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_毕业论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红外的工作原理: 51 单片机对遥控的解码和我们前面所讲的串口并口通信不同,他不是单纯的用高电平代表 1,低电平代表 0。 这一点大家要从思想上面转变过来。 他是发送一连串的数据帧,这个数据帧就是一连串的二进制代码,单片机通过区分高电平的持续时间来区别红外编码的。 我们就以 HC6800 单片机上的 红外接头为例来说明, 页 11 当高电平的脉冲宽度为 的时候单片机认为它为 0,当高电平的脉冲宽度为 的时候单片机认为它为 1。 单片机是通过判断脉冲的宽度来得到信息位为 0 还是为 1 的。 当我们按下遥控器的按键时,遥控器将发出如图 2 的一串二进制代码,我们称它为一帧数据。 根据各部分的功能。 可将它们分为 5 部分,分别为引导码、地址码、地址码、数据码、数据反码。 遥控器发射代码时.均是低位在前。 高位在后。 由图 2 分析可以得到.引导码高电平为 4. 5ms,低电平为 4. 5ms。 当接收到此码时.表示一帧数据的开始。 单片机可以准备接收 下面的数据。 地址码由 8 位二进制组成,共 256 种.图中地址码重发了一次。 主要是加强遥控器的可靠性.如果两次地址码不相同.则说明本帧数据有错.应丢弃。 不同的设备可以拥有不同的地址码.因此。 同种编码的遥控器只要设置地址码不同,也不会相互干扰。 在同一个遥控器中.所有按键发出的地址码都是相同的。 数据码为 8 位,可编码 256 种状态,代表实际所按下的键。 数据反码是数据码的各位求反,通过比较数据码与数据反码.可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 如果数据码与数据反码之间的关系不满足相反的关系.则本次遥控接收有误.数据应丢弃。 在同一个 遥控器上.所有按键的数据码均不相同。 在图 2 中,数据码为十六进制的 0CH,数据反码为十六进制的 0F3H(注意低位在前 ).两者之和应为 0FFH。 复位电路 这种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单片机的复位电路在刚接通电时,刚开始电容是没有电的,电容内的电阻很低,通电后, 5V 的电通过电阻给电容进行充电,电容两端的电会由 0V 慢慢的升到 4V 左右(此时间很短一般小于 秒), RC 构成的微分电路在上电瞬间产生一个微分脉冲,其宽度大于两个机器周期, 89C51 将复位。 正因为这样,复位脚的电由低电位升到高电位,引起了内部电路的复 位工作, RST 端电压慢慢下降,降到一定电压值以后,即为低电平,单片机开始正 常工作(这是单片机的上电复位,也叫初始化复位);当按下复位键时,电容两端放电,电容又回到 0V 了,于是又进行了一次复位工作(这是手动复位原理)。 页 12 图 7 复位电路 外部时钟电路 图 3 采用 的晶振和两个 22pf 的电容组成时钟电路部分 图 8 外部时钟电路 LCD 显示部分电路 为了节约成本,采用 1602 来作为显示器,用独立按键来控制不同的显示,能完成基本的显示功能。 页 13 图 9LCD 液晶显示电路 电源部 分 本电源设计了两个接口,方便不同接口的电源接入,并且在电源部分加上滤波电容,起过滤接入电源的杂波的作用 ,为了电路中得到 +12V、 12V 和 +5V 的直流工作电压,用变压器变压后再通过芯片和电容设计出所需要的电路。 图 10 电源电路 页 14 独立按键部分 图八 为用独立按键来控制不同的输出波形 图 11 独立按键 串口通信模块 图中通过 MAX232 进行 TTL 电平和 232 电平转换,从而单片机和上位机之间通信提供通道。 图 12 串口通信电路 通信电路的目的就是让通信双发的电平匹配,单片机用的是 TTL 电平,上位机的串口用的是 232 电平。 TTL 电平的逻辑 1 的电压范围是 + 到 +5V,逻辑 0 的电压范围是 0 到 +; 232 电平的逻辑 1 的电压范围是 15V 到 5V,逻辑 0 的电压范围是 +5V 页 15 到 +15V。 因此设计串口通信电路就是让这两种电平统一。 四 、 软件设计 主程序和子程序都存放在 AT89C51 单片机中。 主程序的功能是:开机以后负责查键,即做出键盘扫描及显示工作,然后根据用户所按的键转到相应的子程序进行处理。 子程序的功能有:延时子程序、中断程序、显 示子程序、按键子程序,按键子程序中有任意频率的设置的数字键( 0~9)及确定键、幅值和频率的加和减键、幅值频率的转换键、波形的转换键等共 15 个键。 主程序的流程图如图 所示: 完成全部硬件和软件过后,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进行测试,通过反复测试,反复的修改函数的功能,同时完善硬件的功能,使系统达到最优控制。 