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pt61)-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又称 外观稳定期。 在原发病引起的急性损伤后6~ 48h内 , 患者似乎已经恢复 , 心肺功能亦似稳定;但过度通气仍然持续 , 胸片常可见因间质性肺水肿而形成的细网状浸润影。 如果动态观察 , 常可发现 PaO肺血管阻力及血 pH等有异常。 因此 , 本期患者虽然病情似乎有改善或稳定 , 但已有即将发生 ARDS的潜在证据。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ARDS 27 第三期 : 急性呼吸衰竭期。 患者突然呼吸增快 、 困难 , 出现顽固性低氧血症。 胸片见双肺弥漫浸润而呈面纱征 ( hazy appearance)。 双肺可闻及湿罗音。 此时作出 ARDS的诊断多不困难。 由于大量的肺内分流 , 低氧血症不能用提高 FiO2来纠正;而大都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本期可短可长。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ARDS 28 第四期 : 终末期 , 又称 严重生理功能异常期。 在第三期基础上进一步发生高碳酸血症 , 提示病情危重 , 但并非表明发生不可逆的肺功能损害。 由于肺功能改变恢复较慢 , 呼吸支持常需持续数周至数月之久。 然而 , 另一些患者 ,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通气治疗毫无反应 , 出现致命的代谢障碍 , 终致死亡。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ARDS 29 五、实验室检查 (一 ) 外周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ARDS早期 , 由于中性粒细胞在肺内聚集 、 浸润 , 外周白细胞常呈短暂的 、 一过性下降 , 最低可<1 109/L, 杆状核粒细胞> 10%。 随着病情的发展 , 外周白细胞很快回升至正常;由于合并感染或其它应激因素 , 亦可显著高于正常。 作为 SIRS的一部分 , 其诊断标准之一就是外周白细胞计数>12 109/L或<4 109/L, 或杆状核> 10%。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ARDS 30 (二 ) 血气分析 低氧血症是突出的表现。 PaO2多< 60mmHg, 但有进行性下降趋势时 , 即应警惕。 此时可以计算氧合指数( PaO2/FiO2) , 因其能较好地反映吸氧情况下机体缺氧的情况 , 而且与肺内分流量 ( Qs/Qt) 有良好的相关性。 早期PaCO2多不升高 , 其至可因过度通气而低于正常;若 PaCO2升高 , 则提示病情危重。 酸碱失衡方面 , 早期 多为单纯呼吸性碱中毒;随着病情进展 , 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晚期 ,可出现呼吸性酸中毒 , 甚或三重酸碱失衡。 此时预后极差。 有条件时进一步测定中心静脉氧分压 ( PvO2) 、 组织氧供量( DO2) 、 组织氧耗量 ( VO2) , 以及动脉血乳酸水平 , 以了解组织氧供情况 , 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病情有重要价值。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ARDS 31 (三 )X线检查 1. 早期 :发病 24h以内。 本期患者虽因肺间质水肿等而出现明显的呼吸急促和紫绀 , 但第一次胸片检查可无异常表现 , 或仅见肺纹理增多呈网状 ,边缘模糊 , 提示有一定的间质性肺水肿改变。 重者可见小片状模糊影。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ARDS 32 2. 中期 :发病的 1~ 5d。 X线表现以肺实变为主要特征 , 两肺散布大小不等 、 边缘模糊的斑片状密度增高影 , 且常融合成大片 , 成为均匀致密的磨玻璃样影 , 有时可见支气管气相 ( air bronchogram)。 心缘尚清楚。 实变影常呈区域性 、 重力性分布 , 以中下肺野和肺外带居多 , 从而与心源性肺水肿相区别。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ARDS 33 3. 晚期 :多在发病 5d以上 , 临床表现进一步加重。 X线胸片见两肺或其大部呈均匀密度增加 , 磨玻璃样变 , 支气管气相明显 , 心缘不清或消失 , 甚至可因广泛肺水肿 、 实变 , 出现 “ 白肺 ”。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ARDS 34 病情好转时 , 上述病变逐步吸收 , 首先从肺泡病变开始 , 次为间质 , 少数可残留肺纤维化。 要注意并发症的X线表现。 应用机械通气 , 气道压较高时 , 应警惕气压伤的可能 , 注意是否并发气胸 , 尤其是纵隔气肿。 病程超过一周者 , 大多合并肺部感染。 X线表现为肺泡浸润性病变 , 亦可有多发性脓肿形成。 条件许可时 , 可进行胸部 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ic scans) 检查 ,对于了解肺水肿的分布 、 程度及与心源性肺水肿鉴别 , 以及肺纤维化程度等 , 都有一定帮助。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ARDS 35 (四 ) 呼吸系统总顺应性测定 呼吸系统总顺应性 ( total respiratory pliance, TRC)包括肺和胸壁顺应性 , 其正常值为 200ml( 200ml/cmH2O ) , 故 TRC 为 100ml kPa1( 100ml/cmH2O)。 