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用非 MCU 专线组网方式时,宜配合设置 CODEC 和保密机的监测管理系统,便于掌握和了解设备运行的状态信息。 4. 2 交换式组网 4. 2. 1 采用交换机拨号组网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在交换机提供 ISDN 2B+ D 接口时,传输信道采用经由网路终端设备的市话对绞电缆。 2 在交换机提供 ISDN 30B+ D 或 6B+ D 等 p179。 64kbit/s 接口时, 传输信道采用光缆数字复用信道或电缆 PCM 复用信道。 3 每一 CODEC 和 MCU 的端口均应分别给定电话号码,用以呼叫建立会议电视传输信道之用。 4. 2. 2 交换式组网应采用终端加密的方式。 4. 2. 3 会议电视所需的 p179。 64kbit/s 传输信道,应根据需要在 CODEC 与交换机的 ISDN用户接口之间插入反向复用器,将多个 B 信道组成会议电视所需的传输信道。 6 5 会议电视功能和设备选型要求 5. 1 会议电视的功能要求 5. 1. 1 采用 MCU 组网时,在网内任意地点都应具备主会场的功能,便于国家领导人和使用部门召 开现场会议。 5. 1. 2 会议电视的系统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全部会场显示同一画面,可用双监视器或画中画的方式显示画面。 2 主会场可遥控操作参加会议的全部受控摄像机的动作,调整画面的内容和清晰度。 应保证摄像机摇摆、倾斜、焦距、聚焦等动作要求。 3 全部会场的画面可依次显示或任选其一,由主会场进行操作,主会场应能任意选择以下四种切换方式: 1)主席控制方式。 会议主席在指定时间内可以选择广播任一会场的画面。 2)导演控制方式。 导演可以通过 CMMS 监控管理工作站,选择广播任一会场的画面。 3)声音控制方式。 MCU 根据与会者发言的声音强度和持续时间,选择其中最符合条 件的发言者,将其画面广播给其他会场。 4)演讲人控制方式。 适用于教育或作报告,各个远离教育中心或报告厅的会场可以看到教师或演讲人,教师或演讲人可以选择观看任意一个会场的画面。 4 除主会场与发言会场可以进行对话外,还允许 1~ 2 个会场进行插话。 5 任何会场均有权请求发言,申请发言的信号应在主会场的特设显示屏上显示,该显示屏应放在会议主席容易观察的位置。 6 当某一会场需要长时间发言时,主会场应能任意切换其他会场的画面进行轮换广播,而不中断发言 会场的声音。 5. 1. 3 采用 MCU 组网时,全网应统一在较高等级的时钟上进行网同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主 MCU 应外接高等级时钟源,时钟准确度不宜低于 1012 量级,最大时间间隔误差≤ 1000ns,并具备内部时钟功能。 2 时钟接口可采用 2048kHz 模拟口或 2048kbit/s 数字口。 3 全网采用主从同步方式,以主 MCU 为基准,全部从 MCU 和 CODEC 均与主 MCU同步。 5. 1. 4 全国会议电视应进行统一管理和计费, CMMS 和会议电视监测管理系统应能保证完成下列工作: 1 电视会议预约登记 用户申 请召开电视会议必须预约登记,其内容为;召开电视会议的日期、地点、会期、参加人数、租用会议室的大小、采用何种传输信道的速率等。 2 调度和检测传输信道 根据用户预约登记的信息,事先应进行电路调度,将需用传输信道的详细资料通知CHINADDN 网管中心,由它们进行传输信道检测、故障诊断及处理、组织迂回等准备工作,并按会议要求组网及试运转。 3 计费 根据电视会议实时记录的上述相关参数,按 邮电部 信息产业部 规定的收费标准,计算出应向用户收取的费用,并打印收费单据。 5. 1. 5 设计加密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7 1 全网应 采用统一的数字编解码和信道加密设备,设置统一的密匙管理和监控设备。 2 保密机应统一按 接口进行设计, CODEC 和 MCU 帧结构中的 ECS 信道应处于常开状态。 3 保密机应按分段加密的方式接入会议电视系统,保证 MCU 之间或 MCU 与 CODEC之间能够顺利通过会议控制和指示信息( Camp。 I)。 5. 1. 6 设置业务联络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设置专用的程控调度电话系统,主机设在主会场,各分会场和相关机房设置电话机,专用于业务联络。 