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京研发创新基地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固定点间距 1000mm。 、 架体所用钢管、扣件、 工字钢 (悬挑架手架使 用) 、钢筋 ( 用作 悬挑架手架 楼板上预埋锚筋 ) 进场后必须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构件允许偏差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20 中表 的规定。 、 钢丝绳、卡子、工字钢 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齐全,进场后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安全保证措施 ( 1) 架体高度:高出檐口上皮 ,高出部分绑两道护身栏,并加搭脚手板和挡脚板。 ( 2) 定期检查脚手架的整体和局部的垂直偏差,特别要注意脚手架的转角处和断口处的垂直度。 如发现垂直度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加固和消除隐患。 脚手架 安全专项 施工方案 20 理 ( 3) 加强连接墙的巡视检查,检查连接件是否齐全和完好,有无松动、移动,如因装修施工需要移动连接件时,应通知架子工,由架子工搬动,并按规定在邻近位置补足连接件。 ( 4) 要对外包安全网、外挑安全网、安全隔离设施、外侧挡板、栏杆、登高设施和接地防雷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保证这些安全设施完整、牢固,能正常发挥安全作用。 如果有损坏者要及时调换,如有松动应及时紧固,如发现松动和开口要及时连通。 检查与验收 、搭设前的检查:由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负责检查搭设位置的 预埋件、悬挑钢梁固定 、钢丝绳拉结 情况是否与 方案要求一致,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现场施工员做好生产安排,避免交叉作业,为脚手架搭设提供安全施工的条件。 技术员对施工班组进行现场技术交底,针对技术交底中的重要部分以图的形式进行交底,确保架体与施工方案相符。 专项方案完成后,经上级技术部门审核,公司协助项目组织专家论证会,经专家论证后对论证报告中的指导意见及时完善,经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搭设过程中的控制:由项目安全主管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地面设围栏和警戒标识,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确 保按操作规程施工。 、每层架子搭设完毕使用前,要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共同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并形成相关记录;主要验收架体的各种杆件间距、连接是否符合要求,与结构的拉结是否牢固,脚手板的铺设是否符合要求,防护栏杆、挡脚板是否符合要求等。 、搭设完成后验收: 架体 搭设完成后,由公司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处、安全处、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质量负责人、项目安全负责人及监理人员严格按方案和国家及地方标准进行脚手架整体验收,验收通过后方可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还要安排架工组长随同 检查人员用力矩扳手对扣件的螺栓拧紧扭力矩进行随机抽测,每 2020 个扣件为一批,每批抽检 50 个,扭力距值范围 ,每批不合格数不得超过 5 个。 、使用过程中的检查:安全员和架工组长要经常检查 悬挑钢梁 是否有 变形 , 脚手架 安全专项 施工方案 21 立杆底座与基 座 面的接触有无松动情况,检查连墙件和螺栓是否有松动或者人为拆除现象,检查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工作面是否超载;遇有六级大风、大雨后,或者停工一个月恢复使用前,安全员要会同监理对脚手架重新进行检查验收。 脚手架搭设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技术要求 允许偏差△( mm) 检查方法与工具 1 最后验收垂直度 177。 60 用经纬仪 搭设中检查 偏差的高度( mm) H=2 H=10 H=20 H=30 H=40 H=50 177。 7 177。 20 177。 40 177。 60 177。 80 177。 100 2 间距 步距 177。 20 钢板尺 纵距 177。 50 横距 177。 20 3 纵向水 平杆高差 一根杆的两端 177。 20 水平仪或水平尺 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高差 177。 10 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量及质量判定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抽检数量(个) 允许的 不合格数 1 连接立杆与纵(横)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 接长立杆、纵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 50 5 2 连接横向水平杆与纵向水平杆的扣件(非节点处) 50 10 脚手架 安全专项 施工方案 22 、安全施工 技术措施 要求 、脚手架搭设的安全要求 、架子的搭拆必须由架 子 工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搭设架子所用的材料和配件必须保证合格,包括架管、扣件、安全网、脚手板等。 、架子搭设前,应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架子搭设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带等。 、架子搭设时,要有人监视,工作区内不能进人,防止落物伤人,架管、扣件的上下传递要用容器,或由楼内传递,禁止凌空抛扔。 、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要求 、各作业层之间设置可靠的防护栏,防止坠落物体伤人。 、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架子的使用荷载是按常规规范要求考虑的,在各种架子上,禁止放置超重的荷载,如成捆的钢筋、架管等,对于悬挑架子更要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不能放置其它物料。 、架子在使用中, 严禁拆动各种防护设施,包括防护栏杆、安全网、与结构的拉结点、楼板上的锚环、挑架子下端的斜撑、脚手板等。 如必须改动要经技术负责人同意,方可由架子工改动。 、脚手架拆除的安全要求 、架体拆除时必须划分作业区,周围设围栏或设立警示标志,地面设有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拆除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戴安全帽,及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鞋。 