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00吨芒果汁系列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5m。 企业自备车主要用于原 料、燃料等运入,运输以公路为主,收购原料和产品运出全部利用社会力量或客户自提。 供电及通讯 A、编制原则 可研编制依据国家有关工矿企业电气标准规程规范。 设计采用节能型新设备,使生产及生活用电更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B、编制范围 本次建设主要配套:色拉油车间动力及照明配电设计。 C、用电负荷及负荷等级 厂区用电设备电压等级均为 380/220伏,三相四线制供电。 本项目用电设备装机容量为 116KW,根据工艺专业的要求,以及国家《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的有关规定,本项目主要 用电设备负荷为三类负荷。 D、电源情况 企业 用电由杭后高压变电站接入 10KV 高压供电线路。 经厂内配电所变电至年产 3000 吨芒果汁系列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分配到各用电设备。 变配电方案 厂区内已有配电室,有变压器 500KVA、 160KVA变压器各一台 ,变电所内设高压配电柜,低压配电柜等,不需增容能够满足项目用电 . 照明配电箱选用 XRM102 型,安装在各场所可安全操作的墙上。 在厂房和办公区的主要通道及出入口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 各场所内部动力及照明配电线路均选用 BV— 500型电线,控制线路选用 KVV—500 型控制电缆,全部 线路均采用穿保护钢管沿地、沿墙暗敷。 防雷与接地保护 根据国标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 ,设置防雷接地系统。 电力外线及道路照明 厂区 10KV 电源采用 YOV22— 10KV 型电力电缆直埋引入变配电所高压配电室。 380/220 伏动力及照明干线选用 VV22— 1KV 型电力电缆直埋敷设至各场所。 所有电力电缆在穿越道路、硬化地面和管沟时均加穿保护钢管敷设。 厂内道路照明采用高压钠灯,路灯控制采用光时控制装置并安装在变配电所低压配电室内。 路灯配线选用 VV22— 1KV 型电力 电缆直埋敷设。 通讯 为了便于指挥生产和对外联系,企业已选用了一台 15 门程控电话总机一套,安装在厂区办公区内,中继线由当地电信部门提供,由总机至各用话单位的线路选用HPVV 通信电缆穿保护管暗敷。 采暖、通风 采暖 本工程不新增采暖面积,车间采暖利用原有设施。 由厂区锅炉房集中供给。 厂区内已有 2台小时蒸发量为 6吨的蒸汽锅炉,可以满足本项目生产用热和采暖用热。 果汁车间生产用汽 由锅炉房接入 、 蒸汽管道各一条。 通风 通风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 风相结合的方式。 生产车间设置了屋顶风机进行排风,及时排走湿气。 给水排水 年产 3000 吨芒果汁系列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给水 本项目年新增用水量 24000 吨,小时最大用水量 吨,厂区给水水源来自企业自备的 2眼深水井和自来水,深水井井深 30 米,地下水水质良好,供水量为 20立方米 /小时。 厂区内备有自来水高位水箱,储水量 50 立方米。 排水 本项目年排水量约 1000 吨,厂区排水采用合流制,生活含粪便污水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排水管网,生产污水汇集后排至厂区污水池,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排水主管为 DN300铸铁管,直埋敷设。 第五章 节约能源 概述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动力,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如果能源的供应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将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 我国是能源大国,仅次于前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 但是我国能源利用率很低,一般只有 30%;仅为日本的 50%,美国的 60%。 近年来我国能源工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均能源水平来看还很低,仅为美国的 1/ 5,日本的 2/ 5,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3。 目前我国能源生产增长率仅为国民经济总增长率的一半左右,即我国国民 生产总值增长所需能源的一半要靠节能来解决。 开发资源、节约资源、保护资源是造福子孙,功在千秋的大事。 因此在能源方针上,我国采取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把节约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以考虑。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考虑到生产工艺的特点,从工艺路线的确定到重要设备的选择都对节能预以了高度重视。 编制依据与原则 编制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8 年 1月 1日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企业能源平衡通则 (GB348483) 年产 3000 吨芒果汁系列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D、《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155871995 E、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2641997 F、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1851993 G、 1993 年 2月轻工业部关于增加《节约能源》章节的内容深度规定 H、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设计导则 GB/T155861995 I、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技术通则 