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机组设计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专题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器及省煤器飞灰输送至贮运灰库。 除灰系统输送用和仪用空气均由全厂配气中心提供,两台炉在贮运灰库区设一座粗灰库、一座粗细共用灰库。 厂外运灰方案,采用汽车外运方式,可通过贮运灰库区的干、湿灰装卸设备 装入运灰专用车运至综合利用单位或灰场碾压堆放。 猫家洼山谷为一期灰场,可供本期 2 600MW机组贮灰、渣 10 年。 姚营子灰场为规划灰场。 总贮灰库容可满足 4 600MW 机组贮灰、渣、石膏 年。 电厂 至一期灰场 运距约 km。 厂外道路 进厂道路:电厂的主要出入口朝北,需新建水泥混凝土道路约 ,路面宽 7m,绕过猪尾巴山、大黄白山后,接至厂址东侧的 6m 宽水泥混凝土禹孝乡级道路,再通过该道路接至 206国道。 运灰道路:在厂区南侧设置一个运灰渣出入口,新建水泥混凝土运灰专用道路至猫家洼灰场 ,路面宽 7m,长度约。 大(重)件及物流运输道路:在厂区西侧孝新乡级道路和位于淮河上的大(重)件临时码头之间需新建一条水泥混凝土道路,路面宽 7m,长约 1km,从码头引至厂区北侧物ECEPDI 专题报告七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专题报告 工程检索号: 30F402801CQ14 版号: 0 第 8 页 XXXX年 4月 XXXX发电厂 2 600MW机组工程初步设计 流出入口,其中约 200m 道路还可用于厂区永久物流道路,专门用于电厂燃油、石灰石、石膏等的运输。 施工用地 施工用地包括施工生产用地和施工生活用地。 一期工程施工生产用地可以租用规划二期建设用地,施工生产用地约 ,需拆迁部分民房。 施工生活用地考虑租用厂区西南侧位于小北山村、猫家洼村之间,西靠孝新乡级道 路边约 4hm2 的空地,建设时考虑永临结合。 厂区总体规划 厂区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 电厂总体规划按照 4 600MW 燃煤发电机组进行规划,本期工程拟建设 2600MW 国产超临界凝汽式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安装建设烟气脱硫装置,预留脱硝及制氨场地。 方案规划应以节约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为原则。 在保证工艺合理,扩建有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用地。 辅助、附属建筑集中布置,为进一步扩建创造更好的场地条件。 根据土石方综合平衡情况,合理确定厂区场地设计 标高及竖向布置方式。 厂区总体规划方案 厂区西靠孝新乡级道路,北临丰远水泥孝仪有限公司,东倚自然地面标高在 40~71m左右的猪尾巴山,南望小北山村。 孝新乡级道路以西至淮河之间为行洪区,又是基本农田,无法占用。 丰远水泥孝仪有限公司拆迁代价较大,进厂铁路专用线翻车机部分应避让,这样对电厂铁路专用线的进厂角度带来一定的限制。 小北山村规模较大,本期尽量不考虑拆迁。 猪尾巴山山势高差起伏大于 7%,厂区布置从竖向考虑应尽量不上山。 厂区总平面布置综合考虑厂区自然地形条件、厂区周围环境、燃料运 输方向、出线方向、扩建条件、厂区主导风向等多种因素,主厂房平行等高线布置在厂区南侧,固定端朝北,自北向南扩建,出线朝东。 厂区其他辅助、附属及公用设施布置在主厂房固定端以北。 煤场按 2 600MW机组 15天的耗煤量考虑(方案一),设置一台堆取设备。 其他如净水设施、化水处理设施、废水设施等辅助、附属设施均按 4 600MW机组规划布置。 3 厂区总平面布置 厂区总平面布置主要原则 在工艺流程合理短捷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地形,节约用地。 ECEPDI 专题报告七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专题报告 工程检索号: 30F402801CQ14 版号: 0 第 9 页 XXXX年 4月 XXXX发电厂 2 600MW机组工程初步设计 总平面经过多方案比较,按照与原初步设计方案整体格局大致相同的侧煤仓上煤系统总平面优化布置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全厂总体规划按 4600MW机组进行设计。 优化厂区土、石方工程量,合理确定厂区场地设计标高及竖向布置方式。 对使用功能相近的建、构筑物可进行组合设计,优化厂区用地面积。 总平面优化布置时,本期 A 排与升压站的距离应考虑二期 建 1000MW 机组的可能性。 