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成城鞋业制造公司管理体系程序文件(50页)-程序文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效日期: 20200101 页数: 第 18 页 共 49 页 对现在的顾客进行调查是本活动最主要的部分 . 每次调查之前 ,由 供销部 主管 会同 总经理 讨论界定被调查顾客的范围 . 选择被调查顾客 在选择被调查顾客的样本时 ,应考虑 样本的数量、性质等的合理性、代表性,以便比较全面地反映情况 ,顾客方面的考虑如下 :  顾客群性质 (过去的、现在的、潜在的 )  顾客的分布地区  顾客规模大小  业务量的大小 供销部 应整理一份《顾客名单一览表》 ,会同 总经理 确定所要调查顾客的名单。 选择调查方式 由 供销部 决定调查方式 . 调查的方式可包括 :  调查问卷  电话调查  面谈 /召开座谈会  请调研机构进行调查等 一般情况下采用 调查问卷方式进行 . 设计问卷 供销部 负责设计《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可 包括商品质量、交货期、价格、服务、交流与投诉处理等。 总经理 、 生产、技术及质检部门 对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检讨、修订,必要时征求顾客的审查意见。 程序名称:顾客满意度测量分析和改进程序 文件编号: COP33 版本 /修订号: A/0 生效日期: 20200101 页数: 第 19 页 共 49 页 供销部 汇总整理修订意见,提出正式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后实施。 实施调查 供销部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调查,向确定被调查的顾客发出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收、统计,调查顾客覆盖率至少达到现有顾客的 60%以上方有效。 . 供销部 应与顾客保持联络,必要时作出调查解释,提示顾客填妥并反馈回调查表。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的回收率应在 60%以上方有效。 整理、分析问题 其它部门如有收到回复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应统一交 供销部 整理。 供销部 对《顾客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整理、汇总、分类统计,并用各种数据和图表,以示直观。 供销部 召集各部门主管开会讨论,对统计数据和图表进行分析 ,并视需要提出改进建议,改进建议按《纠正及预防措施程序》执行; 应检讨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必要时加以 修订。 当顾客给出“不满意”时, 供销部 向顾客具体了解原因,并按《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可行时,应将改进情况知会顾客。 呈交书面调研报告 由 供销部 将本次调查统计结果、分析结论和相应建议作成书面调研报告,经 总经理 审批后分发各相关部门并留做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相关文件及记录由 供销部 保存三年。 程序名称:生产运作及产品测量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COP41 版本 /修订号: A/0 生效日期: 20200101 页数: 第 20 页 共 49 页 目的 保证生产过程按规定程序和方法进行并得到有效的质量监控,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范围 此文件适用于 本公司 内的生产过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定义 “过程”是指将由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活动。 相关文件 不合格控制程序 设备操作指导书 全部检查作业指导书 纠正及预防措施程序 全部工艺文件 产品工艺流程图 职责 质量技术部 负责提供工艺文件、产品标准及检验文件,并解决生产过程 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生产部主管负责生产过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质量技术部 负责产品检验并统筹产品改善。 相关记录 生产指令单 领料单 /入库单 生产进度表 /生产月报表 各类检验记录 品质异常通知书 不合格品处理单 程序内容 质量技术部 按生产过程需要,完善并提供相关产品标准、产品工艺流程、工艺卡等技术性文件, 程序名称:生产运作及产品测量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COP41 版本 /修订号: A/0 生效日期: 20200101 页数: 第 21 页 共 49 页 以确保符合生产需要,同时并须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跟进技术文件的控制工作。 生产过程控制 订单签订后,由 供销部 按库存情况下达“生产指令单”到生产部。 生产部主管按“生产指令单”安排车间负责人 组织生产。 车间负责人填写“领料单”到原料或配料仓领料备料并安排生产设备、工具及人员准备生产。 车间负责人按 生产要求 及相关工艺之要求安排工人生产,设备管理人员并按相关设备操作指引调校工序所用设备。 当生产出现异常情况,操作工人无法解决时应立即报告上司处理。 生产进度的控制 车间负责人依据“生产指令 单”安排生产,控制部门内生产进度,如进度受到影响,应通知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车间负责人将每日完成产品生产数量记录在“生产进度表”上报生产部主管。 生产部主管将每月的生产情况统计于“生产月报表”为改进提供依据。 生产计划的更改控制 生产计划的更改可能基于下列原因: —— 订单的更改 —— 紧急订单的增加 —— 进料延误 —— 原生产计划受挫 —— 生产设备的状态变化 —— 工人数的增加或减少 如生产计划的更改来自 本公司 ,则应立即通知 供销部 与顾客协商解决。 如生产 计划的更改来自客户, 供销部 则应立即以“合同更改通知单”的形式将更改内容下达给生产部,生产部立即会同车间负责人协调处理更改后的生产计划。 质量控制 首件检验 程序名称:生产运作及产品测量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COP41 版本 /修订号: A/0 生效日期: 20200101 页数: 第 22 页 共 49 页 在 本公司 生产产品的特殊工序 油边 应由过程检验员在转换产品正常生产后抽查前期产品,待其所有要求均符合产品要求时方可按符 合要求的方法连续生产,检验员将首检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标识并安排车间工人分区放置并将其检验结果记录在相关记录上。 