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的会计核算(doc38)-财务会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变现净值时,不需要作任何账务处理。 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仍按其账面价值列示。 2.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 如果期末存货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则应将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部分,确认为当期的存货跌价损失,并进行有关的账务处理。 具体的账务处理方法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两种。 (1)直接转销法。 即在确认存货跌价损失时,直接冲减有关存货账户。 在这种方法下,企业应设置“管理费用”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存货跌价损失,该账户属损益类账户,借方登记企业确认的存货跌价损失,贷方登记已确认的跌价损失以后又恢复的金额及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 企业确认存货跌价损失时,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有关存货账户。 采用 这种方法,要冲减有关存货明细账的记录,工作量较大,如果已作调整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以后又得以恢复,那么,再恢复有关存货的成本记录也将十分麻烦。 因此,这种方法不常用。 (2)备抵法。 即在确认存货跌价损失时,不直接冲减有关存货账户,而是另设“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进行核算。 “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它属资产类账户,是有关存货账户的备抵账户,贷方登记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数,借方登记存货跌价准备的冲减数,其贷方余额反映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具体账务处理方法是:每一会计期末,通过比较 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出应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然后与“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余额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按其差额补提,反之,应按其差额冲减。 提取或补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借记“管理费用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记“存货跌价准备”账户;冲减或转销存货跌价准备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在资产负债表中,“存货跌价准备”列为存货项目的减项。 这种做法不需要对存货的有关明细账进行调整,使存货账簿始终反映其历史成本,核算的工作量也较小。 因此,这种方法较为常用。 [例 4?10]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 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计价,并运用备抵法进行账务处理。 假设该企业 1995 年年末甲类存货的账面成本为 120200 元,可变现净值为 118000元,则应提存货跌价准备 2020 元。 企业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02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20 假设 1996 年年末甲类存货的账面成本为 130 000 元,可变现净值为 125000 元,则应补提跌价准备 3000元 (5000 一 2020),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000 假设 1997年年末甲类存货的账面成本为 125000 元,可变现净值为 124000元,则应冲减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10 跌价准备 4000元 (5000 一 1000),会计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 4000 贷:管理费用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4000 假设 1998 年年末甲类存货的账面成本为 128000 元,可变现净值为 130 000 元,则应转销跌价准备 100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00 贷:管理费用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000 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由于对企业期末存货价值低估,从而可以避免虚夸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现象,体现了稳健性原则。 但在确认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某些主观因素。 (四 )存货的转销 存货的转销,是指将存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当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企业当期发生上述情况时,应按存货的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存货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商品”等科目。 第三节 原材料 一、材料的分类 材料按其经济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原料及主要材料 2. 辅助材料 3.外购半成品 4.燃料 5.修理用备件 材料在企业的存货中占很大的比重,是存货核算的重要内容。 企业对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 二、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会计处理 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日常收发核算的特点是:从材料的收发凭证到其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全部按实际成本计价。 (一 )账户设置 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核算时,应设置以下账户: 1.“原材料”账户 “原材料”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原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 况的账户。 属于资产类账户。 借方:登记购入、自制、委托加工、接受投资、盘盈等收入材料的实际成本; 贷方:登记销售、耗用、盘亏、毁损等减少材料的实际成本。 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该账户应按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在途物资”账户 “在途物资”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在途及待点验入库物资增减变动情况的账户。 