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doc34)-食品饮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3 页 共 29 页 茶叶主要来自这里。 但是,由于明代政府对这两地的茶叶一般实行包买制,前期对茶叶走私的打击比较严厉,后期随着茶叶走私现象比较普遍,前来收购者比较多,在茶叶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使这里的茶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这样,南方地区的茶叶就成为西北地区茶马互市的必要补充。 从前面的史料中我们已知道,南方地区的茶叶质量较汉中地区和四川地区的的茶叶质量高。 尽管如此,因为南方远离西北,茶叶运输费用昂贵,不可能成为这里茶马互市的基本来源。 《大学衍义补》称:“产茶之地,江南最多,皆无榷法”,而只有四川、陕西茶 禁最严,就是因进行茶马互市的缘故。 [28]。 但是这种情况在明代中后期开始有所变化。 如在成化( 1465~ 1487年)年间,经兵部奏议: 宜令陕西布政司将库贮茶课及棉花等物易银,遣官领送河南、湖广市茶,运赴西宁等茶马司收贮,移文巡茶官同守备、守巡官市易番马,俵给甘(州)、凉(州)、固原、靖虏、庆阳等卫缺马官军骑操。 仍行甘肃、宁夏、延绥总兵巡抚等官核实缺马官军数目,亦如前例行之。 [29] 这一请求得到了皇帝的批准。 [30]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4 页 共 29 页 南方及河南地区用于西北茶马互市的茶叶越来越多,呈上升趋势。 明代甘州、凉州、 固原、靖虏、庆阳诸镇卫所的茶马互市的茶源,已由以前单一的汉中茶、四川茶向湖广茶拓展,并且湖广茶逐渐上升为西北地区茶马互市主体,这意味着湖广茶成为西北官军马匹的主要供给源,同时甘肃、宁夏和延绥等镇的军马,也开始用湖广茶叶进行贸易而获得。 另外,积茶易银的扩大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边方茶贸易方向的转移。 [31] 湖广茶的引入,说明汉中地区的茶叶在茶马互市中的地位明显下降,这与商品经济的活跃、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而引起的交易成本的相对降低等有一定的关联。 西北茶马互市所用的茶叶中,湖南茶叶占取了一定的比例。 明初茶马互市中,尽管以汉中茶和巴茶为主,但湖南茶对于商贩来说具有明显的吸引力,这是因为湖南茶叶的价格比较便宜,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于是商人纷纷前去湖南低价收购,从事茶叶走私活动。 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交换中知道私茶的价格比较便宜,而且不一定非用马匹进行交换不可,可以用畜牧手工业及其他商品进行交换,少数民族非常愿意同其进行交易,这使政府控制的茶马互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万历( 1573~ 1620 年)年间就曾经发生了一场关于汉中茶与湖南茶的争议。 我们有必要在这里将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5 页 共 29 页 御史李楠请求禁止 湖南茶叶走私,首要理由是湖南茶走私盛行,破坏了明政府的茶法和马政。 他提出的具体防范措施是,让巡茶史召商给引,凡愿意到西北汉中等规定地区运茶互市者,不但允许,而且政府在政策上要给予一定优惠;而对于私自去湖南采购茶叶后从事转手贸易者,则必须严厉禁止。 李楠要求禁止湖南茶叶的另外一个理由是,湖南运出的茶叶中假茶太多,“夹带”影响了与少数民族进行互市的信誉,“商贩伪茶日增”的直接后果是“番族借口减马”,[32] 因为这类茶叶饮用后“刺口破腹”,少数民族深受其害。 对此,御史徐侨则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见,他认为汉中和四川地 区茶叶数量少、价格偏高,湖南茶不但数量多而且价格低,湖南茶叶在西北地区盛行,并不影响汉中和四川地区茶叶在西北地区的销路。 同时,汉中地区的茶叶味甘而薄,湖南茶叶味苦且浓,后者对于以酥酪、肉类为主要食物的西北游牧民族来说更为适应。 关键问题在于严格茶法,遏制湖南茶叶中的掺假行为。 应该说,湖南茶属于优质茶,湖南地区土地肥沃而富铁质等微量物质,雨量适中,空气湿润,系适宜种植茶树的理想地区之一。 所以湖南地区培植出的茶业品质优良,宜于饮用,其质量当在汉中茶叶之上。 至于说湖南茶叶“刺口破腹”,纯属奸商伪劣掺假行为所致。 对于李楠和徐侨这种针锋相对的看法,户部采取了折中办法:在西北地区茶马互市中,以汉中和四川地区的茶叶为主,而以湖南茶叶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6 页 共 29 页 为辅;商人中引时,必先给汉中、四川的茶引,只有当汉中和四川茶引不足时,才给湖南茶引。 户部的办法得到了皇帝的批准。 [33] 具体的防范措施是,在湖南产茶州县设立官店官牙,引到“店纳课,茶户依估还商,牙保将前茶运赴紫阳茶坊,告府盘验”;选择紫阳地区,建立一所由官府直接控制的茶坊,由 官吏监督如法蒸晒,敢于掺假而以身试法者从重处罚。 这样,夹道走私茶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茶叶运输渠道畅通,马匹充足,对贸易双方都是有利的。 [34] 这样,一场发生在朝廷内的汉中茶和湖广茶之争,宣告结束。 今天看来,明代万历( 1573~ 1620 年)时期采取的这种办法比较明智且符合实际,西北地区茶马互市中所用茶叶,以汉中、四川地区为主,以湖南茶为辅,这样既照顾了茶叶产地与贸易地点的实际距离,又考虑到了价格因素,尤其将湖南茶作为汉中和四川茶的补充,则充分保证了当时西北地区民族茶马互市中茶叶的来源,使茶马互市沿 着健康方向进行。 当时政府在西北茶马互市中茶叶来源的决策,是在充分考虑政府调控的同时,兼顾市场调节,二者相互补充,因此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清代西北茶马互市的茶叶来源 清代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虽然已经没有明代那样辉煌,但就整体上看,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依然比较活跃,尤其西北地区将茶叶作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7 页 共 29 页 为商品在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区广泛流通,一点也不比明代逊色。 