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doc13)-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以内,并对我境内森林构成较大威胁的火灾等五种火情之一时,国家林业局立即进入紧急工作状态,及时向国务院和有关支持保障部门报告(通报)情况,拟订扑救方案,调动扑火力量 ,下达扑救任务,国家林业局工作组人员立即赶赴火场。 Ⅲ 级响应 发现火情,当地森林防火部门立即组织扑救。 县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必须在火场设立扑火前线指挥部; 24 小时后火场没有得到控制,市级扑火前线指挥部要组建到位; 48 小时后火场还没有得到控制或需要跨区支援扑救的火场,要建立省级扑火前线指挥部,进行规范化的调度和科学的组织指挥。 扑火指挥 扑救森林火灾由当地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参加扑火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扑火前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各级领导靠前指挥到位,随着火情趋于严 重,扑火前线指挥部的级别随之提高,人员组成相应调整,但要坚持由上到下的逐级指挥体系。 根据火场情况划分战区后,各项工作分指挥部按照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可以全权负责本战区的组织指挥。 武警森林部队在执行灭火任务时,内部设立相应级别的扑火指挥机构,在当地政府扑火前线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部队的组织指挥工作。 扑火原则 中国最庞大的实用下载资料库 (负责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在扑火过程中,首先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扑火人员、居民点和重要设施的安全。 在扑火战略上,尊重自然规律,采取 “阻、打、清 ”相结合,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 势兵力打歼灭战。 在扑火战术上,要采取整体围控,各个歼灭;重兵扑救,彻底清除;阻隔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减少森林资源损失。 在扑火力量使用上,坚持以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武警森林部队等专业力量为主,其他经过训练的或有组织的非专业力量为辅的原则。 在落实责任制上,采取分段包干、划区包片的办法,建立扑火、清理和看守火场的责任制。 应急通信 在充分利用当地森林防火通信网的基础上,当地电信部门要建立火场应急通信系统,保障在紧急状态下扑救 森林火灾时的通信畅通。 必要时,国家林业局调派通信指挥车到火场提供应急通信辅助保障。 扑火安全 现场指挥员必须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队伍行进、驻地选择和扑火作战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确保扑火人员的安全。 中国最庞大的实用下载资料库 (负责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居民点及群众安全防护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在林区居民点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预先制订紧急疏散方案,落实责任人,明确安全撤离路线。 当居民点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要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阻火措施,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医疗救护 因森林 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时,火灾发生地政府要积极开展救治工作。 伤员由当地医疗部门进行救治,必要时卫生部组织医疗专家协助进行救治;死难者由当地人民政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