2 全部调度电话用户宜设置热线功能,用户摘机可接入话务台或主会场的数字话机, 也可进行拨号呼叫。 3 每个用户点重复设置一部国内长途直拨电话机作为备用手段。 5. 1. 7 采用 MCU 组网时,应将 MCU 和 CODEC 进行编号,以便实现主会场对各地分会场的受控摄像机进行遥控动作,编号方法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编号应以 M, T 表示, M 代表 MCU,编号范围应为 1~ 191; T 代表终端( CODEC),编号范围应为 1~ 191。 2 编号应以 8 位二进制码在 BAS 位置中传送。 3 呼叫只涉及一个 MCU 时, M 值可任意设置;若涉及两个及以上的 MCU 时, M 值应在 1~ 191 中选择。 5. 2 设备选型要求 5. 2. 1 会议电视设备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符合 国际电信联盟 ITUT 标准。 2 符合《 64~ 1920kbit/s 会议电视网路技术体制》 TZ02095 的规定。 3 符合《视听电信业务中 64~ 1920kbit/s 信道的帧结构》 YD/T8471996(等效 ITUT H. 221: 1993)的规定。 4 符合《视听系统中帧同步的控制与指示信号》 YD/T8461996(等效 ITUT H. 230:1993)的规定。 5 符合《使用 2Mbit/s 以内的数字信道在视听终端间建立通信系统》 YD/T8481996(等效 ITUT H. 242: 1993)的规定。 5. 2. 2 会议电视设备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满足会议电视的功能要求和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见附录 C)。 2 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 3 有利于今后系统扩容及设备扩展的能力。 4 视频设备必须满足 PAL- D 制式。 8 6 会议电视系统的质量要求 6. 1 传输信道要求 6. 1. 1 会议电视的传输信道应采用 E1 接口,传输速率 2048kbit/s,接口指标应符合GB7611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 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6. 1. 2 会议电视的传输信道应以用户方式接入 CHINADDN,接口速率为 2048kbit/s( p179。 64kbit/s, p= 1~ 31),接口指标应符合 ITUT , , 专线式接口建议的各项特性。 长途主备用信道或路由和传输速率的变换,均应由 DDN 负责提供。 6. 1. 3 会议电视的传输信道必须采用双向信道,信道的误码、抖动等各项指标应符合维护标准规定的要求。 6. 2 CODEC 之间端到端的传输性能指标 6. 2. 1 会议电视网内任意两个 CODEC 之间端到端的传输性 能指标应符合表 6. 2. 1 的规定。 6. 2. 2 会议电视设备适应传输信道差错的能力,在传输性能符合表 6. 2. 1 的情况下,会议电视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表 6. 2. 1 传输性能限值表 项目名称 传输信道速率( kbit/s) 误比特率( BER) 1 小时那最大 误码数 1 小时内严重误码事件 无误码秒( EFS%) 国内段会议电视链路 2048 1179。 10ˉ6 7142 0 92 国际段会议电视链路 2048 1179。 10ˉ6 7142 2 92 国内、国际全程链路 2048 1179。 10ˉ6 21427 2 92 国内段会议电视链路 64 1179。 10ˉ6 6. 3 会议电视效果的质量评定 6. 3. 1 视频质量 1 视频复合信号定量评定 系统图像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清晰度,视频复合信号指标应满足表 6. 3. 1 的规定。 表 6. 3. 1 项目 指标 输出幅度 700177。 20mV 9 幅频特性 ≤ 177。 5MHz - 1~ - 3~ 行同步幅度 300177。 9mVpp K 因子 ≤3% DG 177。 3% DP 177。 3176。 亮色增益差 177。 3% 亮色时延差 177。 20nS S/N 加权值 ≥56dB 行同步前沿抖动 ≤ 20nSpp 2 视频复合信号定性评定 1)图像质量:近似 VCD 图像质量 2)图像清晰度:送至本端的固定物体的图像应清晰可辨。 