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实战指南1doc187--来自现场管理最前沿的报告-品质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19 案例 156:實驗室設施和環境管理規定。 520 案例 157:品質量月報告的編寫。 522 第十六章 品質經理的角色認知與管理技巧。 524 管理階層及各階層的主要功能。 524 管理者的責任。 525 管理者的管理對象。 526 管理者的權力。 527 管理人員應學習之技術。 528 品質經理的八種行政工作能力 管理技巧。 530 時間管理技巧 會議管理技巧 報告的技巧 領導方式的選擇 權力 (影響力 )運用技巧 溝通技巧 績效考核技巧 執行紀律技巧 問題解決八步法 案例 161:幹部“承上”、“啟下”的技 巧。 549 附錄:美國國家質量獎。 551 Page:10 第一章 品質部門在組織中的位置 回目錄 組織設立的規則 組織設立的基本原則 1. 因事設職與因人設職相結合的原則 ◈ 1 組織設立自選應考慮:“事事有人做”,而不是“人人有事做”。 ◈ 2 組織設立在保証“事事有人做”的同時 ,還要保証“人能力的人有機會去做他真正勝任的工作”。 2. 責、權、利一致的原則 責、權、利必須一致,否則會出現: 企业 ()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 1 權小責大,管理者不能完成職責,不能發揮其創意。 舉例:宋朝皇帝總是派太監作監軍,造成前線大將權小責大,往往失敗。 ◈ 2 權大責小,造成濫用權力。 ◈ 3 責大利小,不能調動管理者的積極性。 ◈ 4 責小利大,意味著風險小,收益大,勢必造成員工對企業的工作挑三拈四。 3. 一個上級的原則 一個員工的直接上司必須隻有一個 ,不可一個要向好幾個上司直接負責 .不允許“多頭領導”現象 . 正常情況下不允許越級指揮,但允許越級檢查。 ,雙無空白的原則 ◈ 1 職能部門的職能互不重疊(無重疊)。 “一事無二管”主要指 時間上不重疊和范圍上不重疊。 “政出多門是管理的大忌”。 ◈ 2 職能部門的職能互相銜接(無空白)。 企業運轉所需要的一切職能都有相應的部門負責,不能留下任何空白。 ◈ 3 企業內不能有兩個職能相同或類似的部門。 將同性質或聯系緊密的工作合在一起,並確保職能部門的負荷要適當。 ◈ 4 有關部門之間職能的銜接需要清楚的界定。 5. 執行部門與監督部門分離的原則 質量管理部門應具有一定獨立性,不應成為生產部門的下屬單位。 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 管理層次是指逐層委托而形成的從最高主管至底層工作人 員之間的層次。 一般工廠的管理層次如下: 一個中型工廠 ,管理層次通常以 68 層較為常見 . 經營層 管理層 督導層 作業層 Page:11 管理幅度是指直接有效地指揮、監督下屬的人數。 管理幅度小則 36 人,大則 1050 人。 一般情況下,高層的管理幅度約 36 人,中間約 59 人,低層約 715 人。 (組織形態 ) 結構形式 圖例 特點 優點 缺點 金字塔型 (錐型 ) 管理幅度小。 管理層次多。 呈高尖金字塔型。 生產工廠均採用此型。 可對下屬進行詳盡 指導。 企业 ()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信息 逐層次傳遞的速 度慢,易失真。 管理 者地位相對渺小,影 響下層積極性。 扁平型 管理幅度大。 管理層次較少。 研究機構、學校、工廠 內之研發、財務部門一 般採用此型。 信息傳遞快,失真 小,糾偏及時 ,利於 下屬創造性的發 揮。 不能對每一位下屬充 分有效指導、監督。 組織設計的程序 圖 11 組織設計過程程序圖 組織目標的設定 組織建立的目的是為了達成組織的目標,因此確定組織的目標是建立組織的前提。 組織的主要目標是:。 組織必須從市場開拓、人力和物力資 源的調動、技術革新、降低成本等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 地追求合理化。 組織的存在,必須滿足組織成員、組織本身、消費者及國家的利益需求。 組織目標的設定 職能與部門的劃分 部門職責及權限的配備 組織中各類關系的協調 組織圖的繪制 組織管理文件的編制 工作活動的邏輯編組 崗位設定和編制設定 Page:12 職能與部門的劃分 職能部門化,在中小型工廠廣泛採用。 