GB/T117901996 J、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器技术管理要求 GB/T 127121991 编制原则 A、执行国家现行的节约能 源的政策、法规、指令及有关标准,合理科学利用 B C、设计中所选用原材料、设备应尽量采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严禁采用国 能源消耗指标分析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消耗水、电、汽,综合各专业的设计得到全厂的能耗如下: 表 71 全厂综合耗能表 项 目 指 标 数 量 当量折标煤 tce 折标系数 ( Kg 标煤) 电消耗量 总装机容量 kw 116 日耗电 kwh 7200 全年总耗电kwh 1440000 折标煤 t/a 水消耗量 日耗水 t/d 120 全年耗水t/a 24000 折标煤 t/a 年产 3000 吨芒果汁系列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原煤消耗量 日耗量 t/d 12 年耗量 t/a 2400 折标煤 t/a 全年总能耗 折标煤 t/a 节能措施 、能耗低的原则。 本项目设备选型中,均选择国内先进、节能的产品 ,与传统的同类型设备比,耗能低,生产效率高。 ,其中采暖设备采用换热系数大的产品 ,使热交换完全。 通风系统采用离心式通风机为节能风机。 ,减少用电损耗。 在低压配电室集中设置无功补偿屏,使功率因数达到。 ,这样相对降低了能耗。 供水采用变频调速给水设备,节约电耗 30%左右。 E. 供 热使用动力车间提供的饱和蒸汽,冷凝水集中后返回锅炉房回用。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精心设计和施工,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供水系统、循环水系统等尽量布置在主要使用部门附近,以减少输送耗能和过程损失。 加强设备、管道隔热(冷)保温(冷),以控制蒸汽消耗。 G、各车间实行独立核算和耗能考核,以降低能耗。 本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经过设计和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采用设备节能型,水和蒸汽的充分循环利用、使本项目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最好水平。 第六章 环境保护 年产 3000 吨芒果汁系列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环 境现状 茂名市 地处北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倚山临海,地貌类型复杂,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 由于 海陆 的南北 配置,本市既受大陆性又受 海洋性气候 影响,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 东。年产3000吨芒果汁系列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小波变换在 语音端点 中的应用 第 13 页 共 35 页 嵌入水印的图像 I39。 ( 4)水印的提取 第 1步:将加入水印的图像减去原始图像,然后对其进行二值化处理。 f(i,j) = 255。 if f(i,j)0 f (i,j) = 0。 if f(i,j)0 第 2步:对得到的图像进行水印嵌入中第二步的反操作得 W2,再对 W2进行处理:W3=W2/8,这样就得到了水印图像 W3:
全规程》只中。 ( 2) . 可靠性 所谓可靠性,是指能够可靠地连续长期运转而不需在短期内检修。 矿井提升设备所担负的任务十分艰巨,不仅每年要把数十万吨到数百万吨的煤炭和矿石从井下提升到地面,而且还要完成其他辅助工作。 一个年产 150 万吨的矿井,停产一天就要损失大约 20万元。 因此矿井提升机至少要服务二十年以上而不需大修。 ( 3) . 经济性 矿井提升设备是矿山大型设备之一,功率大
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中第一道加工工序所采用的定位基准都是粗基准。 1)保证相互位置精度要求的原则如要保证工件上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要求,应以不加工面为粗基准。 7 2)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如要首先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应选择该表面的毛坯面为粗基准。 3)便于工件装夹的原则选择粗基准时,必须考虑定位准确,夹紧可靠以及夹具结构简 单、操作方便等。 这
用方面,主要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被动式太阳房和太阳能干燥器、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资源总量为 16108kW,约 10%可供开发利用;我国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04kW;风能综合利用基础理论研究、实用工艺技术等方面均取得进展。 辽宁石油化工 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 5 地热资源尚待继续勘探,我国目前已探明的地热储量约为 116861012MJ,现已利用的相当于 1010108MJ
................ 135 转炉炼钢设施 .................................................................................................................................. 135 主要工艺设备选型及确定 ........................
碱发生碱化作用,生成具有反应活性的碱纤维素。 醚化:碱纤维素和环氧丙烷 发生醚化 反应,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配方的控制,来调节 取代度的高低,通 过对体系环境中氧化剂的含量控制,和精制棉原料的选择来调节产品 的粘 度高低;采用计算机 DCS 控制系统,产品质量稳定,工艺性能可靠。 12 中和:反应结束后,用 醋酸来中和残 余的碱,使产品的PH 值达到规定的要求。 溶剂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