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福建省教师招考试题及答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方面。 13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1实质教育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14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智力)。 1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 14根据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叫(教学原则)。 14直观手段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14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讲授法)。 14考试的核心环节是:命题。 14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测验的:效度。 14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 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区分度。 14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夸美纽斯。 150、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克伯屈。 15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班级授课。 15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道尔顿制。 15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教学组织形式。 15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教学策略。 15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 :形式型策略。 15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 15备课的内容包括:(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和制定教学计划。 ) 15常见的教案有(讲义式、提纲式和综合式)三种。 15根据教学任务可将课的类型划分为(单一课、综合课)两类。 160、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课的结构)。 16综合课由(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部分组成。 16考试的方式有(口试和笔试)两种。 16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 16学业成绩的评定可以彩(记分和评语)两种形式。 16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 16等级制记分法包括(文字等级记分法和数字等级记分法)。 16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集体上课。 1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 1862年高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16外部分组包括(能力分组和兴趣分组)两种。 170、外部分组是指打破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改由按学生的 (学习能力或学习兴趣)来编班。 17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17教学策略按构成因素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性)。 17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的是: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下列哪二者之间的矛盾。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17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反映了德育的:疏导原则。 17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17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陶冶法。 17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品德评价法。 17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180、“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18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18狭义的学校德育即指(道德教育)。 18学校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继承性与世界性)等特 点。 18德育内容主要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构成。 18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化)的统一过程。 18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8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自我品德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8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 18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190、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者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德育方 法)。 19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19说服法包括运用(语言)进行说服的方式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方式。 19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和学生中的好榜样)。 19陶冶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熏陶)等。 19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表扬奖励、批评处分和操行评定)等能力构成。 19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19“润物细无声”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陶冶法)。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19在德育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行的情境或问题中做(两难问题)。 200、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20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陶冶法)。 20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品德评价法),是对品德发展的(强化)手段。 20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教育和教学行政组织单位是:班 级。 20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20在 19世纪初期出现“导生制”的国家是:英国。 20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支影响集体,这样的管理模式称为班级:平行管理。 20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并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目标融为一体,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式,称为班级:目标管理。 20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人。 20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集 体教育。 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21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21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 21在 19世纪初斯,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1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 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21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 动是(班级常规管理)。 21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班级平行管理)。 21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是(班级民主管理)。 21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目标管理方式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 21在班级管理中,通常我们把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班主任)。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汇总 1,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 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 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 3,所谓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从出生 ,成熟 )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 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连续性与阶段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 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 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 . 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 ,人格特征 ,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 8,自我体验是指 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 ,如自尊自爱 ,自豪 ,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 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 ,如自我检查 ,自我监督 ,自我调节 ,自我追求等 . 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 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 ,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 . 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 ,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 13,强化有正强化 (实施奖励 )与负强化 (撤消惩罚 )之分 . 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 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 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 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 ,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 17,所谓学习动机 ,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 ,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 18,奥苏伯尔认为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 :认知的 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 19,班杜拉研究指出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 20,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 ,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 ,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21,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 ,知识的 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 ,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 22,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 ,比如痕迹衰退说 ,干扰说 ,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 23,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 ,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 24,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 ,一是直接记忆 ,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 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 ,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 25,遗忘曲线研究表明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呈现先快后慢的负加速趋势 . 26,所谓技能 ,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 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 27,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 (1959)年系统提出了心智动作 (按阶段 )形成的理论 . 2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有目的 ,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 29,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 ,由激发 ,讲演 ,练习 ,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 30,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生阅读领会 . 31,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 :总结 ,提问 ,析疑和预测 . 32,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 :一是给定的条件。 二是要达到的目标。 三是存 在的限制或障碍 . 33,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 ,即有结构问题与无结构问题 . 34,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 ,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 35,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 ,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 36,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 ,理解问题 ,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 3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 . 38,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 ,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 改变的 . 39,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 40,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 ,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 41,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 ,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 ,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 42,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 ,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 43,所谓心理健康 ,就是一种良好的 ,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 44,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 ,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 资料 ,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 ,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 45,习惯上 ,人们用心理困扰 ,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 46,焦虑症是一种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 47,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 48,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 ,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49,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 50,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 ,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 . 51,如果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 ,则宜于选择接受学习 ),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是讲授教学 . 52,上课开始时 ,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 ,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的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 , 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 . 53,对所学知识材料的记忆 ,包括具体事实 ,方法 ,过程 ,概念和原理的回忆 . 54,知识领会过程中的转换 ,即指用自己的话或用不同于原先表达方式的方法表达 自己的思想 . 55,教师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 ,教学方法的选用 ,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 的设计等 .。20xx福建省教师招考试题及答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已知 阿伏伽德罗常数 为 NA=1023mol1, 则 一个水分子的体积为 1026m3 B.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气体的压强不变,温度越高,体积越大 D.一定温度下, 气体分子 的 速率分布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E.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美不胜收”。 (每点 3分,共 6分) 18.这 100年难道不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记录下了中华民族从战乱频繁到国泰民安的艰难历程。 这 100年难道不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描绘出中国人民从一贫如洗到繁 荣富强的沧桑巨变。 19. 人们认为是国货的比例比较高;认为是国货的比例反而偏低;中国货爱取洋名。 20.内容要有哲理,两句相对或相反:句子要凝练,不可出现病句。 例
了 四根 镍铬合金 丝。 进行如下操作: ①将它们分别 接入电路 (接入电路的 长度均为 ),测量出它们的阻值 R,并记入表格; ②用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电阻丝的直径 D,记入表格; 根据 图表数据能否确定 金属 丝 阻 值 与 直径 的关系。 关系如何。 选做题(考生在第 1 13 和 14 题中任选两题作答,三题全部作答的按第 12 和第 13 题的D( mm) R( Ω) 解答评分.)
) A. 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布具有 “中间多,两头少 ”特点 B. 一定质量的 气体压强越大,则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C.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 物体的 温度升高时, 其内部 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速 率 都 一定 增大 高三物理试题第 页 (共 14 页) 6 E.自然界中 自发 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初始状态 A开始,按图中的箭头所示方向进行状态变化,最后又回到初始状态 A ,即 A→ B→ C→ A ,这一过程称为一个循环。 ①由 A→ B,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 ;由 B→ C,气体的内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②根据分子动理论(等压变化的微观解释),简要分析 C→ A过程,压强不变的原因。 13.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帮助公交车和出租车公司判断自己的司机是否可以安全开车。 一些新的光学手段也应用于对付酒后驾车者。 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家器械公司开发出一种皮肤接 触酒精测试仪。 这种仪器由糖尿病检测仪改造而成,可向司机的胳膊发射光束,通过反射光束来分析司机胳膊皮肤下血管中血液里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标。 这种检测仪从检测到产生结果只需 60 秒,与之相比,呼吸酒精测试需要 20 分钟,标准验血则需要数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