点。 碎部测量实际上就是测定地物、地貌碎部点在图上的点位及其高程,然后依次描绘出各种地物、地貌。 解析碎部点测量: 在等级控制点、图根导线点或支导线点上按极坐标法直接测定下列碎部点坐标:( 1)、永久性建、构筑物的主要拐角点,具有方位意义的独立点; ( 2)、道路、河流、沟、塘的特征点,桥、闸的特征点; ( 3)、主要道路上的各类检修井,电力、通讯线路上的电线铁塔; ( 4)、图幅拼接线上的若干明显细部位。 严禁相互抄袭图边应加强测绘,保证必要精度; 碎部点测量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在正确设置好测站与定向点(包括仪器高和占标高)后,首先要对相邻已知点的边长及高差进行检核,不符值在 5 厘米以内可以直接 采集碎部点,超过 5 厘米的应查明原因,选择正确点使用。 另外对高差的检核可采用附合至一级 GPS 点检查。 采集碎部点时,最大测距长度应该满足:地物点≤ 160m、地形点≤ 300m。 散点高程施测采用全站仪,在碎部点采集完后,采集高程点,高程点宏观上要分布均匀,图上每 10cm 10cm 范围内不宜少于 5 个点;微观上要注意测量道路交叉口,桥,闸,宅基地等位置高程点,高程点注记取位至厘米。 对于民房密集区可采用 DS3 水准仪加密散点高程。 碎部点采集的特殊情况: 在进行碎部点采集时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情 况。 对于比较复杂的地方通视一定不好,也许将棱镜举高能采到点,若就几个点还行,点多时这么 15 采点测出的地物一定偏差很大,因此就应该找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支一站过去再测,这样往往会事半功倍。 当对多点房屋进行采点时,有时一些拐角会被挡住,同时支站过去测有没意义,此时应在此拐角一边延长线上的某处采一点,在用钢尺量出此处到拐角的距离并及时标注到草图上。 对于一些电杆、通信杆、路灯等地物棱镜无法放置正中,此时采点时应该采用偏心去采。 对于一些直径较大的烟囱、广告牌等应该在其外围采集三个点。 有时会遇到些家中长期无人在 家,工厂长期关门,跑镜员无法进去摆棱镜的情况,此时应在两个测站上对其一个拐角进行水平角测量,使用方向交汇的方法交出其拐角点。 对于钢尺无法去量距时应用测距仪去测距。 此外在采集碎部点的同时要按规定将高程点进行采集,直接在编号前加上一个字母以示区别就行了。 绘制测站草图及展点 在采集细部点的同时,应在采集数据的现场,实时绘制测站草图。 草图内容包括:测站点点号,细部点编号及属性,地物、地形、地貌轮廓,本测站起止细部点编号,测量时间,草图绘制人员。 只要绘制好测站草图,才有利于内业电子成图及查图。 草图应列入上交资料。 每天测完后要及时将全站仪中的坐标数据与 CASS软件直接通讯到微机中,与控制点一并展绘。 16 4 内业数字化成图 数字化作业采用南方 版地形地籍测成图系统,本系统基于AutoCAD2020 平台,图式运用规范、图形美观;具备 GIS 国标属性代码,可拓展性强。 CASS。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