属于资产类账户。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11 借方:登记已经付款或已经开出经过承兑的商业汇票,但尚在运输途中或虽已运达但尚未点验入库物资的实际成本; 贷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期末 余额在借方,反映在途及待点验入库物资实际占用的资金数额。 该账户可按供货单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二 )材料明细分类账的设置及登记 1.材料明细分类账的设置 材料的明细分类核算应包括价值量核算和实物量核算两个方面。 材料明细分类账的设置有两种方法:即“两账分设” (账卡分设 )和“两账合一” (账卡合一 )。 2.材料明细分类账的登记 (1)材料卡片账,按材料的品种、规格开设,根据收发料凭单,逐日逐笔登记,序时地反映各种材料收发存的实物数量。 (2)材料明细账,按材料的品种、规格分户,进行明细 核算。 (3)在途物资明细账,通常采用“横线登记法”,在供应单位不多且比较固定时,可以按供应单位分户核算;在供应单位多,变动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在途物资登记簿”或“在途物资登记卡”的形式进行明细核算。 (三 )材料的账务处理 1.材料收入的账务处理。 (1)外购材料。 第一,付款与收货同时办理 (单货同到 )。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 [例 4?11] 从本地某企业购进 A材料 l 000 公斤,单价为 1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货款为 10 000 元,增值税为 1700 元,价税均以转账支票付清,材料已验收入库。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A材料 10 000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 1700 贷 : 银 行 存款 11700 第二,先支付货款或开出经承兑的商业汇票,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 (单到货未到 )。 ●发票账单到达时: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 ● 收到材料时: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例 4?12] 从外地某公司购进 B 材料 3000 公斤,收到银行转来该公司的结算凭证及所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代垫费用单据, B材料的单价为 20元,货款为 60 000 元,增值税额为 10 200元,代垫运杂费为 600 元。 经审核无误承付款项。 材料尚未收到。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途物资 60600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 10200 贷 : 银 行 存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12 款 70 800 5 日后, B 材料到达验收入库。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60 600 贷:在途物资 60 600 第三,材料先到,发票账单未到,货款尚未支付 (货到单未到 )。 ●月末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下月初用红字冲销: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收到结算凭证支付货款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 贷 : 银 行 存 款 或 应 付 票据 [例 4?13] 根据例 4?12 的资料。 假设先收到 B 材料,并且月末结算凭证仍未到达,按合同订价 20元/公斤计价入账。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B材料 60 000 贷:应付账款 60 000 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 ??B材料 60000 贷:应付账款 60000 下月收到结算凭证支付货 款时: 借:原材料 ??B材料 60600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 10 200 贷:银行存款 70 800 第四,购入材料发生短缺和毁损。 购入材料在验收入库时,如发生短缺和毁损,应及时查明原因,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 ●属于定额内的合理损耗,应计入材料的采购成本,不另作账务处理。 ●属于运输部门、保险公司或个人负责的损失,应根据赔偿请求单所列的索赔金额记入“其他 应收款”账户; ●属于供货单位少发货造成的短缺,在货款未付的情况下,按实收货物的实际成本入账,在货款已付的情况下,应将短缺货物的实际成本计入“其他应收款”或“应付账款”账户; ●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过失人、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材料入库的当时不能确定短缺毁损原因的,应按短缺材料的实际成本,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待查明原因后再结转到有关账户。 [例 4?14] 根据例 4?12 的资料。 假设 B 材料验收入库时,实收 2800 公斤,属定额内损耗 的有 50 公斤,其余短缺原因待查。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共短缺 200 公斤, 50公斤定额内损耗, 150公斤原因待查) 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2850 (60600/ 3000)= 57570(元 ) 借:原材料 ??B材料 57570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 13 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030 贷 : 在 途 物资 60 600 上述 150公斤短缺材料原因已查明,有 120公斤属供货方少 发货,经联系对方已开出红字发票,款项已退回。 其余 30公斤属运输部门的责任,对方已同意赔偿,款项尚未收到。 ●对供货方少发货 120 公斤的处理: 退回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120 20 17%= 408(元)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 : 银 行 存款 2832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 408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424 ●运输部门 30公斤的短缺责任的处理 转出的进项税 额= 30 20 17%= 102(元) 借:其他应收款 708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06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 102 (2)自制材料或委托加工材料。 在完工并验收入库时,应按其实际成本, 借:原材料 贷:生产成本或委托加工物资 (3)接受投资材料。 在材料验收入库时,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 ??应交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