补充将冷却塔布置在主厂房和升压站之间、升压站采用 500kVGIS 配电装置的 总平面布置 方案, 以缩短输煤栈桥长度,缩小厂区用地,并提出相应的技术经济比较。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 本厂址可研阶段厂区总平面布置了两个方案,即厂区总平面规划布置方案一及其东移方案。 因东移方案的土石方工程量过大,可研收口时已予以否定,可研审查意见要求厂区总平面布置在原总平面规划布置方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故在初步设计方案阶段总平面新增加了两个方案。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于 2020年 9月 4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 XXXX发电厂 2 600MW总平面布置方案评审会,对总平面三个方案进行了评审,评审会议纪要“原则同意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 一。 厂区横向按屋外配电装置、主厂房及炉后设施二列式布置方式,主厂房区的北侧依次布置主要辅助生产建筑、冷却塔及煤场等设施。 在初设阶段,XX院应结合对煤场、配电装置等方案的比选,进一步优化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 XXXX年初国电集团公司提出了对电厂进行优化设计的精神,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又针对电厂优化设计的原则进行了几次讨论会,并于 XXXX 年 3月 27日在北京国电集团公司进行了蚌埠电厂一期工程设计优化原则讨论会,形成了会议纪要。 本次初步设计总平面布置在专业评审方案一的整体格局上,综合考虑国电集团公司优化设计原则讨论会 议纪要的精神,在多方案比较的情况下提出了四个方案,现分述如下: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一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在综合考虑厂区主入口、铁路来煤方向、输煤工艺布置、出线方向、全年主导风向、自然地形条件、厂区地质条件、工艺系统布置、循环水管线布置等,在满足工艺流程合理的情况下,厂区总平面规划布局采用二列式布置方式,即主厂房、屋外配电装置,煤场布置在主厂房和屋外配电装置的北侧。 见附图三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 各功能分区如下所述: 主厂房区 ECEPDI 专题报告七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专题报告 工程检索号: 30F402801CQ14 版号: 0 第 10 页 XXXX年 4月 XXXX发电厂 2 600MW机组工程初步设计 考虑到电厂北面来煤、向东出线、地形东高西低 、冷却塔对周围村庄的影响及扩建条件等各个因素,主厂房布置在厂区南部,固定端朝北,由北向南扩建。 主厂房采用侧煤仓布置,将煤仓间布置在两台炉中间,取消传统的除氧煤仓间框架的方案。 主厂房区由西向东依次布置烟囱、除尘器、锅炉、除氧间、汽机房,汽机房纵向长度 , A排至烟囱中心 158m。 取消了集控楼, 采用分散控制模式。 变压器布置在汽机房 A排外,炉后考虑预留脱硝装置的空间,烟囱后布置脱硫场地。 配电装置区 本期 500kV屋外配电装置布置在汽机房东侧,主接线按 500kV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方 案设计,采用三列式布置方式,出线一回。 启动 /备用电源从厂外引接 220kV 接入厂区,厂外采用架空线,厂内采用电缆连接。 220kV电缆沟长度约 120m。 在 500kV屋外配电装置的北面设置 220kVGIS屋内配电装置和继电器楼。 绝缘油净化间布置在汽机房 A排环形道路外侧。 输煤系统 输煤系统包括翻车机作业区、输煤栈桥、露天煤场、沉煤池、推煤机库等。 铁路翻车机区和煤场布置在厂区北部。 煤场本期按 2 600MW机组 15 天容量考虑,仅新建一座煤场,堆煤高度 14m,煤场长 415m,先安装一路斗轮堆取料机, 使用一座煤场,并设置地下上煤斗,用推煤机作业,作为煤场上煤设备的备用设施,二期预留一座煤场。 煤场纵轴方向与汽机房 A 排 垂直,输煤栈桥先沿西侧围墙到脱硫设施区的西面,然后跨越脱硫设施区从烟囱北侧和两组除尘器中间上煤仓间。 煤场垂直等高线布置,处于半填半挖区。 铁路卸煤系统新建 1套满足 2600MW机组容量要求的 5股道铁路作业线(两重两空一走行)、翻车机作业区,预留二期满足 2600MW机组容量要求的 3股道铁路作业线(一重一空一走行)及翻车机作业区场地。 