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感受态?细菌处于0℃,01mcacl2低渗溶液中,使菌细胞膨胀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性迅速而准确,而线性的染色体 DNA 的两条互补链彼此已完全分开,复性就不会那么迅速而准确,它们缠绕形成网状结构,通过离心,染色体 DNA 与不稳定的大分子 RNA,蛋白质 SDS 复合 物等一起沉淀下来而被除去。 有几种 构型 ,转化率如何。 细菌质粒 DNA 有可以相互转化的 3 种不同构型,即线状、环状、超螺旋。 微生物常常通过质粒倡导从而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基因重组,常见的方式有:接合、传导、转化。 超螺旋转化率最高。 11. 加入溶液Ⅰ,Ⅱ,Ⅲ的目的和作用。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DNA 的基本原理是溶液 I 使细胞悬浮,并且 EDTA 可以与 Ca2+和 Mg2+螯合,抑制 DNase 的活性;溶液 II 裂解细菌,变性蛋白质和少量质粒;溶液 III 使大部分蛋白质与细菌基因组 DNA 一起被共沉淀,质粒 DNA 复性。 限制性内切酶可特异地结合于一段被称为限制酶识别序列的 DNA序列位点上并在此切割双链 DNA。 绝大多数限制性内切酶识别长度为 5 或 6 个核苷酸且呈二重对称的特异序列,切割位点相对于二重对称轴的位置因酶而异。 一些酶恰在对称轴处同时切割 DNA 双链而产生带平端的 DNA 片段,另一些酶则在对称轴两侧相对的位置上分别切断两条链,产生带有单链突出端(即粘端)的 DNA 片段。 13. 影响酶切效果的主要因素 ( 1) 内切酶 ( 2) DNA ( 3) 反应缓冲液 ( 4) 酶解温度与时间 ( 1) 浓缩的 限制性内切酶可在使用前以 1限制酶缓冲液稀释,切勿用水稀释以免酶变性。 ( 2) 购买的限制性内切酶多保存于 50%甘油中,于 20℃ 是稳定的。 进行酶切消化时,将除酶以外的所有反应成分加入后即混匀,再从 20℃ 冰箱中取出酶,立即放置于冰上。 每次取酶时都应更换一个无菌吸头,以免酶被污染。 加酶的操作尽可能快,用完后立即将酶放回20℃ 冰箱。 ( 3) 尽量减少反应体积,但要确保酶体积不超过反应总体积的 10%,否则酶活性将受到甘油的抑制。 ( 4) 通常延长时间可使所需的酶量减少,在切割大量 DNA 时可用。 在消化过程中可取少量反 应液进行微量凝胶电泳以检测消化进程。 ( 5) 注意星号酶切活力。 DNA的基本原理 琼脂糖是一种天然聚合长链状分子,沸水中溶解, 45℃开始形成多孔性刚性滤孔,凝胶孔径的大小决定于 琼脂糖的浓度。 DNA 分子在碱性环境中带负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向正极泳动。 DNA 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与分子筛效应。 不同 DNA,其分子量大小及构型不同,电泳时的泳动率就不同,从而分出不同的区带。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