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某省道改扩建工程路基、桥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57页)-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面以下 0~ 80cm大于 8%以外,其余均要求大于 5%,改范围的路基压实度要求不小于 96%。 施工方案要求采用先填筑路基后再施工桥台,其压实机具要求同一般路基;当施工方案采用先施工构造物后填路基时,对于大型压实机具压不到的地方,必须配以小型压实机具薄层碾压,以确保路基的压实度。 二、河塘的路基施工 ( 1)施工顺序先从路基中线沿路基纵向挖淤形成工作面后,待纵向施工完成后再沿路基横断面向路基两侧加宽。 ( 2)挖淤换填范围为路 基坡脚外。 ( 3)填筑用履带车进行排压,随后使用轻型压路机碾压,碾压变数根据试验段施工确定,以达到质量要求。 ( 4)分层填筑、分层碾压,要求最后两遍的沉降差< 5mm,标准差< 3mm。 ( 5)由于淤泥承载力低,施工前必须妥善考虑施工道路和施工平台的修建方法。 ( 6)为降低工程造价,确保施工安全,应将结构措施与施工措施综合考虑,即施工所用的施工道路、施工平台及围护设施在施工期又是道路的组成部分。 ( 7)当清淤时,在流塑状淤泥中开挖的影响范围远远超过开挖深度,必选采取措施防止淤泥滑坍引起的大量超挖。 ( 8)当清淤时,应尽量减少对邻近淤泥的扰动与破坏,尽量不挖除或少挖除淤泥中可 能还有的硬壳层。 ( 9)当在淤泥中的填筑体附近开挖时,应坚持近挖远卸原则,以减少填料随淤泥飘移损失。 ( 10)开挖时应连续作业,加强对淤泥扰动,破坏其结构强度,以增大填筑体的挤淤下沉效果。 ( 11)尽量在已填筑道路两侧对称地进行,两侧淤泥年高差不能过大,以防填体滑移。 (四)路基防护 一般路段防 护 本项目路基填土高度一般均不大于 6m,路基边坡采用直线式,坡率为 1: ,护坡道宽,护坡道设置向外倾斜 %的横坡。 护坡道外侧 设置上口宽。 河塘路段防护 对全填河塘路段,路堤坡面防护同一般路段。 对部分压、填河塘段,河塘路堤防护采用两级防护措施,下部坡面防护采用浆砌片石满铺,上部同一般路基边坡防护。 在河塘底设置浆砌片石基础,下部坡面采用 30cm厚 片石满铺,其下铺设砂砾垫层厚 5cm,满铺坡面高出设计水位 50cm。 路基防护的施工及其注意事项 ( 1)防护工程应待地基沉降稳定、路基坡面夯实后进行。 施工前先进行边坡清理,清除的土方可用于美化绿化用土。 ( 2)设置混凝土预制空心六角块防护时,应首先在坡 面上放样,施工时要保证铺砌施工缝宽度及砌筑质量,应尽量减少预制块之间的色差。 ( 3)填河、塘路段的防护时,在开挖基础之前,应清淤彻底后,再向下挖基础所需的深度。 ( 4)防护工程的砂浆、砼应机械拌和,并应随伴随用,不得在砌体或路面上人工拌和。 路基防护 材料 要求 1)石料:采用质地坚硬、均匀、不宜风化的片、块石,极限抗压强度不低于 30MPa。 片石形状可不受限制,中部厚度不小于 15cm;块石形状大致呈立方体,厚度不宜小于 20cm,长度及宽度不小于其厚度。 2) 碎石:采用质地坚硬新鲜的碎石,针片状含量小于 15%。 3)砂:采用干净质纯的中、粗砂,含泥量小于 5%。 4)水:采用自来水或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的水源。 5)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 6) 砂浆 标号 :砌体均采用 ,采用 M10水泥砂浆勾缝。 二、路面工程施工 (一) 12%灰土施工 施工准备 当气温在 5℃以上时,且土路基施工结束验收合格后,进行灰土的施工。 按每一个施工段长度计算当天工作量,配备相应材料,确保灰土的拌和、铺筑碾压和整平的全部操作在当天完成。 当石灰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要准备下承层;路基必须按规范规定进行验收。 凡验收不合 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能在上铺筑石灰土层。 铺设石灰土前,在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 15~ 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 10~ 15m设一桩,并在对应断面的路肩外侧设指示桩。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石灰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根据各段石灰稳定土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压实度(换算为压实密度),计算各路段需要的干集料质量。 根据料场集料的含水量和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根据石灰稳定土层的厚度和预定的干容量及石灰剂量,计算每平方米石灰稳定土需用的石灰质量,并计算每车石灰的摊铺面积,如使用袋 装生石灰粉,则计算每袋石灰的摊铺面积。 计算每车石灰的卸放位置,即纵向和横向间距,或计算每袋石灰的纵横间距。 运输及摊铺 混合料采用后翻式自卸汽车运输,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每卸一斗混合料移动一下汽车位置,运料车用篷布覆盖。 卸料时按照每延米计算用量严格控制卸料量。 拌和机的拌和能力、运输车辆的运量较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 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 1030cm处停住,保证不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摊铺混合料时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 间断地进行,摊铺过程中不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 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在现场主管人员指导下进行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当缺陷严重时,予以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当属机械原因引起严重缺陷时,立即停止摊铺。 