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课程实习指导(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分为 40个分区、 1333 林区前脸山地大部分为石灰岩,长陵后山,上口北山以花岗岩为主;沙岭、锥石口附近为砂岩;蟒山一带有鞍山岩、页岩、砾岩。 坡向以阳坡、半阳坡为主,坡度为 30176。 ~45176。 之间,山麓地带一般在 20176。 左右。 由于长期人为影响,过度放牧,林木破坏,植被稀疏,大部分岩石裸露,土层薄,一般土层 30~ 40cm,最厚土层 1m 左右。 含石砾量达40%,土壤肥力差。 林区土壤属褐色 土类,一般 pH 值呈碱性或中性反应的碳酸盐褐色土,土壤水分条件差,属干旱类型,不利于造林成活。 林区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全年平均气温 ℃,最低 (一月 )平均气温℃,最高 (七月 )平均气温 ℃,无霜期 180~ 203天,年平均降水量 631mm,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 76%。 植被分布:植被群落组织简单,阳坡草本植物占优势,灌木次之,主要是荆条、酸枣。 森林资源:以侧柏、油松为主体群落,其中侧柏占林分面积的 % 二、 GPS网 如下图北京市十三陵林场 GPS 网示意图所示。 开 始 各测站数据文件传入微机 启动基线向量处理及网平差软件 每条基线三差解算 周跳探测与修复 求双差浮动解,寻求整周模糊度 输出双差固定解及浮动解 基线成果合格检核与剔除 基线成果合格检核与剔除 GPS 自由网平差 投影、转换、变换 高程拟合 二维级束联 高程 平面坐标 图 2 GPS控制网内业 十三陵林场 G P S 基准网站D EFCA1235461 居庸关2 沟崖3 定陵4 龙山5 老君堂6 蟒山磨盘山下庄西水库东奤夿屯银山G PS 信号覆盖率 135% ,无盲区 图 3 北京市十三陵林场 GPS网示意图 (一 )充分利用了林场 6个林火瞭望塔,直接将 GPS天线安置在塔尖,无法安置在塔尖时,可在顶层设置高于塔尖的标杆,安置 GPS天线,瞭望塔一般位于制高点,视野开阔,通电,有通讯系统,易于实 (二 )充分利用了林场区域内一个国家 GPS B级点,和 5个分布均匀的国家等级点,做为起始数据和 (三 )最长边达 13km,最短边为 3km,平均边长为 8km (四 )按国家 D级 GPS (五 )提供 WGS— 84,北京 54,中国 80,北京市地方 4种坐标系的坐标。 附 2 土地利用 /覆盖判读与制图 原理及方法简介 分类系统:应用遥感图像进行土地分类时,最常见的分类系统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制定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分类系统(表 1)。 其分类主要是依据遥感图像可识别地物进行制定的,同时考虑在判读土地覆盖类型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推测出土地利用类型,其中的各大类可以再详细的亚类,这些亚类又可以通过判读大比例尺图像或通过地面调 查进行确定。 利用遥感数据编制我国土地利用图,一般采用我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的分类系统(表 2),第一、二级分类系统是统一的,以便进行全国的对比,第二级分类系统必须与第一级的归属关系相协调。 敏感级则要反映地区特色,不要求全国一致。 表 1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分类系统(美国地质调查局制定依据遥感数据) I级 II级 城市或建筑用地 11 居住区 12 商用和服务设施 13 工业用地 14 交通、通讯和公共事业设施 15 工业和商业综合用地 16 城市和建筑综合用地 17 城市和建筑其他用地 农用用地 21 耕地和牧草地 22 果园、葡萄园、苗圃、园林及观赏园艺区 23 围栏的饲料作用区 24 其他农业用地 牧业用地 31 草本植物牧场 32 灌木及灌木林牧场 33 混合牧场 林地 41 阔叶林地 42 常绿林地 43 混合林地 水域 51 河流和运河 52 湖泊 53 水库 54 海湾和河口 湿地 61 有森林的湿地 62 无森林的湿地 荒地 71 干盐滩 72 海滩 73 除海滩外的各种沙地 74 裸岩地 75 露天矿场、采 石场、砂砾场 苔原冻土地 81 灌木和灌木林苔原冻土地 82 长苔原冻土地 82 不毛苔原冻土地 84 湿苔原冻土地 85 混合苔原冻土地 终年冰雪覆盖地 91 终年雪原 92 冰川 表 2 我国土地利用图分类系统 I级 II级 耕地 1水田 1水浇地 1旱地 1菜地 园地 2果园 2桑园 2其他园地 林地 3森林 3灌木林地 3疏林地 3未成林造林地 3迹地 3苗 圃 牧草地 4天然草场 4改良草场 4人工草场 居民用地 5城镇 5农村居民点 工矿用地 6厂矿用地 6油田 6盐场 交通用地 7铁路 7公路 7农村道路 7民用机场 水域 8河流 8湖泊 8水库 8坑塘 8苇地 8滩涂 8沟渠 8堤坝、水利工程 特殊用地 9国防用地 9风景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