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N( mg/L) 氨氮( mg/L) TP ( mg/L) pH值 总排水 50 10 10 15 5( 8) 69 县 污水厂 提 标 改造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6 四 、 方案比选 方案一: 方案一 工艺流程框图 经过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后,污水达到一级 B 标准排出,综合提标改造工程的水质特点, 强化有机污染物、总氮 、总磷 和悬浮物的去除; 在前后工 程的衔接上,以原有高程系统为基础进行提标改造工程的建设。 污水由低功耗的提升系统送至提标工程,首先进入曝气生物滤池系统,通过生物填料上微生物菌群的共同作用可将污水中有机物及总氮指标进一步去除, 同时填料本身可截留悬浮物,实现固液分离, 保证达到排放标准。 再自流入过滤系统,将脱落溢出的生物膜截留保证悬浮物浓度达到排放标准,最后进入蓄水池,蓄水池高程参考原有排放出口进行设计,同时蓄水池的水作为曝气滤池和微滤系统的反冲洗水源。 污水方案二: 低功耗 提升系统 BAF 蓄水池 微滤机 一级 A 标准排水 一级 B 标准排水 反冲洗 县 污水厂 提 标 改造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7 方案二 工艺流程框图 污水由提 升系统送至提标改造工程,首先进入 反硝化 滤池 系统,通过 反硝化 滤池 填料 上 的生物膜作用,进一步 去除污 水中的 有机物、氮磷及悬浮物。 再自流入蓄水池,蓄水池的水作为滤池的反冲洗水源。 最后进入过滤系统,将脱落溢出的生物膜截留保证悬浮物浓度达到排放标准。 方案确定 通过综合比较 两 种方案的特性与优势,认为方案 1 更适合作为本项目的主导工艺,因此,本项目主体工艺确定采用方案 1: BAF+微滤。 一级 B 标准排水 反冲洗 提升系统 反硝化 滤池 蓄水池 滤布滤池 一级 A 标准排水 污泥称重螺旋 混合反应器 脱水污泥 石灰筒仓 中间计量料斗 皮带输送机 装车外运 废气集中收集 县 污水厂 提 标 改造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8 污泥 石灰处理 流程 框 图 含水率 80%的 污泥利用螺旋输送机送至称重螺旋计量后送入混合反应器中。 同时石灰从储料筒仓中经计量加料送入混合反应器,实现物料的高效均匀混合。 均匀混合后的成品泥利用皮带输送机输出装车外运。 在混合器排气口及出料皮带上安装有废气收集管道。 本系统选用先进成熟的德国原产混合反应器作为核心设备,其脱水污泥最大处理能力 1t/h,运行 2小时即可满足每天 2 吨的处理需求。 也可实现 24 小时连续工作,即开即停,灵活应对 远 期工艺升级需要。 县 污水厂 提 标 改造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9 五、工程设计 工程 设计 曝气生物滤池 整个系统由进水提升池、池底布水区、生物 降解区、出水渠、反冲洗设备间、布气布水管廊等组成;主体处理单元分三格,设计滤速,强制滤速 ,每格尺寸。 微滤机 系统由以下单元组成: 设备主体结构 ; 设备核心过滤系统滤网( 316L 材质) ;驱动系统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反冲洗系统反洗水泵、反洗喷头 ;配套 自控系统。 处理水量 3000m3/d。 蓄水池 水池有效容积 110m3,钢砼结构,结构尺寸。 系统由 污泥 输送系统 ; 石灰供料 系统 ;混 合反应系统 ; 成品泥输送系统 ; 废气收集 等系统组成。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功能 1 污泥 计量输送系统 螺旋输送机 脱水污泥输送 2 石灰 供料 系统 皮带输送机 袋装石灰的输送 县 污水厂 提 标 改造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石灰 破袋机 袋装石灰的破袋 3 混合反应 与精密计量系统 中间 计量给料机 石灰的精密计量 犁铧式机械流化床 混合反应器 物料的高效均匀混合 4 成品污泥输送 系统 皮带输送机 成品污泥的送出 5 废气收集系统 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集中收集 6 中控系统 总平面设计 污水处理 厂 的布置根据当地 的主导风向、进水方向、排放口位置、工艺流程和场地的地形特点等原则进行,厂区布置绿化隔离带。 根据 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设计方案,我们将处理设施的选址 设在紫外消毒渠附近, 利用其周围空地进行废水的深度处理设计。 同时要保持主干道顺畅,方便人流集散及车辆运输, 考虑远期工程用地,使近远期构筑物之间结构紧凑,便于生产管理还要缩短管线,降低投资。 力求将各建构筑物按照工艺要求有序有机地结合,创造一个舒适优雅的环境。 高程设计 布置设计的原则: ( 1)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 处理水经 低 功耗 提升后充分利用 重力流经各处理构筑设施,尽量减少提升高度,节约能源。 县 污水厂 提 标 改造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 2)在满足工艺流程前提下,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尽量使填挖的土方平衡,减少投资。 厂区处理构筑物高程设计,原则上避免多次提升以求节能。 厂区道路、绿化 ( 1)道路 道路布置与竖向设计相协调,有利于场地及道路本身排水,并于厂内主要建构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与原污水厂 道路 连成一体,形成环道,满足工艺流程、运输、安装、检修、消防等要求。 ( 2)绿化 由于 提标改造工程会对原污水处理厂绿化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提标改造确定绿化量。 避免破坏 原 设置的绿化 防护带,以隔离、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对新增构筑物周围密植植物和设置多排乔木,确保提标改造后全厂 区绿化面积不小于规定要求。 在建(构)筑物周围及道路两侧种植高大乔木配以低矮灌木丛和绿篱,在空地进行集中绿化,并且 点缀些 观赏性较强的树种,以点、线、面,平面布置及空间高低错落、前后有序的绿化处理, 以形成赏心悦目的园林化景观 ,提高环境质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