冷却塔区 厂区的主导风向为东风,为了减轻 冷却塔噪声和水汽对周围建筑的影响,冷却塔考虑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尽量靠近厂区的西侧布置。 为了缩短循环水管线的长度,冷却塔考虑紧靠主厂房的固定端布置。 故本期两座 9000 ㎡自然通风冷却塔及中央泵房、加药间等就近布置在主厂房的固定端北侧,上煤栈桥的东侧,循环水泵露天布置。 两座冷却塔中的东面一座位于挖方区,西面一座有部分位于填方区。 循环水管进、排水管廊集中布置在主厂房 A排外至冷却塔之间,循环水管线短捷顺畅。 补给水泵房紧邻冷却塔布置在厂区的西侧。 ECEPDI 专题报告七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专题报告 工程检索号: 30F402801CQ14 版号: 0 第 11 页 XXXX年 4月 XXXX发电厂 2 600MW机组工程初步设计 辅助、附属生产区及行政管理和公共福利建筑区 辅助 、附属生产建构筑物集中布置在主厂房固定端北侧区域。 为减轻冷却塔噪声和水汽对厂前设施的影响,本方案利用水处理设施区作为缓冲带,将化学水处理设施、净水设施布置在冷却塔和厂前行政管理和公共福利建筑区之间,力争营造出宁静舒适的办公生活环境。 点火油罐区、废水处理设施、脱硝制氨场地、制氢站等建构筑物布置在冷却塔的北面,灰库区、启动锅炉房、输煤综合楼、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材料库及检修维护间等建构物布置在输煤栈桥和西侧围墙间的条形地带。 空压机房布置在主厂房固定端锅炉房旁。 综合办公楼、食堂、浴室、宿舍楼等行政管理和公共福 利设施采用联体建筑布置于厂区东侧主入口处附近。 汽车库和消防车库布置在综合办公楼的北面。 出入口 整个厂区考虑三个出入口,采用人货分流的方式,主入口设在厂区东北面,新建进厂道路与厂址东侧的 6m宽水泥混凝土禹孝乡级道路连接。 运灰渣出入口设在厂区南侧汽机房扩建端 A排外道路处。 在厂区的西北部还考虑设置一个物流出入口,通过物流道路与孝新乡级道路相连。 总平面用地及拆迁情况 本工程在设计中采取以下节约用地措施: (1) 一、二期工程辅助、附属生产设施统一规划,集中布置。 (2) 各工艺优化工艺系统布置方案,建筑物采用多层设计,减少用地面积。 (3) 各建构筑物按照其使用功能及性质组成联合建筑,减少建筑数量。 如综合办公楼、食堂浴室、宿舍楼结合成联合建筑、材料库检修间也合并布置、空压机室合并、转运站、各类泵房与配电间结合成联合建筑等。 (4) 在满足消防要求的情况下,部分附属辅助建筑周围不设环形通道。 (5) 全厂管线尽量采用架空敷设,压缩管廊通道宽度。 通过上述措施,本期厂区围墙范围内不含铁路部分用地面积为 hm2(含自然通风冷却塔、脱硫、脱硝及制氨场地;贮煤 场面积按 2600MW 机组 15 天的贮煤量考虑;不含翻车机中心线 60m以外的铁路部分)。 厂区需拆迁一个即将搬迁合并中学和一个牛奶场的部分牛棚及少量民房。 有一条 35kV的线路需迁移。 厂区场地标高及土石方工程量 ECEPDI 专题报告七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专题报告 工程检索号: 30F402801CQ14 版号: 0 第 12 页 XXXX年 4月 XXXX发电厂 2 600MW机组工程初步设计 厂区设置四个台阶,翻车机区为一个台阶,室外地坪设计标高为 ;煤场区、冷却塔区、主厂房区、辅助、附属设施区布置在一个台阶上,室外地坪设计标高初步定为;行政管理和公共福利建筑区、净水、化学水处理区布置在一个台阶上,室外地坪设计标高初步定为 ; 500kV屋 外配电装置和 220GIS 屋内配电装置区布置在一个台阶上,室外地坪设计标高初定为。 建筑物室内外高差初步定为。 主厂房室内地坪标高为。 翻车机区铁路轨顶标高为。 厂区土石方估算包括施工生产区(含冲沟)部分,不含铁路部分,在不考虑松散系数的情况下需挖方约为 163 104m3,填方约为 190 104m3,基础余土挖方约为 14 104m3。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二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二采用二列式布置方式,即主厂房、屋外配电装置,煤场布置在主厂房和屋外配电装置的北侧。 见附图四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二”。 各功能分区如下所述: 主厂房区 主厂房布置在厂区南部,固定端朝北,由北向南扩建。 主厂房采用侧煤仓布置,将煤仓间布置在两台炉中间。 主厂房区由西向东依次布置烟囱、除尘器、锅炉、除氧间、汽机房,汽机房纵向长度 , A排至烟囱中心。 取消了集控楼, 采用分散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