、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 同时应作到一步一清,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拆立杆时,应先抱住立杆 再拆除最后两个扣,拆除纵向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接端头扣。 、连墙杆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拆除至无连墙杆的较低架体时应设置临时支撑,防止架体倾覆。 、拆除时应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拆除与其它操作人员有关的 脚手架 安全专项 施工方案 23 部分时应先通知对方,防止坠落。 、架体拆除前将预留的通道、平台等物提前进行加固。 、拆除时注意对临时线路进行保护,严禁架管接触电线。 、拆除时应对拆除区域内可能造成损坏的物品进行保护,不得损坏。 、拆除的材料 严禁向下抛掷,应先通过窗口放置相应楼层,再通过室外电梯运至地面。 运至地面的材料必须分类码放,随拆随清,集中处理。 、拆除中途不得随意换人,必须更换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换人。 、严格按拆除方案进行拆除,拆除人员必须经过交底,准确掌握拆除要求,持证上岗。 脚手架雨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雨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雨季施工前应由项目部安全员组织,项目技术部门、相关工长及施工队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对外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提出整改意见并组织专业架 子工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组织检查,直至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雨季施工作业。 每场大雨过后,还应对各类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对拉杆下沉、松扣、倾斜、拉结支顶松动等情况,应及时整理加固。 定期检查架子与建筑结构间的拉结是否牢固有效,检查及维修防滑条,确保板架稳固,防滑条有效。 由测量员对外脚手架的变形进行定期观测,雨天过后还应及时进行观测,若有异常现象,立即汇报,并作出处理方案,及时处理。 做好脚手架防雷击工作,五级以上大风、雨和雷击天气禁止作业。 雨后清除脚 手板上积水,保证不打滑后方可上人作业。 脚手架应做有防雷措施,顶部设防雷接闪器。 雨季来临前应提前进行接地电阻摇测,确保接地电阻值不大于 4Ω。 结构完成后可利用屋面均压环与结构主筋焊接并与引下线连接。 架体防雷采取与整幢建筑物楼层内避雷系统连成一体的措施。 并将所有最上层的大横杆全部连通,形成避雷网络。 底部与建筑物接地对角连接。 接地线采用 40 4 的镀锌扁钢,将立杆与整幢建筑物楼层内避雷系统连 脚手架 安全专项 施工方案 24 成一体。 接地线与建筑物楼层内避雷系统 的设置按脚手架的长度不超过 50m设置 1个,位置不得选在人们经常走到的地方,以避免跨步电压的伤害,防止拉地线遭机械伤害。 两者的连接采用焊接,焊接长度应大于 2 倍的扁钢宽度,焊完后再用接地阻测试仪测定电阻,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 10Ω。 同时应注意检查与其它金属物或埋地电缆之间的安全距离(一般不小于 3m)以免发生击穿事故。 雷雨天气和六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架上作业,风过后要对架上的脚手板、安全网等认真检查一次。 脚手架 的 监 测 措施 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高支模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 落地双排脚手架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4)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3)支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监测项目:立杆顶水平位移、支架整体水平位移。 监测点布设 支架监测 点布设按监测项目分别选取在受力最大的立杆、支架周边稳定性薄弱的立杆及受力最大或地基承载力低的立杆设监测点。 每次观测必须如实做好记录,并有观测人签字。 当位移监测值达到、超过 规范要求偏差 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组织所有人员撤离,并通知技术负责人进行处理,待险情全部排除后方可继续施工。 应急预案 目的 脚手 架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意外事故,所以在安装、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和模板工程操作规程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 脚手架 安全专项 施工方案 25 生。 应急救援体系 本工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机构组成:由项目部经理、安全员、施工员等相关人员组成。 李学军 任组长, 李贵 任副组长,并明确各应急专业组长 :郭云海、王玉江、刘军、郑永生、王玉民。 1)事故现场通讯组人员组成:由项目经理 李学军 任组长,现场其他应急小组负责人组成。 2)事故现场抢险抢修组人员组成:由 现场工长 郭云海 任组长,作业队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组成。 2)事故现场技术支持组人员组成:由项目总工 安铁生 任组长,作业队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组成。 4)事故现场医疗救护组人员组成:由项目安全员 李贵 任组长,相 关人员组成。 职责: ( 1)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操作控制; 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救助;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出安排; 5)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 2) 副组长 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脚手架 安全专项 施工方案 26 ( 3)通讯联络组职责: 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 4)技术支持组职责 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