清代后期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进入,除了将欧洲工业品向中国市场倾销外,中国所产茶叶也大量进入海外市场,这无疑为中国茶叶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刺激 了茶叶的生产,也进一步扩大了华茶民族贸易的半径,使民族贸易具有新的内容。 通过古代丝绸之路,是当时中国茶叶流入外境的主要途经之一。 清代继承明制,将茶叶分为“官茶”、“商茶”和“贡茶”三种,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政府组织各地的茶叶“于陕、甘易番马”。 [35] 可见,茶马互市在清代西北地区仍然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与前面所言明代一样,西北地区茶马互市以及在国内外流通所用茶叶,主要产于陕西、四川以及南方其他地区。 清代规定茶叶 100 斤为一引,少于百斤者为“畸零”,同时发放“护帖”。 这里的茶“引”和“护帖”,均由政 府有关部门严格组织和发放,严禁商人等自行经营,违者将受到严厉处罚: 凡伪造茶引,或作假茶兴贩,及私与外国人买卖者,皆按律科罪。 清代前期沿袭明代制度,在西北地区设 5 个巡视茶马御史,其中西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8 页 共 29 页 宁司驻西宁(今青海西宁市),洮州司驻岷州(治今甘肃岷县),河州司驻河州(治今甘肃临夏东北),庄浪司驻平番(治今甘肃永登),甘州司驻兰州(治今甘肃兰州市)。 [36] 实际上,西北地区的西宁、岷州、河州、平番和兰州等地,是清代前期政府组织进行茶马互市的茶叶的主要集散地。 与此同时,清代西北地区茶叶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如宁夏地 区的官茶,就始于清朝。 [37] 清代后期,或者说近代的西北地区的茶叶来源,则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主要受全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商品经济的影响,商人直接进行贩卖茶叶的份额有所提高,而由政府直接控制并经营的茶叶数量明显较清代前期有所减少。 清代西北地区茶叶来源,与明代的情况大体相同,故为了节约篇幅,这里只是简单地作一点交代。 据《清史稿食货志茶法》记载,清代前期陕甘地区的茶叶集中和销售的基本情况是: 陕甘发西宁、甘州、庄浪三茶司,而西安、凤翔、汉中、同州、榆林、延安、宁夏七府及神木厅亦分销焉。 每引 纳官五十斤,余五十斤由商运售作本。 每百斤为十篦,每篦二封,共征本色茶十三万六千四百八十篦。 改折之年。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doc34)-食品饮料(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方针为指导思想,依托品牌升级战略管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已发展成为一家以生产和销售杉杉西服及系列服装为主的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总产达 19 亿元,人均创利税是行业人均数额的 倍,名列行业之首。 一、品牌、品牌升级及品牌升级战略管理 品牌是一种产品外显形态与内在质量相统一的名称、标记或符号,籍以区分不同企业或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或劳务。 品牌升级,就是企业从整体经营拓展的需要出发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16 页 共 32 页 欧盟、欧洲危险物质使用限制规程建议等 丹麦管 制规定 瑞典管制规定 六价铬化合物 欧盟规程建议 欧盟、欧洲危险物质使用限制规程建议 多氯联苯 (PCB) 日本有关化学物质 (1 级 )等的检验和制造规定等法律 多氯化萘 (PCN) 日本有关化学物质 (1 级 )等的检验和制造规定等法律 短链型氯代烷烃 (CP)碳链长度
重要的沟通最好事先征求他人的意见,每次沟通解决什么问题,到达什么目的,不仅沟通者清楚,还要尽量使被沟通者也 清楚。 所以沟通之前应对问题的背景,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其依据的资料,决策的理由和对组织成员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 沟通要有诚意,以取得对方的信任并与被沟通者建立感情 既然要与员工沟通,就要与员工进行信息上的交流,让员工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时应给员工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
习惯三:要事第一 Ⅰ 结果: 短视近利 缺乏自制力,怪罪他人 危机 *处理 轻视目标与计划 Ⅱ Ⅳ Ⅲ 偏重第三、四类事务 与成功有约 习惯三:要事第一 Ⅰ 结果: 全无责任感 依赖他人或社会机构维生 危机处理 忙于收拾残局 Ⅱ Ⅳ Ⅲ 着重第二类事务 与成功有约 习惯三:要事第一 Ⅰ Ⅱ 结果: 有远见,有理想 平衡,纪律,自制 少有 危机 时 间 管 理 要 务
ace 薄 Thin Adhesive 有限度的接触 Limited Contact 厚 Thick Adhesive 最大接触面积 Maximum Contact 不乾胶的化学构成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 橡胶类 Rubber Adhesives – 天然胶 Natural Rubber – 人造胶 Synthetic Rubber • 丙烯酸类
观念是正确的 我的观念是正确的 我的观念是正确的 我是正确的 我是正确的 中、高层管理理人员首先要统一和树立相适应的管理观念 管理其实很简单: 管理 =管人理事 +管事理人 ;对事不对人 , 对吗。 还企业中的各项事物以本来面目 最佳状态 : (1)科学分析确定; (2)监视事物变化; (3)调整控制 、 还原; 最大的竞敌是自己 , 战胜自我 ( 骄 、 馁 、 私 、 陋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