ARDS患者由于肺水肿 , PS异常 , 肺泡群萎陷 , 导致肺顺应性降低 , TRC常低于 50ml kPa1( 50ml/cmH2O) , 甚至低于 30ml ( 30ml /cmH2O)。 然而 , 对于重危患者来说 , 难以进行常规的顺应性测定。 在应用机械通气的情况下 , 可在潮气量吸气末关闭呼气环路 , 直接读出压力表中的数值 , 求得 TRC。 即: TRC=潮气量 ( ml) /表中压力。 若使用呼气末正压( PEEP) 通气 , 则需减去 PEEP。 则: TRC=潮气量 ( ml)/( 表中压力 PEEP)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ARDS 36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前 ARDS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病史 、 呼吸系统临床表现及动脉血气分析等进行综合判断 , 各国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而其早期诊断问题更为突出 ,成为当今 ARDS研究的热点之一。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ARDS 37 (一 ) 主要诊断依据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 1991年由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危重病学会提出 , 其标准为在存在严重损伤病因的情况下 , 具有下列临床表现中的二项以上者可诊断为 SIRS: 体温> 38℃ 或< 36℃ ; 心率> 90/min; 呼吸急促或过度通气 ( 呼吸频率> 20/min, 或 PaCO2 ≤ kPa) ; 白细胞计数> 12 109/L或<4 109/L, 或未成熟中 性粒细胞> 10%。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相当宽松 , 因此敏感性和特异性差 , 符合标准者不一定存在全身炎症反应。 但由于 SIRS的严重程度与 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相关 , 故 SIRS的诊断有助于病情的估计和预后的判断。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ARDS 38 根据我国 1988年 ( 广州 ) ARDS专题讨论会修订的标准 ,临床诊断 ARDS的主要依据是: 1. 具有可引起 ARDS的原发疾病; 2. 呼吸频数 ( > 28/min) 或窘迫; 3. 低氧血症:呼吸空气时 , PaO2< kPa ( 60 mm Hg) 或氧合指数 ( PaO2/FiO2) < 300( mmHg)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pt61)-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10 页 共 35 页 可以进行冠脉造影。 肺动脉导管( PAC)插入可以帮助诊断急性心衰。 详见。 6. 急性心衰的治疗目标 首要目标是改善症状和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表 4,图 5)。 但是,血流动力学改善通常是假象,应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和 /或乏力)的改善。 短期症状改善应与长期心输出量改善相称。 这可以通过避免或减少心肌损害实现。 表 4
磨着他们常常延缓恢复。 2020/9/19 料库下载 25 一般治疗:疼痛的处理 肌肉性疼痛: 一些经典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是有效的。 神经性疼痛: 对这些治疗部分有效,部分反应不佳。 并且卡马西平和阿米替林也无效。 国外有学者甚至采用吗啡。 短期应用大剂量激素 有时也有效。 2020/9/19 料库下载 26 一般治疗:心理方面的干预 应该注意治疗中患者心理方面的因素。
近三年内,医生主动询问了关于性的问题 来自 21%18%11% 11%9%25%15%13%12%10%8% 8%5%4%1%6%5%11%9%8%6% 6%4%4%17%12%14% 12%0%10%20%30%40%50%EGYALGISRMORTURTHAMALSNGPHLCHNHKGTWNINDKORJPNAUSNZLGERFRABELSPASWEUK I TLBRZMEX USACAN
梗死 . D:优势型左回旋支近端闭塞 ,可引起后侧壁和下壁心梗 ,表现为 RV1V2升高 ,V7V9可有 Q波及 STT改变 .并伴典型的下壁梗死改变 .常可合并左后支传导阻滞 . (3) 右冠闭塞和下壁心梗 右冠主要形成后降支和右心室支 ,供应下壁及右心室 .90%的房室结和希氏束及左束支近端由右冠供血 ,85%左束支的后分支由右冠的后降支供血
注射: 75mg+ % NS 20ml iv 225- 300mg+ NS 250ml VD 用量 - 副作用:肺纤维化、甲减 (相对安全) 心律平 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降低心脏的兴奋性,应激性、降低传导性,延长有效不应期 用于: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及预激综合征 用法:口服: 150mg tid 维持量 150mg qd 注射: 70mg+ % NS 20ml iv
不只是边看边写,更须重复思考与观察,抱持着“ 我不过认真的与自己交谈 ” 的态度,让自我得以充分沟通,如此决定的答案才算园满。 回去 后 如何 融 入 营业 单位。 思考模式之三 • 优势( Strengths) • 劣势( Weaknesses) • 机会( Opportunities) • 威胁( Threats) 优势 劣势 威胁 机会 s w O T 外在的环境 • 机会 • 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