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培训教材(ppt26)-iso14000(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符合性评价 不合格、纠正和预防措施 记录控制 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 二 标准说明 目 录 ISO14001培训教材 3 术语和定义 : ● 环境 组织经营活动的外部存在 ,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及其相互关系。 注:在某种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部延伸到全球系统。 ● 环境因素 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 环境影响 部分或全部地由 组织环境因素对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利的变化。 ● 污染预防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恢复和处理。 ISO14001培训教材 总要求 组织 应 根据本标准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并确定它将如何实现这些要求。 组织 应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并形成文件。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 应 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在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内: a) 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b)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d)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f) 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 g) 可为公众所获取。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ISO14001培训教材 策划 环境因素 组织 应 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 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的、或新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b) 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 应 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 应 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组织 应 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 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 b) 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它的环境因素。 组织 应 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考虑。 ISO14001培训教材 目标、指标和方案 组织 应 对其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如可行,目标和指标 应 可测量。 目标和指标 应 与环境方针相一致,并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合法律法规要求及其他要求的承诺。 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时, 应 考虑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以及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 此外,还 应 考虑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 组织 应 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方案,其中 应 包括: a) 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ISO14001培训教材 实施与运行 资源、角色、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 应 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 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为了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应 对角色、职责和权限做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 应 任命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 应 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iso14001培训教材(ppt26)-iso14000(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不符合與 矯正措施 量測 符合性 文件 /紀錄 節流 稽核 改善 重大環境考量面 與衝擊的管理 行動 (Action) 績效報告 修訂政策 不符合事項 有效之矯正行動 製程與原料變更 有效之預防行動 經營方針改善 持續改善 稽核結果 修訂目標與標的 管理 審查 執行 ISO 14001之程序 執行之準備 先期評估 環境管理審查 環境政策 內部環境稽核 訂定目標 環境手冊 訂定標的 環境程序書
了一个框架。 环境目标 environmental objective 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 , 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环境指标 environmental target 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是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绩效要求,它们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方针是宏观的 , 是组织环境行为意图 、原则的陈述 , 是目标 、 指标的前提。
來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ISO 14000簡介與導入要領 - 12- 十二、 環境管理系統模式 管 理 審 查 檢查及矯正行動 監督及量測 不符合、矯正及 預防措施 記錄 環境管理系統稽核 環 境 政 策 規 劃 環境考量面 法令規章及其他要求 目標與標的 環境管理方案 實施與運作 架構及責任 訓練認知及能力 溝通 環境管理系統文件 文作管制 運作管制
ISO14001标准培训 初次评审 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 环境方针 目标、指标 环境管理方案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19 规划 环境因素 1)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是建立 EMS的基础。 2) 组织应在自身可控制或可影响范围内 , 建立并保持决定活动 、 产品和服务中环境 因素的程序。 程序应能:确定组织可控或可影响的环境因素 、 评价出重要环境 因素 、
a) 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的发生 b) 解决相关方提出的抱怨 c) 改善违反环境法律 法规的事项 d) 有效的完成环境目标和指标 环境方针必须包括 a) 污染预防的承诺 b) 持续改进的承诺 c) 遵守有关法律和其它要求的承诺 d) 上述都是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采用的工作方法不包括 a) 现场监测 b) 面谈 c) 查阅文件和记录 d) 现场观察 ISO14001
常整頓 常整頓旨在研究以最快的方法取用和存放 (儲存 )好物品﹐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人人必需對經常使用和很少使用的物品作拿取和儲放所需時間方面的思考和分析﹐設計出一套人人都能理解﹑人人都易接受的方法。 使物品擺放整齊﹑有標示﹐不用浪費時間找東西﹐以最短的時間取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排除“找 ”﹑“尋找 ”的工作。 落實常組織工作。 確定物品的放置場所。 規定物品的放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