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柴油机连杆加工工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连杆体与连杆盖的结合面及连杆螺栓定位孔等。 连杆总成的主要技术要求(图 11)如下。 常州轻工职业 技术学院 6 连杆图( 1— 1) 大、小头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 为了使大头孔与轴瓦及曲轴、小头孔与活塞销能密切配合,减少冲击的不良影响和便于传热。 大头孔公差等级为 IT6,表面粗糙度 Ra 应不大于 m;大头孔的圆柱度公差为 ,小头孔公差等级为 IT8,表面粗糙度 Ra 应不大于 m。 小头压衬套的底 孔的圆柱度公差为 ,素线平行度公差为。 大、小头孔轴心线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平行度 两孔轴心线在连杆轴线方向的平行度误差会使活塞在汽缸中倾斜,从而造成汽缸壁磨损不均匀,同时使曲轴的连杆轴颈产生边缘磨损,所以两孔轴心线在连杆轴线方向的平行度公差较小;而两孔轴心线在垂直于连杆轴线方向的平行度误差对不均匀磨损影响较小,因而其公差值较大。 两孔轴心线在连杆的轴线方向的平行度在 100mm 长度上公差为 ;在垂直与连杆轴心线方向的平行度在100mm 长度上公差为。 大、小头孔中心距 大小头孔的中心距影响到汽缸的压缩比,即影响到发动机的效率,所以规定了比较高的要求: 210177。 常州轻工职业 技术学院 7 连杆大头孔两端面对大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 连杆大头孔两端面对大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影响到轴瓦的安装和磨损,甚至引起烧伤;所以对它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规定其垂直度公差等级应不低于IT9(大头孔两端面对大头孔的轴心线的垂直度在 100mm 长度上公差为)。 大、小头孔两端面的技术要求 连杆大、小头孔两端面间距离的基本尺寸相同,但从技术要求是不 同的,大头两端面的尺寸公差等级为 IT9,表面粗糙度 Ra 不大于 m,小头两端面的尺寸公差等级为 IT12,表面粗糙度 Ra 不大于 m。 这是因为连杆大头两端面与曲轴连杆轴颈两轴肩端面间有配合要求,而连杆小头两端面与活塞销孔座内档之间没有配合要求。 连杆大头端面间距离尺寸的公差带正好落在连杆小头端面间距离尺寸的公差带中,这给连杆的加工带来许多方便。 螺栓孔的技术要求 在前面已经说过,连杆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急剧的动载荷的作用。 这一动载荷又传递到连杆体和连杆盖的两个螺栓及螺母上。 因此除了对螺栓及螺母要 提出高的技术要求外,对于安装这两个动力螺栓孔及端面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规定:螺栓孔按 IT8 级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 Ra 应不大于 m 加工;两螺栓孔在大头孔剖分面的对称度公差为。 有关结合面的技术要求 在连杆受动载荷时,接合面的歪斜使连杆盖及连杆体沿着剖分面产生相对错位,影响到曲轴的连杆轴颈和轴瓦结合不良,从而产生不均匀磨损。 结合面的平行度将影响到连杆体、连杆盖和垫片贴合的紧密程度,因而也影响到螺栓的受力情况和曲轴、轴瓦的磨损。 对于本连杆,要求结合面的平面度的公差为。 常州轻工职业 技术学院 8 第二章 连杆的加工工艺总体分析 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毛坯为铸造件,工件材料为 45 钢,毛坯的尺寸精度要求为 IT11~12 级。 清理后,退火处理,以消除铸件的内应力并改善机械加工性能,在毛坯车间调整,铣去浇冒口,达到毛坯的技术要求,然后送到机械加工车间来加工。 1. 毛坯尺寸的确定,画出毛坯图。 所以毛坯选用金属型铸造。 毛坯铸出后应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铸件在铸造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 由文献[ 1]表 117 可知该铸件的的尺寸公差等级为 3 级精度其余量可在~ 之间。 由文献[ 1]表 119 可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但由于用查表所确定的总余量与生产实际情况有些差距,故还应根据工厂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由此,即可绘制出零件的毛坯图。 工艺路线的拟定 ( 1)工艺路线的拟定为保证达到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及各项技术要求,必须制定合理的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方案 铸造,退火 工序: 常州轻工职业 技术学院 9 另外,选择方案时还应考虑工厂的具体条件等因素,如设备,能否借用工、夹、量具等。 本次设计选择工艺路线方案 一。 根据工序方案一制定出详细的工序划分如下所示: 工序: ( 1) 铸造、时效、油漆。 ( 2) 粗铣上端面,留加工余量。 ( 3) 粗铣下端面,留加工余量 ,保证尺寸要求。 ( 4) 精铣两端面至要求尺寸。 保证尺寸 和 16. ( 5) 检验。 根据以上工序安排,编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及工序 卡片。 基准的选择 根据零件图纸及零件的使用情况分析,知零件上的上下表面均应通过正确的定位才能保证,故对基准的选择应予以分析。 ( 1)粗基准的选择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保证不加工表面和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 2)精基准的选择在精基准的选择时应满足基准重合的原则和互为基准的原则。 在加工时如可能会出现基准不重合,这时需要进行尺寸链的换算。 各工序的定位夹紧方案的选择 在机械加工中,必须使工件、夹具、刀具和机床之间保持正确的相互位置,才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这种正确的相互位置关系,是通过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刀具相对于夹具的调整来实现的。 在研究和分析工件定位问题时,定位基准的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 一般地说,工件的定位基准一旦被选定,则工件的定位方案也基本上被确定。 定 位方案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工件的加工精度能否保证。 常州轻工职业 技术学院 10 2. 夹紧方案的确定 加工前,工件在夹具的定位元件上获得正确位置后,还必须在夹具上设置夹紧机构将工件夹紧,以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致因受到切削力、惯性力、离心力或重力等外力作用而产生位置偏移和振动,并保持已由定位元件所确定的加工位置。 在设计夹具时,选择工件的夹紧方法一般与选择定位方法同时考虑,有时工件的定位也是在夹紧过程中实现的。 或在夹具设计中,如因定位基准的选择使夹具设计有困难,也可适当的改选定位基准,使夹具结构更加简单和经济。 图( 2— 1) 连杆装夹正视图 常州轻工职业 技术学院 11 图( 2— 2)连杆装夹俯视图 连杆的检验 连杆在机械加工中要进行中间检验,加工完毕后要进行最终检验,检验项目按图纸上的技术要求进行。 观察外表缺陷及目测表面粗糙度 连杆大头孔圆柱度的检验 用量缸表,在大头孔内分三个断面测量其内径,每个断面测量两个方向,三个断面测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一半即圆柱度。 连杆体、连杆上盖对大头孔中心线的对称度的检验 常州轻工职业 技术学院 12 采用专用检具(用一平尺安装上百分表)。 用结合面为定位基准分别测量连杆体、连杆 上盖两个半圆 的半径值,其差为对称度误差。 连杆大小头孔平行度的检验 如图( 1— 7)所示 ,将连杆大小头孔穿入专用心轴,在平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