操作者自检 操作工在生产过程中应检查物料是否合格,符合产品质量要求方可投入加工,并严格按技术要求规定进行操作,本工序完成后操作者应对经手加工的产品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应分开标识。 过程巡查 生产过程中由过程检验员按相关检验标准不定时进行过程巡查并保持相关记录。 当连续三次在同工序同批次出现同样的问题时,由检验员向车间负责人开出“品质异常通知书 ”并限期整改,检验员并应跟进其整改直至符合要求。 完结之“品质异常通知书”交由 质量技术部 主管审批后复印分发一份给当事车间。 逐批抽查 当完成一个工序的生产批后,由车间负责人安排放入待检区通知过程检验员进行批量抽查,检验员按相关检验标准检验并保持记录。 检验合格之产品检验员则应在其标识上加盖检验合格印章通知车间负责人放入合格区或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加盖相应处理标志(返工、选用、让步接收、报废),检验员通知相关车间,由车间负责人安排处理。 成品检验 包装 车间负责人在完成生产之成品批挂上“成品待检”牌或放入待检区,通知成品检验员进行检验。 检验员依据相关产品检验标准、生产单对成品进行检查,并保持记录,并经 质量技术部 主管审批后存档。 检验合格,由检验员加盖合格印章后通知车间入库或发货。 检 验不合格,由检验员 相应处理标志(返工、选用、让步接收、报废) 后,通知包装车间负责人安排进行处理。 程序名称:生产运作及产品测量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COP41 版本 /修订号: A/0 生效日期: 20200101 页数: 第 23 页 共 49 页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 质量改善 当出现品质异常时,任何人都可填写“纠正及预防措施改进表”; “纠正及预防措施改进表”经管理者代表确认后,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责任部门应给出改善措施及预计完成时间; 发起人将跟踪效果记录于“纠正及预防措施改进表”,改善完成后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存档。 如对质量改善效果不满意,仍可按“纠正及预防措施程序”再次提出纠正要求,直至效果满意为止。 入库 经检验员检验合格的产品,车间填写相关入库单入库。 车间多余物料的退仓亦按 执行。 车间不合格物料及物品须分类处理退仓,由车间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注明是否换料、报废、处理或再利用,经 质量技术部 检验员鉴定确认后,交车间处理。 程序名称:测量及监视设备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COP42 版本 /修订号: A/0 生效日期: 20200101 页数: 第 24 页 共 49 页 目的 本程序 是用以确保所有用以验证产品符合既定要求的检验、测量及监视的设备均准确并经检定。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 本公司 内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检验、测量及监视设备。 定义 计量器具:指进行测量时所必须的计量检测仪器、辅助装置,包括试验、检验及检定所使用的计量检测设备。 检定:在规定条件下,为确保计量器具或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标准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相对应的由参考标准获得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亦称“校准”。 相关文件 不适用 职责 质量技术部 主管负责仪器归类,确保仪器经检定及控制的执行,并负责通知使用部门处理受失准仪器 影响的产品。 各车间或部门主管按仪器检定期限交回 质量技术部 主管,在有效期发现仪器失准,负责送 质量技术部 安排重检。 相关记录 计量仪器台帐。 仪器校准计划表。 内容 公司 内使用的仪器分为一般仪器及辅助仪器 2 种,归类的方法按照仪器的稳定性,标准性及用途划分: 一般仪器指用于工程技术、检查、试验等作业范围内的仪器,包括量具及磅秤、电子秤及仪表等。 辅助仪器指用于辅助生产而不是用以验证产品符合既定要求,或仅提供参考而无 需什么精度的仪器,辅助仪器无须检定。 程序名称:测量及监视设备控制程 序 文件编号: COP42 版本 /修订号: A/0 生效日期: 20200101 页数: 第 25 页 共 49 页 质量技术部 按照仪器的周期拟订“仪器校准计划表”。 当收到新购仪器时,采购人员须将仪器连同有关的资料送交 质量技术部 登记,归类及编号,并保存有关的资料,但为防止在搬运途中发生变异,亦仍需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一般仪器由 质量技术部 登记“计量仪器台帐”内,辅助仪器不必登记在“计量仪器台帐”内,“计量仪器台帐”由 质量技术部 主管审批。 仪器检定 本公司 样为外检,外 检是指技质部把仪器送交国家认可的计量单位或仪器供应商进行检定。 所有仪器的计量检定,应尽量追溯到国家及国际标准。 质量技术部 负责与外检单位联络安排仪器的检定,外检单位签发的检定证书需由 质量技术部 存档。 仪器的计量检定状态须由适当的标签识别,分别为: 合格证 禁用证 失准的仪器须以“禁用证”标识识别,在未经修复和重检合格之前,一概不准使用,无法修复的作报废处理。 检定合格的仪器则以“合格证”加以标识,并返还使用部门继续使用。 使用部门在有效期内发现失准的仪器, 应停止使用,送交 质量技术部 检定并最大限度地追赶回近期经该仪器检测过的产品进行重检。 应检定的仪器未检定均视为失准,失准仪器禁止使用。 计量仪器在使用、搬运、贮存的过程中应小心爱护,避免因冲撞等原因受损。 程序名称: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COP43 版本 /修订号: A/0 生效日期: 20200101 页数: 第 26 页 共 49 页 规定在接收和生产及交付各阶段对每批产品进行唯一性的标记和相关联的活动的要求。 从而确保在必要时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 程的追溯,及查明质量问题的发源地。 适用于 本公司 产品制造所需的原材料、顾客提供产品进 公司 后的标识和产品形成的过程标识和实施产品追溯。 标识 物资的标志和标签,具有唯一性,以确保在需要追回或进行特别检验时能识别出具体产品。 可追溯性 根据记载的标记追踪产品历史、应用情况和处所的能力。 质量技术部 管理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负责对过程标识作出统一规定及监督实施。 根据质量信息反馈,组织检查产品标识及记录,进行原因追溯,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仓库保 管员负责原材料、顾客提供产品和成品的标识并对其使用进行管理。 各生产车间主管负责本车间生产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