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农业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业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行不通的。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 第四, 项目的建设将带动项目区现代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农12 业产业跃升。 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关“三农”论述中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新时期农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趋势。 ”企业、合作社带领农户“抱团”闯市场, 既实现了种植 加工有效联系,又能集中生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还可 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技能,可谓一举多得。 前郭县 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是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方面走在我国前列。 项目的建设,将更大幅度推动前郭县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并力争迅速发展壮大,带动县内其他以及整个地区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农业效益的结构性跃升。 项目概况 建设内容 土建内容:主要包括 蜂蜜 生产车间 1500 平方米, GMP 车间 3948 平方米, 原辅材料库 475 平方米,研发检测中心 2886 平方米, 供水站 100平方米, 消防水 池 288 立方米, 化粪池 25 立 方米, 门卫及 供热中转站 45平方米,培训中心及倒班宿舍 3200 平方米,办公楼 1085 平方米。 设备购置: 购置生产设备 162 台 /套,包括 软胶囊生产设备 46 台 /套,片剂生产设备 10 台 /套, 蜂蜜生产设备 95 台 /套 ,花粉生产设备 11 台 /套 ;辅助生产设备 3 套;检测化验仪器设备 10 台; 公用工程设备 7 台 /套(包括供热工程、供电工程、供水工程、消防工程、污水处理工程 等 ) ; 运输13 设备 6 台, 办公及生活设施 1 套。 项目详细建设内容如下: 表 1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表 序号 项目建设内 容名称 单位 工程量或数量 一 工程建设项目 13239 1 生产厂房 平方米 5448 2 辅助生产建筑 平方米 3461 3 公用工程建筑 平方米 145 4 办公及生活类建筑 平方米 4285 二 设备购置 189 1 生产设备 台 /套 162 2 辅助生产设备 台 /套 3 3 化验检测设备 台 /套 10 4 公用工程设备 台 /套 7 5 运输车辆 台 6 6 办公及生活设施 台 /套 1 建设规模和 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年产各种蜂产品 1500 吨。 其中,年产蜂胶 囊系列产品 22020 万粒,合 110 吨;蜂王浆片和蜂花粉片共 12020 万片,合 80 吨;固体蜂蜜 310 吨,大众蜂蜜 1000 吨。 主要建设条件 ⑴ 市场条件 北京蜂道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营销体系,结交了一大批具有实力、真诚合作的长期客户,公司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以蜂医蜂疗为主题的健康服务连锁机构。 目前,“北京蜂道馆蜂品养生全国连锁机构”已经在全国开设了连锁门店一千余家,14 并以独特的养生抗病服务理念、高品质系列蜂品、多元化的专业辅助理疗手段以及人性化的温情服务快速赢得了广大顾 客、尤其是中老年朋友的认同和信赖。 与遍布大街小巷的各种保健品和理疗仪器体验店不同,北京蜂道馆业已具备了同业者无可比拟的“软硬实力”。 ⑵ 资源及 技术条件 椴树蜂蜜等是东北特有蜜种,吉林省有中、成龄椴树林区 400 多万亩,主要分布在长白山林区。 容纳采蜜蜂群 100 多万群,产商品蜜数万吨,享有“东北蜜库”之称。 国家为保护原始森林及长白山地区的生态平衡,从不使用化学、农药等物质,其自然环境都具备天然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的生态条件。 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为本项目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北京蜂道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在国家 发改委、国家科技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扶持下建立的集科研、生产、服务,蜂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蜂业企业。 吉林蜂道馆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是该公司的下属企业,主要沿用北京蜂道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技术上的优势,在原料产区建设生产车间,实现成本节约,追求利润最大化。 通过科技创新,在 10 年的时间里蜂道馆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蜂胶抗氧化细胞学实验室,成功将蜂产品直接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等中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并且颠覆了蜂产品销售的传统模式,成功推出国内第一个以蜂医蜂疗为主题的健康服务连锁机构。 凭借雄 厚的科研实力,北京蜂道馆先后参与了“九五”国家科技攻15 关项目蜂胶研究课题、国务院 948 重点产业化推广项目等多个国家级蜂业重点科研攻关任务,并且大胆提出了“比肩世界先进水平、打造可以治病的蜂产品”这一科学构想。 由蜂道馆开发生产的心脑血管病专用蜂胶“蜂银软胶囊”、糖尿病专用蜂胶“蜂铬软胶囊”、骨关节病专用蜂品“蜂骨胶囊”等产品已申报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不仅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技术上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⑶ 环境保护 条件 本项目 生产基地建设位于 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厂区 周围环境良好, 无工业污染源。 同时, 项目生产过程中 产生的废水和噪声均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因此,项目投产后不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和构成危害。 ⑷ 交通条件 建设地点位于 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吉林市交通便利,有国、省、市级公路连通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村村通”水泥路覆盖全市,公路铁路运输网络畅通,物流方便快捷。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全年计划工作日为 250 天, 两 班生产, 生产旺季采用 三 班生产,单班 工作 时间 8 小时。 本项目新增定员总计为 200 人,其中:工人 170 人,技术人员 18 人,管理人员 12 人。 所需人员向社会 招聘, 通过考试择优录用。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 建设工期为 3 年, 2020 年 5 月至 2020 年 12 月。 16 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概况 ⑴ 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为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万元,流动资金为 元。 ⑵ 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 万元, 全部 由企业自筹。 ⑶ 效益情况 项目投产后,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利润总额 万元,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 年(含建设期),盈亏平衡点为 %(以生产能力计)。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一 生产规模 吨 1500 总产量 二 产品方案 1 蜂银软胶囊 万粒 /年 10000 折 50 吨 2 蜂铬软胶囊 万粒 /年 6000 折 30 吨 3 蜂骨胶囊 万粒 /年 4000 折 20 吨 4 蜂胶软胶囊 万粒 /年 2020 折 10 吨 5 蜂王浆片 万片 /年 8000 折 40 吨 6 蜂花粉片 万片 /年 4000 折 40 吨 7 固体蜂蜜 吨 /年 310 310 吨 8 大众蜂蜜 吨 /年 1000 1000 吨 三 年操作日 天 250 四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用量 1 蜂王浆 吨 /年 35 2 蜂花粉 吨 /年 35 17 3 蜂蜜 吨 /年 1550 4 蜂胶 吨 /年 5 95%乙醇 吨 /年 8 6 食用明胶 吨 /年 120 7 银杏叶提取物 吨 /年 12 8 葡萄籽提取物 吨 /年 12 9 VE 等 吨 /年 5 10 玉米胚芽油 吨 /年 45 11 其它辅料 吨 /年 95 12 包装材料 吨 /年 80 13 水 万吨 /年 14 电 万度 /年 190 15 采暖热水 吨 /年 6000 16 柴油 吨 /年 88 17 液化石油气 吨 /年 五 运输量 1 运入量 t/a 2 运出量 t/a 1600 六 劳动定员 200 1 生产工人 人 170 2 管理及技术人员 人 30 七 综合能耗总量 吨标煤 /年 八 工程项目总投资(评价用) 万元 1 建设投资 万元 2 流动资金 万元 九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十 成本和费用 1 年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 2 年均经营成本 万元 十一 年均增值税 万元 十二 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十三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十四 年均所得税 万元 18 十五 年均净利润 万元 十六 财务分析盈利能力指标 1 总投资收益率 % 2 投资利税率 % 3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 4 财务内部收益率 % 5 财务净现值( Ic=8%) 万元 6 投资回收期 年 含建设期 7 资本金内部收益率 % 8 盈亏平衡点 生产能力利用率 % 19 第二章 、市场预测 该项目为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基地建设项目,采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实施建设喝管理,产出品主要分为养殖产品和种植产品。 种植产品主要 为水稻和 杂粮杂豆 ;养殖产品为生猪。 此外,项目建成后,将吸引大批游客进行生态观光旅游。 项目的市场预测将就上述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种植 产品供需分析 及预测 有机 及绿色 稻米 市场供需分析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第一大农作物,播种面积占全部农作物播种面积的 20%。 伴随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水稻种植比例略有降低,但作为第一大作物的地位仍没有改变。 我国大米消费主要是口粮消费,人口年均直接消费大米在 97 公斤左右,口粮消费总量达到 亿吨,占总消费量的比重高达 85%。 中国是一个 具有悠久农业生产历史的大国,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在精耕细作、用养结合、地力常新、农牧结合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正是有机农业的精髓。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中国有机 及绿色谷物产量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 2020 年中国有机大米产量约为 203 万吨,约占大米总产量的 %。 预计未来 10 年内,中国市场对有机大米的需求量将维持 1520%的高速增长。 市场驱动因素 20 第一,生态 有机农产品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我国政府解决 “ 三农问题 ” 的首要任务之一。 从事 生态 有机食品生产,人工投入多,是一种劳动力集约型的产业,另外 生态 有机农业生产可省去农药和化肥的支出,生产资金投入较低。 我国农村劳动力众多,能够适应有机农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特别是一些生态环境优越的边远山区,农药、化肥使用少,污染轻,这些地区更容易转换成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有机农产品生产在成本上具有明显的竞争力。 适度规模地发展 生态农业 、开发有机 、绿色 食品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农民也可以从较高的农产品价格和较低的资金投入两方面获得收益。 第二, 新生代消费观念的转变,环保、生态意识的提升,促进了 生态 有机农产 品的快速发展。 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有机 、绿色 食品消费拓展了广阔前途,具有较高发展潜力的有机食品如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糖果类等需求将增长。 这种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追求高质量和健康食品的中产阶级和中上层人士带动的。 目前处于二、三十岁年龄段的下一代消费者,将是购买有机及绿色 食品的主力军。 这些人大都受过高等教育、收入不菲,喜欢口味好的健康食品,有保护环境和玍态的意识。 因此,尽管有机 、绿色 食品价格比传统的食品高出许多,但市场销售额仍将会不断上升。 市场需求预测 “十二五”时期,城乡居民对食品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的趋势。 到 2020 年,我国人口将达到 亿,每年新增 700 万人左右;21 城镇化率将达到 %,每年约有 1000 万农杓劳动力转为城镇居民;按“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的目标测算,到 2020 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从 2020 年的 %和%分别下降到 32%和 37%左右。 随着“十二五”时期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城乡居民对食品的消费将从生存型消费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有机 、绿色 食品消费进一步多样化, 将继续推动有机食 品消费总量持续增长。 杂粮杂豆 杂粮是小宗粮豆的通称。 现阶段是指除小麦、 玉米、 稻谷、大豆(简称四大品种)以外的粮食和豆类。 杂粮的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 据资源表明,杂粮中包括高粱、谷子、大麦、荞麦、燕麦、甘薯、马铃薯、绿豆、小豆、豌豆、蚕豆、芸豆等 202 个品种。 杂粮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既是这些地区的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也是这地区 2300 多万贫困农民的重要食物源和经济源。 其生产成本低,产品售价高,比较效益明显,具有增加农民收入、壮大 农村经济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