3)图像连续性:送至本端的运动图像连续性应良好,无严重拖尾现象。 4)图像色调及色饱和度:本端观察到的图像与被摄实体对照,色调及色饱和度应良好。 6. 3. 2 音频质量 1 音频信号定量评定 语音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语音功能的可靠性和语音音质的圆润性。 系统的音频信号指标应满足表 6. 3. 2 的规定。 表 6. 3. 2 项目 指标 幅频特性 20Hz~ 20kHz 60Hz~ 18kHz 谐波失真 ≤ 1% 不加权值 ≥ 70dB 系统最大声压级 ≥ 90dB 系统总噪声级 ≤ NR25 或 35dBA 调音台输出电平 700mV 编解码器输入电平 700mV 或 0dBm 2 音频信号定性评定 1)回声抑制:主观评定由本地和对方传输造成的回声量值,系统应无明显回声。 2)唇音同步:动作和声音无明显时间间隔。 3)声音质量:主观评定系统音质,应清晰可辨、自然、圆润。 6. 3. 3 系统功能 1 多种控制方式:能实现主席控制方式、导演控制方式和演讲人 控制方式, MCU 组网中还能实现声音控制方式。 2 远端摄像机控制功能:主会场遥控参加会议的全部会场受控摄像机,能实现摆动、倾斜、变焦、聚焦等动作。 3 本地摄像机控制功能:能实现变焦、聚焦、推拉等动作。 10 4 本地音量调节:调节终端音频,为 0 时音量最小,反之最大。 5 本地和远端视频源选择:可实现本地和远端多个视频源间的选择。 6 静音及取消静音功能:对分会场实现静音功能,主会场听不见该分会场的声音;取消静音功能,主会场恢复该会场的声音。 7 哑音及取消哑音:对分会场实现哑音功能,该分会场听不见主会场的声音; 取消哑音功能,分会场恢复主会场的声音。 8 混音功能:在主会场和发言会场进行对话的同时,允许 1~ 2 个会场插话,能清晰分辨出不同会场的声音。 9 字幕功能:系统能实现字幕功能,并能实时修改、叠加混合。 MCU 组网方式中还具备如下功能: 1 会场轮换:当某会场长时间发言时,可对所有会场轮换,但不中断发言会场的声音。 2 数据会议:支持 数据会议的实时交互。 6. 3. 4 网管功能 1 对远端终端的参数设定:对远端会场的终端参数进行修改,结果为设定值。 2 异地编解码器工作状态:网管服务器能显示异地 会场的速率、语音编码率、 PID 以及各设备状态。 MCU 组网方式中还能实现如下功能: 1 会议预约:通过网管系统可实现会议的预约,包括会议日期、地点、会期、参加人数、参加地点、采用的传输速率等。 2 会场实时加入:会议进行中可实现某一会场的实时加入。 7 会议电视设备安装设计 7. 1 房屋建筑平面和设备布置 7. 1. 1 会议电视应由下列房间组成: 1 会议室:会议室的面积应按参加会议的总人数确定,平均每人按 m2 计算。 一般应设置大、小两个会议室,供不同场合选用。 2 控制器:一般应设置不小于 30 m2 的单独房间。 如果设备较多,还应按实际需要增加面积。 3 传输室:一般应设置不小于 20 m2 的单独房间,如果设备较多,还应按实际需要增加面积。 4 值班休息室:面积不宜小于 15 m2。 5 库房:面积不宜小于 15 m2。 7. 1. 2 房屋建筑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平面布置应以会议室为中心,机房或辅助房间应尽量与会议室相邻。 2 除上述用房外,还应统一考虑设置与会人员会前休息饮水场所和厕所等公共用房,以及室外停车场地。 3 较大型的电视会议室,应考虑与会者的集散方便和防火安全措施。 如与其他用房合建 ,还应考虑集散时,不影响其他用房的正常工作。 4 电视会议室位置的选择,应符合防止泄密、便于使用和尽量减少外来噪声干扰的要求。 11 7.1. 3 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话筒和扬声器的布置应尽量使话筒置于各扬声器的辐射角之外,扬声器宜分散布置。 2 摄像机的布置应使被摄人物都收入视角范围之内,并宜从几个方位摄取画面,方便地获得会场全景或局部特写镜头。 3 监视器或大屏幕背投影机的布置,应尽量使与会者处在较好的视距和视角范围之内。 4 机房设备布置应保证适当的维护间距,机面与墙的净距离不应小于 1500 mm; 当设备按列布置时,列间净距不应小于 1000 mm;若列间 5 会议室桌椅布置应保证每个与会者有适当的空间,一般不应小于 1500 mm179。 700 mm,主席台还应适当加宽至 1500 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