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亩茶油树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进贤县衙前乡北山林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良种毛茶油 2020 650 1350 1: 油菜 菜籽油 1: 花生 花生油 1492 1: 大豆 豆油 (油 ) (豆粕 ) 262 1: 水稻 稻谷 1: 玉米 玉米粒 1: 柑橘 橘子 3500 4500 2020 2200 1: 苹果 鲜果 3700 5610 2050 3560 1: 葡萄 鲜果 3330 1: 注:数据引自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2020年 10月发布数据 我国主要油料产量结构 棉籽%大豆%胡麻%葵花籽%芝麻%花生%油菜籽%其它%茶油% 17 2020— 2020 年全国及重点省 (区 )油茶籽产量(单位:万吨) 地区 2020年油 茶籽产量 20202020年油茶籽产量 20202020年油茶籽产量 合计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合计 2020年 2020年 全国总计 185,90 湖南省 江西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福建省 浙江省 安徽省 广东省 湖北省 河南省 O. 71 贵州省 四川省 注: (1)资料来源:根据国家林业局有关统计资料整理; (2)表中所列省 (区 )为 2020年油茶籽产量在 1万吨以上的省 (区 ),并按其产量大小排列。 山茶属植物在我国的主要分布范围 18 第 三 章 项目开发计划,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项目开发计划 茶基地 开发 , 项目计划利用 2年, 利用 油茶树与牧草混种 的模式 开发荒山荒坡 , 种植发展油茶 970亩。 油茶基地 第 三 年进行试产期, 第 三 年 达到 设计 生产能力的 20%, 第 四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 40%,第 五 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 60%,第 六 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 80%, 第 七 年及以后进入盛产、高产期,达到正常生产能力。 建设规模 970 亩油茶树种植基地,实现年产油茶 吨。 760 亩高产油茶种植基地 建设内容如下: ( 1)清山垦地、整条作带、打穴栽植 760亩; ( 2)修建简易环山公路 2公里; ( 3)购置农用拖拉机、喷药机等其他农用机械。 19 第 四 章 生产技术及产品方案 油茶种植技术 油茶生态学特征 ①主根发达,深根性树种,具有强烈的趋水趋肥性和较强的愈合和再生力。 ②喜光,强阳性树种。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要求年平均气温17— 21176。 C、降雨 1000— 2200mm。 ③喜酸性土壤(红壤、黄壤), PH 值在 之间。 ④春梢开花座果,夏、秋梢一 般不能孕育果实。 ⑤虫媒花,异花授粉、自花不孕,授粉昆虫主要是地蜂和果蝇类。 油茶个体生命发育周期 幼年阶段: 810年 胚芽期( 0 4 月):种子到萌发成幼苗,靠种子胚提供营养 幼苗期( 4 月 1年):出土到生长结束后进入第一次休眠期 幼年期( 1 年 4年):幼苗期到首次开花始果 成年阶段: 7080 年 生长结果期( 410年):始果到大量结果稳定 盛果期( 1080年):大量结果,以生殖生长为主 衰老阶段: 80 年以后 : 组织走向衰老,产量逐渐下降。 新造林栽培的关健技术环节 ( 1) 油茶新造林 1-1整地 至少提早 1个月整好造林地。 造林地宜选择土壤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质壤土、轻粘壤土最佳。 凡坡度不大,宜林农间作的采用全垦撩 20 壕,沟宽 60cm,深 50cm。 坡度较大的山地采用带状整地,坡小带宽,坡大带窄,沿山作带,带上打穴,穴大一般 50cm 见方。 基肥宜选用塘泥、农家肥及枯饼等有机质料。 1-2、良种壮苗 一年生苗标准D ㎝ ,H12 ㎝ 以上。 二年生苗标准D ㎝ ,H30 ㎝ 以上。 