程序流程图 图 13 程序流程图 页 16 LCD 显示流程图 图 14 LCD 显示框图 页 17 五、 系统仿真 仿真电路图 通过 Proteus 软件和电路原理图绘制出如 下仿真电路图,对程序和电路功能进行测试 图 15 proteus 仿真电路图 输出波形图 将 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进行仿真 ,通过反复测试,反复的修改函数的功能,使系统 输出如下波形: 页 18 图 16 正弦波 图 17 方波 图 18 三角波 图 19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波形叠加后的波形 页 19 六、 硬件和软件测试 硬件调试 整个硬件调试过程基本顺利,由于采用了分单元模块制作,各个单元电路工作稳定,给调试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放大模块部分在实物模拟时,出现发送信号不稳定、跳变的问题,经过 仔细的检查,电路连线路劲和线路连接问题,最终发现电路连接是出现连接未牢固的问题,从而得以解决。基于51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_毕业论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单一, RAM、 ROM 空间小等缺点。 若采用 89C51需要做 RAM, ROM 来扩展其内存空间,其硬件工作量必然大大增多。 方案二:采用 AVR 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其简便易学、费用低廉、低耗、保密、I/O 口功能强,且 AVR 单片机是高速 嵌入式单片机 ,其内部集成了 AD 转换电路,以 及功能强大的 定时器 /计数器、通讯接口。 综上考虑,选用 ATmega16 单片机为 CPU
端,为电路功能的扩展提供方便。 译码器 74LS138 的管脚及其功能如表 所示。 表 译码器 74LS138 管脚功能 管脚 功能 VCC 电源正 GND 地 E1 选通端 E2 /E3 选通端(低电平有效) A0~ A3 地址输入端 Y0~ Y7: 输出端(低电平有效) 74LS138 译码器的工作原理为: 当一个选通端( E1)为高电平,另两个选通端 (E2)和 (E3)为低电平时
用来精确检测太阳的视高度。 其电路图如如 210所示。 图 210 检测电路 单片机模块 的内部结构和引脚 AT89C52 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 40 个引脚, 32 个外部双向输入 /输出( I/O)端口,同时内含 2个外部中断口, 2 个 16 位可编程 定时计数器, 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 AT89C52 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 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 Flash
待办事项 的日历 ,并通过语音提示 ,用步进电机执行相关的动作指令。 此方案虽然增加本系统的功能和提升各方面的性能,实现真正的智能化控制,但研发成本大幅度增加,而且技术难度高,研发周期长,因个人能力有限,故排除此方案。 方案二: 基于 AT89C51 单片机, 采用 LD3320 语音 识别 芯片 和 AT24C32 EEPROM 存储器 ,能够识别特定的语音命令,播放特定的语音
接外部振荡信号的输入。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分院毕业设计 8 图 31 AT89S51 引脚功能图 ( 3)输入 /输出引脚 P0, P1, P2, P3: ~ (39~ 32 脚 ):PO 是一个 8 位漏极开路型双向 I/O 端口。 在访问片外 存储器时,它分时提供低 8位地址和 8位双向数据,故这些 I/O线有地址线 /数据线之称,简写为 AD0~ AD7。 在 EPROM编程时
览表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智能应急灯系统的设计 8 图 5 7806 引脚图 2)整流电路桥 本电路常用于小功率单相交流输入的场合。 目前大量普及的微机、电视机等家电产品中所采用的开关电源中,他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应用十分广泛。 主电电源模块主要有变压器、整流桥和电源稳压器组成(见图 6)。 1234D2B R I D G E 11234D1B R I D G E 1V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