整形与碾压 ( 1)整形 平地机整形。 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先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形。 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 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需要时,再返回刮一遍。 用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快速碾压 1~ 2遍。 在用轮胎压路机碾压时,因轮胎表面没有花纹,压后表面比较光滑。 在用平地机整平前,应 先用齿耙把低洼处表层 5cm以上耙松,避免在较光滑的表面产生薄层找补的情况。 用平地机进行整形后再碾压一遍。 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 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石灰混合料进行找补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 每次整形都要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 特别要注意接缝处的整平,接缝必须顺适平整。 ( 2)碾压 整形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77。 1%时(如表面水分不足,应适当洒水),立即用 12t以上三轮压路机、重型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 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 压。 碾压时后轮应重叠 1/2的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 实度为止。 一般需 6~ 8遍。 压路机的方式同路基碾压。 碾压过程中,石灰稳定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 如表面水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用其它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 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洼之处,不再进行找补,留待铺筑面层时处理。 ( 3)养生 ①石灰稳定土在养生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应过湿。 养生期一般不少于 7d。 养生方法可视具体情况采用洒水、覆盖砂、低塑性土或沥青膜等。 在养生期间石灰土表层不应忽干忽湿,每次洒水后,应用两轮压路机将表层压实。 石灰稳定土层碾压结束后,过 1~ 2d,当其表层较干燥(如石灰土的含水量不大于 10%)时,可以立即做基层。 但初期应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②在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石灰稳定土层上,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在采用覆盖措施的石灰稳定土层上,不能封闭交通时,应限制车速不得超过 30km/h。 ③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两工作段的搭接部分,应采用对接形式。 前一段拌和后,留 5~ 8m 不进行碾压。 后一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 拌和机械及其它机械不宜在已压成的石灰稳定土层上调头。 如必须在上进行调头,应采取措施(如覆盖 10cm 厚的砂或砂砾)保护调头部分,使石灰稳定土表层不受破坏。 2)纵缝的处理 石灰稳定土层的施工应尽可能避免纵向接缝,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一般情况下,纵缝可按下述方法处理。 在前一幅施工时,在靠中央一侧用方 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 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支撑木(或板)的一条带,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进行整形和碾压。 在铺筑另一幅时,或在养生结束时,拆除支撑木(或板)。 第二幅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第一幅的一条带,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进行整形和碾压。 3)用石灰稳定低塑限指数的砂、粉性土的处理 用石灰稳定低塑限指数的砂性土和粉性土时,碾压过程中容易起皮松散,成形困难,施工时要大量洒水,分两阶段碾压。 第一阶段,洒水后用覆带拖拉机先压 2~ 3遍,达到初步稳定。 第二阶段,待水分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继续用 12t以上压路机 压实。 