1- 栽植 时间:应选择在新芽未萌动前,一般以冬末春初为宜, 最好在春节前栽植。 天气:应选择 在雨前或雨后的阴天。 密度:初植适宜株行距: 15176。 以下的林 3M, 15176。 - 25176。 的林地: 2M 3M。 基肥:农家土杂肥, 20KG/株或菜枯1 KG+复合肥 80G。 定植:打浆,细土回填,分层压实,浇定根水,覆盖遮荫物。 栽植技术要领 将苗木置于穴的中央部位,苗杆端正,根系舒展,回填穴土,分层培土压紧,根土密接,最后在植株四周覆盖松土,堆土呈馒头状,填土应高出周围地表 10cm左右,以防松土下沉积水。 注意苗根不能和基肥直接接触。 应适当深栽。 为了保证成活,应保持根系湿润 ,切忌风吹日晒,不栽隔夜苗,当天栽不完务必假植好。 栽植时,有条件的应浇透定根水。 ( 2) 油茶周年管理措施 21 幼林管理 目的: 促使树体生长,培养丰产树型。 施肥: 春季( 3 月份)施速效肥, 1050G/株;冬季( 11 月)施土杂肥, 1020KG/株,随着树体增长逐步递增。 抚育: 夏、秋季节浅垦除草培蔸,冬季有限垦覆,合理间种套种,以耕代抚;防治病虫害。 修枝整形: 定干,培育 23 层树体骨架,保留充足的结果枝组。 成林管理 目的: 促进树势,保持树体结构,争取高产稳产 施肥: 春季( 3月份)施速效肥, ;冬季( 11月)施土杂肥, 30KG/株,根据年情适当施速效肥或叶面肥。 抚育: 夏季浅垦除草培蔸,冬季隔年垦覆,灌水,防治病虫害。 修枝整形: 促发春梢,回缩衰弱退化枝,剪除病虫枝和消耗枝。 ( 3) 油茶施肥技术 油茶抱子怀胎,连续开花结果,养份消耗大,施肥是增强树势,维持丰产能力的必要措施之一 方法:树冠外沿挖宽 20~ 30 cm, 深 25~ 30 cm 的环状施 肥沟 , 把 肥料均匀撒在沟内 , 并用土盖好填平。 原则: 春季以速效氮磷肥为主:成林每株。 22 冬季以土杂农家肥为主:成林每株 30KG。 ( 4) 油茶修剪技术 油茶的修剪要按照“大空小不空 , 内空外不空 , 打阴不打阳 , 剪横不剪顺”的原则进行。 幼树着重整形定干,成树着重在修枝。 修枝时要紧贴树干 , 切口要光滑 , 防止撕裂切口周围的枝皮而损伤油茶树。 修枝时 , 刀、剪、锯要结合使用 , 做到“剪去脚枝不伤枝 , 锯掉残桩不藏蚁 , 病虫枯枝全剪去 , 上控下促树冠齐。 ”修枝时间 , 可以灵活掌握。 冬春结合挖山垦复 , 修剪大枝干 , 蚂蚁枝和幼树定形 , 以利新枝萌发 , 更换树冠 , 减少病虫害。 夏季结合中耕修剪徒长枝 , 脚枝 , 寄生枝 , 枯枝 , 使其林内通风透光 , 多着花果 , 提高产量。 修剪下来的枝条要及时运出林外烧毁 , 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幼树的整形修枝 : 自然圆头形 : 在 30~ 40 cm高的主干上 , 选留 3~ 4枝向四面均匀开张的主枝 , 在每个主枝上均匀交错地选留 3~ 4 个侧枝 , 使其逐渐扩大形成树冠。 剪去主干上 30 cm以下的下脚枝、衰弱枝、交错枝、病虫枝及短截生长过于旺盛的伸长枝 , 使树冠整齐 , 形成球形。 自然开心形 : 首先是培养骨干枝 , 油茶造林后 1~ 2 年顶端萌发的新梢和夏梢 , 应尽量保留 , 使其迅速形成树干 , 树干上 30 cm 以下的侧枝及时全部疏去 , 30 cm以上的侧枝适当疏剪 , 以免侧枝密集 , 使主干倒挂弯曲。 第二步是定形 , 主干长至 50 cm即可定形。 修枝时 , 将主干 40 cm处截断 , 选留生长旺盛的侧枝 3~ 4个 , 23 培养成主枝。 第一主枝离地面 30 cm左右 , 第二、三主枝错开分布在第一主枝的上面 , 距离要 加大 , 角度一般 30176。 左右。 当主枝长到 30cm左右时要截断 , 并在每个枝 条的两侧交错选留副主枝 2~ 3 个。 第一副主枝离主干 20cm左右 , 第二、三副主枝互生在第一副主枝的上面。 经过修整定形之后 , 待树体骨架形成后具有主枝 3~ 4个 , 副主枝 6~ 9 个的基本骨干枝 , 以后在主枝和副主枝上着生大量侧枝 , 逐渐成为树体较矮、树冠开张幅度较大的自然开心形的树形。 成林低产林的修枝方法 : 成林油茶树体骨架已经形成 , 不必要再搞什么整形或改形。 成林低产林修枝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生长和结实的矛盾 , 使其相互适应 , 充分利用空间。 因此修枝强度也不要过大 , 修枝的对象是枯枝、病虫枝、衰败枝、徒长枝、细弱枝、过密重叠枝、交叉枝、下脚枝。 保持单株清脚亮心 , 逐渐培养出开张形和受光面大的半椭圆形或半圆球形的树冠 , 以增加结果面 , 提高产量。 ( 5) 林间套种 林地间作 , 以耕代 抚 , 这是一种集约而又经济的土壤管理措施。 间作既节省了垦复的人力 , 又能增加收入 , 同时可加速土壤的熟化 , 改变土壤结构 , 促进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分解 , 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和抗旱能力 , 有利于油茶抽梢、孕蕾、保花保果 , 增加油茶产量和经济收益。 套种的植物主要有花生、黄豆、绿豆、马铃薯、油菜、黄姜、 24 胡枝子等 间作要合理 , 作物的种类和间作方法均以不与油茶争光、争水、争肥为原则 , 以促进土壤熟化 ,达到油茶增产为目的。 ( 6) 病虫害防治 油茶病害: 炭疽病;软腐病;烟煤病;疮痂 病;白绢病(根腐病);半边疯 ;叶斑病; 油茶虫害: 毒蛾;尺蛾(油桐、油茶);枯叶蛾;茶蚕;叶蜂;金龟子(茶色、铜绿);象甲(茶籽、绿鳞);茶梢蛾;蛀茎虫;天牛(茶、蓝翅);刺绵蚧;粉虱(黑刺、黑胶);大白蚁(黑翅)等。 油茶寄生和攀缘植物: 苔鲜;地衣;槲寄生;兔丝子 油茶炭疽病、软腐病的防治方法为 : 25 改善经营措施 , 提高林分和植株的抗病力。 如套种作物时忌用高杆作物 , 以免林内湿度过大。 对过密的林分应适度修剪 , 淘汰病株 , 既减少病原 , 又改善林分通风透光。 施肥应避免单施氮肥。 抚育管理时要避免损伤油茶 , 防止病从伤口侵入。 及时清除病部 , 减少早春病害的初侵染来源 , 是防治炭疽病的有效措施。 适时喷药保护果实 , 初夏用波尔多液 +2%茶枯水。 5%退菌特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 每隔半月喷洒一次 , 效果甚佳。 ( 7)果实采收 适宜的采收期是在果实成熟期开始到后 7 天完成。 寒露籽一般在寒露后采摘,霜降籽在霜降以后收摘。 严禁提早采摘。 采收方法。 采收果实时正是油茶含苞待放时期,严禁折枝取果。 果实处理。 果实采回后,堆放时间不得超过 5~ 6天,要及时日晒脱粒,除净杂物,进仓待榨。 油茶 籽的综合利用 油茶籽精加工后的 主要产品为 为精制油茶 、 茶皂素 、 茶粕 及其他深加工产品。 茶粕 精加工 油茶籽 茶皂素 精制油茶 其他深加工产 品品 26 油茶的功能与价值 ( 1) 精制 茶油 精制 茶油是绿色高档保健食用油, 茶油具有特殊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以及其它的工业用途 ,改善体质; B. 延缓细胞老化,保持细胞活力 、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抑制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热化湿、杀虫解毒的作用。 、药丸,民间常用茶油 27 浸泡蜈蚣、螃蟹涂治疮伤。 ( 2) 茶皂素 茶皂素是从山茶科植物的种子中提取的一种糖式化合物,它属皂素类,是一种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经检测,茶皂素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发泡、湿润等功能,并且具有消炎、镇痛,抗渗透等药理作用。 该产品为淡黄色的微细粉末,广泛应用于洗涤,毛纺、针织、医药、日用化工行业等生产。 茶皂素在固体型农药中作为湿润剂和悬浮剂,在乳油型农药中作为增效剂与展着剂,也可直接作为生物农药。 ( 3) 茶 粕 茶粕,又称茶籽饼,别名茶麸、茶枯,茶籽饼。 呈紫褐色颗粒,是野山茶油果实榨油后剩下的渣。 茶粕中含有12-18%的茶皂素。 茶皂素是一种溶血性毒素,能使鱼的红细胞溶化,故能杀死野杂鱼类、泥鳅、螺蛳、河蚌、蛙卵、蝌蚪和一部分水生昆虫。 茶皂素易溶于碱性水中,使用时加入少量石灰水,药效更佳。 由于茶粕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因此这还是一种高效有机肥,广泛应用在农作物及果树栽种中,效果极佳。 对淤泥少、底质贫瘠的池塘可起到增肥作用。 使用茶粕作为清塘药物,比其它药物具有更独特的功效。 茶粕广泛应用于鱼塘清塘、和稻田及高档 草坪杀虫,蚯蚓、地老。970亩茶油树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进贤县衙前乡北山林场(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