圖 12 職能部門化 企业 ()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 1 能否最大限度利用專業化。 ◈ 2 能否 有效地利用機械設備。 ◈ 3 能否便於直線下達命令。 ◈ 4 能否便利協調。 ◈ 5 能否發揮員工的聰明才智。 部門職責及權限的配備 第一部門都應以文件形式規定其職責及權限。 在確定職責和配備權限時,應處理好界面關系。 凡屬必須兩個以上部門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完成的 工作,必須予以明確規定。 組織中的各類協調關系 在正常情況下,協調關系有兩種。 (用制度來協調)。 . 在組織結構的設計中,不應該讓一人承擔幾種較無關系的工作 .同時,應把那些業務上相關程度 高、交往頻繁的部門劃歸於同一個上級的協調范圍內,否則工作中就需要由更高上級來進行頻繁地協 調。 組織圖的繪制 組織圖的內容包括: 產品部門化 以目標劃分顧客部門化 地理位置部門化 部門劃分方法 職能部門化 生產過程部門化 以活動劃分 技術部 生產部 品管部 採購部 行政 人事部 財務部 營銷部 總經理 Page:13。 、工作流程和職責范圍。 、預算和資源分配 的框架。 、發布指令和設計管理交流系統的依據和基礎。 組織圖不能涵蓋的東西,用管理性文件來明確。 企业 ()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工作活動邏輯編組 把所有工作活動按邏輯關系分編成組,並估計其業務量 (業務量大小的估算一般以每月多少小時為 計量單位,可採用 IE 技術來估算 )。 編組時應注意:。 ,可考慮編在同一組內。 有些性質不同的工作,若時間或空間順序關系十分密切而不易分割時,可考慮將其編在同一組內。 崗位設定和編制設定 一個工作活動組構成一個單獨 的工作或職務。 當一個工作活動的業務量過小,不宜單獨設立為一 個工作組時,應考慮與相關工作活動組合並。 在同一工作中,可根據業務量的大小分設一個或一個以上崗位與職位。 人員編制基本原則:確保每個定編人員均能分配到足夠的工作量。 一般工廠的組織結構、部門職能 組織結構圖 宇天電器公司是一家生產組合音響,收錄機的中型電子廠,有員工 1500 余人,圖 13 為宇天電 器公司的組織結構。 圖 13 宇天電器公司組織結構圖 倉庫 WH 產品研發部 Ramp。 D 生產部 PRO 品管部 QA 生產技術部 PE 採購部 PUR 行政人事部 AD 財務部 ACC 營銷部 SAL 生產副總經理 (VP) 總經理 (GM) 管理者代表 (MR) 生產技術科 設備科 生產計劃科 PMC 車間文控中心 DC 行政人事科 Page:14 部門職能 (GM) ◈ 1 主持公司的全面工作。 ◈ 2 制訂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落實組織結構,採取有效措施保証各級人員都能理解質量方針並堅 企业 ()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貫徹執行。 ◈ 3 批準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 ◈ 4 確保組織內的職責和權限得到確定的溝通,確保組織內樹立以顧客為中心的思想。 ◈ 5 確保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策劃。 ◈ 6 任命管理者代表。 ◈ 7 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提供充分資源。 ◈ 8 主持管理評審。 (MR)(注:為 ISO9001 認証而設置 ) ◈ 1 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得到建立、實施和保持。 ◈ 2 向最高管理者報告質量管理體系的業績以及質量體系需要改進的情況。 ◈ 3 在整個組織內提升對客戶要求的認識,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需要。 ◈ 4 就質量管理體系有關事宜與外部各方面進行聯絡。 ◈ 5 組織編寫並審核質量體系程序文件。 ◈ 6 組織實施內部質量審核。 ◈ 7 研究推廣質量管理方法及統計技術的應用。 ◈ 8 對重大改進項目的執行進行監督。 (VP) ◈ 1 指導、協調、監督和檢查其分管部門的工作,對其分管部門工作中的問題進行糾正。 ◈ 2 組織、協調解決產品在設計、生產全過程中出現的主要不合格項。 、主管 ◈ 1 有責任使本部門人員充分理解質量方針並使之貫徹執行。 ◈ 2 規定所屬人員的職責、權限及相應關系,並接受上級的監督和指導。 ◈ 3 指導、協調、監督和檢查下屬是否嚴格按規定的職責的程序工作。 ◈ 4 確保本部門的設施、工作環境能夠滿足工作需要。 ◈ 5 保証所屬人員得到適當培訓。 ◈ 6 負 責本部門質量文件和質量記錄的管理。 (QA) ◈ 1 負責原材料、零部件及產品的檢驗和試驗,並作記錄。 ◈ 2 負責檢驗工序的監視和測量工作,負責對重要的過程、質量控制點進行巡回監視。 ◈ 3 負責產品信息 (數據 )的收集與分析。 ◈ 4 對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執行進行監督。 ◈ 5 負責不合格品的處理的過程的監控。 ◈ 6 負責檢測設備的管理,建立檢測設備檔案,對檢測工作進行監督。 ◈ 7 負責檢驗和試驗的記錄、報告的保管和歸檔。 ◈ 8 協助處理出廠產品的質量問題。 ◈ 9 組織實施產品認証。 ◈ 10 制訂產品檢驗指 導書並監督執行。 ◈ 11 制定各類產品的標識方法並監督執行。 ◈ 12 做好產品的檢驗和試驗狀態標識。 Page:15 ◈ 13 協助解決生產中的質量問題。 ◈ 14 正確運用統計技術,為採取糾正預防措施或質量改進提供依據。 (Ramp。 D) ◈ 1 負責組織新產品的開發、研制和設計。 企业 ()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 2 對新產品的研制過程進行跟蹤:處理生產中發生的技術問題。 ◈ 3 組織新產品樣機的性能測試。 ◈ 4 組織設計評審、設計驗証、設計確認工作,對設計更改的控制負責。 ◈ 5 制訂並確認產品有關技術標準及規范。 ◈ 6 配合處理產品 售後服務服務中出現的技術問題。 (PE) ◈ 1 編制生產工藝規程。 ◈ 2 對工序過程進行技術指導和監督,特別要注意關鍵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控制。 ◈ 3 做好新產品投產、老產品改造所需設備、生產線及其他工藝手段的籌備與規劃管理。 ◈ 4 改善生產方法、品質不良、安全作業。 ◈ 5 運用 IE 技術進行作業研究與分析。 ◈ 6 組織對生產中特殊過程進行確認。 ◈ 7 負責生產工藝信息 (數據 )的收集與分析。 ◈ 8 負責工裝 夾具的設計,並提出保証工序能力的措施。 ◈ 9 負責供水、供電、供氣;負責工廠設施、設備的維 護和維修。 ◈ 10 負責編制有關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供車間使用。 (PRO) ◈ 1 編制生產計劃並組織實施;編制物料需求計劃。 ◈ 2 負責進行產能負荷分析,負責生產效率的改善,負責物料的控制。 ◈ 3 負責設備的日常保養。 ◈ 4 對所制造的產品質量負責。 ◈ 5 組織並督促各車間進行安全和文明生產,確保生產車間的設施、工作環境能夠滿足工作需要。 ◈ 6 就產品的生產,協調各職能部門的工作進度和銜接。 ◈ 7 負責生產過程中材料、零部件及入庫成品的搬運;負責產品的包裝。 ◈ 8 負責按規定做好產品的標識。 (PUR) ◈ 1 負責組織供應商 (供方 )的選擇和評價,並建立合格供應商的檔案。 ◈ 2 組織編制採購文件並負責物資採購的計劃安排與實施。 ◈ 3 組織採購物料和產品的運輸,並確保其及時性。 ◈ 4 負責採購信息的收集與分析。 (WH) ◈ 1 負責物料和產品的接收、保管和防護 ,並做好記錄。 ◈ 2 安全存量管制 ◈ 3 負責余料的回收、記錄和處理。 ◈ 4 負責入倉不合格物料、廢品的標識、隔離和處理。 (含文控中心 )(AD) ◈ 1 建立公司的人事制度,並組織實施。 ◈ 2 建立公司的行政制度 ,並組織實施。 ◈ 3 制定員工的培訓制度,並組織實施。 Page:16 ◈ 4 人員的招聘與解雇處理。 ◈ 5 考勤、工資、福利管理。 ◈ 6 員工的培訓管理。 企业 () 大量的管理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