当缺少履带拖拉机时,洒水后,先用轻型压路机碾压两遍,然后覆盖一层素土,继续用 12t以上压路机压实。 养生后,将素土层清除干净。 4) 通车路段的施工 对于不能中断交通的路段,可采用半幅施工方法。 接缝处应对接,必须保持平整密合。 同时,要加强管理,消除隐患,确保工程质量。 三、桥梁工程施工 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设有 4座中小桥,对原有老桥上部结构拆除,利用下部桥桩和基础,按照公路 Ⅰ级标准建造新桥,跨径不变。 桥梁上部结构先张法简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其中 6m板为实心板)。 中小桥上部板梁采用 6m、 8m、 10m标准跨径,梁高分别为 32cm、 42cm、 60cm;下部结构采用扩大基础和柱式墩、台,Φ。 技术指标 方强河 桥: ( 1) 设计荷载:公路 Ⅰ级 ( 2) 桥梁跨径: 38m空心板 ( 3) 桥面宽度:全宽 26米 ( 4) 桥面横坡: i=177。 2%。 ( 5) 斜交角度: 50186。 ( 6)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中东中心河 桥: ( 1)设计荷载:公路 Ⅰ级 ( 2)桥梁跨径: 16m实心 板 ( 3)桥面宽度:全宽 26米 ( 4)桥面横坡: i=177。 2%。 ( 5)斜交角度: 45186。 ( 6)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东子午 桥: ( 7) 设计荷载:公路 Ⅰ 级 ( 8) 桥梁跨径: 310m先张法 简支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 9) 桥面宽度:全宽 26米 ( 10) 桥面横坡: i=177。 2%。 ( 11) 斜交角度: 50186。 ( 12)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东匡河 桥: ( 1)设计荷载:公路 Ⅰ级 ( 2)桥梁跨径: 16m实心 板 ( 3)桥面宽度:全宽 26米 ( 4)桥面横坡: i=177。 2%。 ( 5)斜交角度: 70186。 ( 6)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东子午桥、方强河桥 工艺流程 施工平台 ―― 测量 放样――钻孔灌注桩――桥墩、桥台盖梁――先张法 简支预应力 混凝土空心板 (实心板) ――桥面系 施工平台 直接用 25 25 800 ㎝的方木铺设纵横两层,平台必须稳定、平整,各联结处要牢固,能承受工作时所有静、动荷载。 测量放样 用全站仪测定桥梁轴线,并与设计图纸相比较 ,设置保护桩控制桥梁平面位置。 钻孔灌注桩 放样定位 测量放样人员须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水准点,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各桩位的放样工作,对放好样标高控制点做好保护工作,并上报监理组复核,合格后才可使用,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复核,确保桩位符合设计要求。 护筒埋设 按图纸用全站仪把桩位准确的放出来,并且做好护桩 ,根据桩位,埋设好护筒。 泥浆 在钻孔前,应先准备好泥浆池和沉淀池,造好优质泥浆,泥浆一般由水、粘土(或膨润土)和添加剂按适当配和比配制而成;调制泥浆时应先将粘土或膨润土加水浸透,然后以搅拌机或人工拌料,相对密度控制在 之间。 若当地缺乏优质的粘土或膨润土不能调出合格的泥浆时,可使碳酸钠、氢氧化钠等掺加剂以提高泥浆性能指标,从而满足施工要求。 在钻孔时,应严控制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要求。 钻孔 钻孔就位前,应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钻孔时,按设计资料绘制的地质剖面图 ,选用磨盘回旋钻。 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否则应及时处理。 开钻时均应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加速钻进。 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填写的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注意的事项,应经常对钻孔泥浆进行检测和试验,不合要求时,应随时调节。 钻孔时为减少扩孔,弯孔和斜孔、应采用减压法钻进,使钻杆维持垂直状态,使钻头平稳回钻。 钻孔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后,迅速通知监理工程师验孔,合格立即进行清孔。 清孔 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对孔深、孔径进行检 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清孔。 清孔采用换浆法,在清孔排渣时,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清孔后泥浆的相对密度要求控制在 ~ 之间,沉淀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在吊入钢筋骨架后灌筑水下砼前,应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如超过规范,应进行第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砼。 钢筋笼制作及下钢筋笼 ,。20xx年某省道改扩建工程路基、桥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57页)-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