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水平位移不受限制。 此外,这种支座还可在顶推、横移等施工中作滑板使用。 图 矩形普通板式橡胶支座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9 图 圆形普通板式橡胶支座 图 矩形四氟滑板橡胶支座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10 77777 图 圆形四氟滑板橡胶支座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11 第二节 尺寸拟定 桥梁墩台主要由墩台帽,墩台身和基础三部分组成。 墩台除了要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外,还要承受流水压力,水面以上 的风力以及可能出现的冰荷载,船只或漂流物的撞击力。 公路上使用的桥梁墩台大体上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重力式,其主要特点是依靠自身重力来平衡外力保持其稳定性。 第二类是轻型墩台。 一、 桥墩形式 决定桥墩形式的因素除与桥台有关的因素以外,还决定与河水流速、墩旁水深、水流斜交角度、水流通航等条件。 本设计中根据结构受力条件、施工要求、水文及水流情况,主桥主墩采用无墩帽式的矩形重力实体墩;过渡墩采用双柱式桥墩。 实体墩具有自重大、整体性好和施工方便的优点;柱式墩具有线条简捷、明快、美观、既节省材料数量又施工方便的特点。 二、 墩台 帽 尺寸拟定 墩台帽平面尺寸因根据上部构造形式、支座布置情况,架设上部结构施工方 的要求而决定。 一般用下式求得: (一 )顺桥向 墩帽 最小宽度 b b2139。 2222 ccaaf  式( ) 式中: f —— 相邻两跨支座中心距; 22 39。 39。 110 aaeeef  式( ) 0e —— 伸缩缝,中小桥为 2~ 5cm,大跨径桥梁可按温度变化及施工放样、安装构件的误差等因素确定,温度变化引起的变位为:  tle0 式( ) l —— 桥跨的计算长度; t —— 温度变化幅度值,可采用当地最高及最低月平均气温及桥跨浇筑完成时的温度计算 决定; —— 材料的线膨胀系数,钢筋混凝土构造物为 ~; 1e 、 39。 1e —— 各该桥跨结构伸过支座中心线的长度; a 、 39。 a —— 各该桥跨结构支座垫板顺桥向宽度; 1c —— 顺桥向支座垫板至墩身边缘最小距离,见表 ;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12 2c —— 檐口宽度, 5~ 10cm。 表 支座边缘到墩、台身边缘的最小距离( cm) 桥向 桥型 顺桥向 横桥向 圆弧形端头 矩形端头 大桥 25 25 40 中桥 20 20 30 小桥 15 15 20 (二 )横 桥向 墩帽 最小宽度 B B=桥跨结构两外侧主梁中心距 +支座底板横向宽度 +2 顺桥向支座垫板至墩身边缘最小距离 +支座垫板到墩台边缘最小宽度的两倍。 三、 盖梁的尺寸拟定 盖梁 截面形状一般为矩形或 T形,底面形状有直线和曲线两种。 直线形施工 简 单,曲线形施工复杂,但材料较为节省。 盖梁宽度 B 依上部构造形式、支座间距和尺寸,同时加上支座边缘到盖梁边缘的最小距离拟定,也要满足《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00489)的有关规定。 盖梁的高度 H 一般为梁高的 ~ 倍。 盖梁的长度应大于上部构造两边梁间的距离,并应满足上部构造安装时的要求。 设置橡胶支座的桥墩应预留更换支座所需的位置。 支座下应布置钢筋网以分布应力。 盖梁悬臂端高度 h应不小于 30cm。 各截面尺寸与配筋需通过计算确定。 四、 墩身的尺寸拟定 墩身是桥墩的主体,墩身尺寸主要以墩帽尺寸确定。 《公路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20)规定:实体桥墩墩身的顶宽,小跨径不宜小于 800mm(轻型桥墩不宜小于 600mm),中等跨度的桥梁不宜小于 1000mm,大跨度桥梁墩身顶宽视上部结构类型而定。 五、 桩的尺寸拟定 桩按施工方法可分为预制桩及就地灌注桩;按基础受力条件可分为支承桩、嵌岩桩、摩擦桩;按承台位置可分为高承台桩和底承台桩。 桩的尺寸包括桩径和桩长。 在一定的荷载作用下桩径和桩长及根数之间是互相关联的。 对于柱桩,桩长主要取决于基岩的埋置深度,桩长确定后根据外荷载的大小和单桩容许承载能力等因素取求算所需桩的根数。 对于摩擦桩可参考跨度相同的既有设计资料先拟定桩的根数,再根据荷载大小,土层的有关力学指标计算出所需桩长。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13 六、 9 号墩构造 7 号墩为 2 25m 与 4 25m 联过渡墩; 9 号墩为 4 25m 联中间墩 系梁支座垫块H1 H2 H3H4 H5 H6H7H39。 HHH0 图 7号墩构造 H39。 H39。 HH1 H2H3 H4H5HH0H支座垫块 图 10号墩构造 七、 桥台构造 根据主梁在桥台的布置和支座选择拟定桥台尺寸构造如图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14 支座中心线盖梁中心线AH2H3H4H5H1H0H39。 H39。 图 11号 桥台 构造图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15 第四章 桥墩计算 第一节 荷载计算 一、 支座恒载反力计算 (一 )建立模型 采用 Midas 程序对上部结构建模,加二期恒载。 引桥部 分由两联组成 :2 25m+425m,其中 2 25m 部分为四片箱梁, 4 25m 部分为五片箱梁。 7 号墩为两联的过渡墩。 (二 )计算结果 2 25m 对各支座的反力 图 2 25m 联有限元模型 两跨 2 25m恒载反力汇总见表 表 两跨 2 25m 恒 载反力汇总 4 25m 对各支座的反力 图 4 25m 联有限元模型 墩号 R1(kN) R2(kN) R3(kN) R4(kN) 5号墩 6号墩 7号墩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16 四跨 4 25m 恒载反力汇总见表 表 四跨 4 25m 恒载反力汇总 R1(kN) R2(kN) R3(kN) R4(kN) R5(kN) 7号墩 8号墩 9号墩 10号墩 11号墩 二、 支座活载反力计算 (一 )按影响线加车道荷载 2 25m 车道影响线及加载如下 图 5 号墩 反力影响线及车道荷载加载 图 6 号墩 反力影响线及车道荷载加载 图 7 号墩反力影响线及车道荷载加载 4 25m 车道影响线及加载如下图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17 (二 )计算结果 R(kN) 图 7 号墩反力影响线及车道荷载加载 图 8 号墩反力影响线及车道荷载加载 图 9 号墩反力影响线及车道荷载加载 图 10 号墩反力影响线及车道荷载加载 图 11 号墩反力影响线及车道荷载加载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18 跨 2 25m 各墩活载反力 表 两跨 2 25m 各墩活载反力 R(kN) 单车道 双车道 三车道 5 号墩 6 号墩 7 号墩 4 25m 各墩活载反力 表 四跨 4 25m 各墩活载反力 R(kN) 单车道 双车道 三车道 7 号墩 8 号墩 9 号墩 10 号墩 11 号墩 (三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活载对称布置用杠杆法,非对称布置用偏心压力法 5 片梁 7 号墩对称布 载 梁中心线间距 cm (1)单列汽车 90 P2P2① ② ③ ④ ⑤ 图 7 号墩 5 片梁单列汽车对称布置 (单位: cm)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19 1 5 0KK 1 9 0 1 9 02 4 0 . 1 7 9 42 2 2 5 0 . 8 2 5KK a      1 9 0 1 2 5 0 . 8 2 5 9 03 2 2 0 . 6 4 1 22 2 2 5 0 . 8 2 5aK a       (2)双列汽车 250. 825 250. 825 250. 825 250. 825P2① ② ③ ④ ⑤P265 65P2P2180180 图 7 号墩 5 片梁两列汽车对称布置 (单位: cm) 1 5 0KK 1 6 5 ( 6 5 1 8 0 ) 1 3 1 02 4 0 . 6 1 8 02 2 2 5 0 . 8 2 5KK a      1 ( 1 8 0 6 5 ) ( 6 5 ) ( 2 5 0 . 8 2 5 1 8 0 6 5 ) ( 2 5 0 . 8 2 5 6 5 )3 2 0 . 7 6 4 12 2 5 0 . 8 2 5aaK a            (3)三列汽车 1 9 0 1 3 0 1 8 0 1 4 0 0 2 5 0 . 8 2 51 5 0 . 2 9 7 42 2 2 5 0 . 8 2 5aKK a         1 ( 2 1 8 0 1 3 0 9 0 ) ( 9 0 1 3 0 ) 9 0 1 2 2 5 0 . 8 2 5 4 0 0 3 1 02 4 0 . 8 2 0 62 2 2 5 0 . 8 2 5aKK a             1 ( 1 3 0 9 0 ) ( 9 0 ) 2 2 5 0 . 8 2 5 3 1 03 2 0 . 7 6 4 12 2 5 0 . 8 2 5aaK a         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20 250. 825 250. 825 250. 825 250. 825① ② ③ ④ ⑤P2P2P2P2P2P2180 130 90 90 130 180 图 7 号墩 5 片梁三列汽车对称布置 (单位: cm) 5 片梁 11 号墩对称布 载 11 号墩梁间距 a 分别为 :,。 按上述方法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 四跨 5 片梁各墩对称布置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荷载 梁间距 a(cm) K1 K2 K3 K4 K5 7号墩 单列汽车对称 两列汽车对称 三列汽车对称 8号墩 单列汽车对称 两列汽车对称 三列汽车对称 9号墩 单列汽车对称 两列汽车对称 三列汽车对称 10号墩 单列汽车对称 两列汽车对称 三列汽车对称 11号墩 单列汽车对称 两列汽车对称 三列汽车对称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21 4 片梁 7 号墩对称布 载 (1)单列汽车 1 4 0KK ( 9 0 ) ( 9 0 )11222 3 0 . 522aa aKK aa        (2)两列汽车 P2P265 65P2P2180180③② ④① 图 7 号墩 4 片梁两列汽车对称布置 (单位: cm) 3 3 4 . 4 3 3( 1 8 0 6 5 ) ( 2 4 5 )11 221 4 0 . 1 1 6 32 2 3 3 4 . 4 3 3aKK a        3( 6 5 ) ( 6 5 ) ( 1 8 0 6 5 )1 1 2 4 52 2 22 3 ( 2 . 5 ) 0 . 8 8 3 72 2 3 3 4 . 4 3 3a a aKK a            90 90P2P2③② ④①图 7 号墩 4 片梁单列汽车对称布置 (单位: cm)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22 (3)三列汽车 ( 9 0 1 3 0 ) ( 9 0 1 3 0 1 8 0 )1 1 6 2 0221 4 ( 1 ) 0 . 4 2 6 92 2 3 3 4 . 4 3 3aaKK a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