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申请报告(doc103)-工程综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电讯服务、仓储、港口铁路施工、港口机械、集装箱装箱、港口工程建设与监理、船舶垃圾清理。 2020 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已超过 亿吨,仅次于上海港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可超过 520 万 TEU,居中国大陆港口第四位。 (二)香港宁兴(集团)有限公司 香港宁兴(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 1983 年,是宁波市政府全资拥有的在香港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注册资金为 7835 万元港币。 截止 2020 年底,公司资产总额为 亿元港币,所有者权益为 亿元港币。 公司的宗旨是:“立足海外、服务宁波、办好窗口、共同发展”。 公司在日本、德国、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和宁波设有全资直属公司,并在宁波市设有办事处。 公司 主要经营业务有:实业投资、进出口贸易、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劳务合作、工程承包、项目融资和房地产开发等;并为海外工商企业界和科技界人士前往国内投资和技术开发提供咨询和服务。 20 余年来,公司通过自身资产结构的不断 优化,一直是在香港银行界享有最好信誉的中资企业之一。 (三)舟山金塘 港口开发有限公司 舟山金塘港口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0 年 1 月 2 日,注册资金5000 万元人民币,至 2020 年底,舟山金塘港口开发有限公司资产为 万元 ,所有者权益为 4974 万元。 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港口、码头及土地投资开发,其性质为国有投资。 第 二 章 拟建项目情况 一、港口现状及问题 (一)港口概况 宁波-舟山港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长江入海口的南缘,距香港、高雄、釜山、神户等亚洲大港均在 1000n mile 以内,至美洲、 大洋洲等在 5000n mile 左右。 港口地处我国南北海运主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适中,区位优势明显,建港条件得天独厚,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承担着浙江省、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线地区内外贸物资中转运输任务。 (二)港口现状 港口吞吐量现状 1973 年以前,宁波港是一个设施简陋的内河小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宁波港走过了一条由内河港向深水海港发展的道路,港口吞吐量实现了高速增长。 2020 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到 亿 t,仅次于上海港,列大陆港口第 2 位,进入世界五大港口之列,其中集装箱吞 吐量达到 万 TEU。 1991 年以来宁波港完成货物吞吐量情况见下表。 宁波港 1991 年~ 2020 年货物吞吐量一览表 表 211 单位:万 t、万 TEU 年 份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20 2020 2020 总吞吐量 3390 5321 6853 8220 9660 11547 18543 22586 其中外贸 1234 2139 2812 3308 3851 5193 8190 10233 其中煤炭 859 1094 1373 1527 1543 1827 2271 2554 石油 902 1471 1270 1955 2519 3486 5401 5842 矿石 1123 2109 3296 3627 4063 4330 4810 5497 集装箱 277 宁波港自 1984 年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 1988 年超过万箱,达 12025TEU。 九十年代开始快速增长,由 1990 年的 万 TEU 增加到 1995 年 16 万 TEU,“八五”期年均递增 48%,“九五”期年均递增 %,“十五”前四年的年均递增率为 %, 2020 年达到 万 TEU, 2020 年可超过 520 万 TEU。 集装箱是宁波港增长最快的货种,已经成为继矿石、原油和煤炭之后的第四大货种,占总吞吐量的比重由 1995 年的 %上升至 2020 年的 %。 2020 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的 %。 宁波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远洋航线的两个港口之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占江、浙、沪港口总量的比重由 1995 年的 %上 升至 2020 年的 %,在本地区集装箱运输中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 1990~ 2020 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发展变化趋势见下图。 “八五”期以前,舟山港主要承担舟山市所需物资运输任务。 “八五”末和“九五”期间,随着中化岙山石油转运基地,东海平湖油气田岱山原油中转站,宝钢马迹山矿石中转码头等大宗货主码头先后落户舟山,形成港口多元化开发利用局面,舟山港逐步承担起浙江沿海及长江沿线煤炭、原油和铁矿石等能源、原材料的中转任务。 舟山港吞吐量已从“八五”期间每年只有几百万吨迅速猛增宁波港 19902020 年集装箱吞吐量变化趋势图 161862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1990 1995 2020 2020 2020 2020 年度吞吐量(万T E U ) 总计国际航线 到 2020 年的 3189 万 t,“九 五”期间年均增长 %。 受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影响,沿海沿江地区石化、冶金等企业需求不断扩大,带动舟山港吞吐量进一步增加, 2020 年达 7359 万 t, 2020~2020 年间的年均递增率为 %。 由于外贸进口大宗能源、原材料的拉动,舟山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由 1990年的 万 t 上升到 2020年的 2379 万 t,年均递增 %;占总吞吐量的比重也由 1990 年的 %上升到 2020 年 的 %,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舟山港吞吐量构成中能源、原材料货物占主导地位,水水中转功能突出。 煤炭 、石油、金属矿石等货物吞吐量比重逐年增长,由1990 年的 28%上升到 2020 年的 77%,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集装箱运输组织现状 到港集装箱船舶总量快速增加。 2020 年宁波港到港集装箱船舶 2708 艘次, 2020 年达到 5517 艘次,是 2020 年的 倍,年均增长速度为 %,快于宁波港到港船舶总量的增长速度。 19902020年舟 山港货运量变化趋势图01000202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990 1995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年份万吨总吞吐量外贸吞吐量 宁波港到港集装箱船舶情况汇总表 表 212 单位:艘次 箱位( TEU)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0~499 1755 1739 2314 2796 1790 500~999 486 635 478 582 983 1000~1999 173 88 302 566 735 2020~2999 168 318 416 568 757 3000~3999 63 48 114 173 392 40004999 37 36 146 212 373 5000~5999 21 80 124 169 281 6000 及以上 5 64 136 160 206 合计 2708 3008 4030 5226 5517 到港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 2020 年到港 4000TEU 以上的大型集装箱船舶 63 艘次, 2020 年达到 860 艘次,远大于到港集装箱船舶总量增长速度。 平均每艘船装卸箱量由 2020 年的333TEU 提高到 2020 年的 726TEU。 宁波港目前的集装箱主要来源于本省的宁、绍、舟三市及本省的杭州及台州、温州市,部分 来自 江西、安徽等省。 为 充分发挥已建成的义乌、金华、绍兴等集装箱货运站的集聚作用和辐射功能,使 省内集装箱经 宁波港 进出 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目前 ,宁波港又 先后开通南北沿海内支线,使港口经营 范围 从浙江延伸至省外厦门、福州、大连、青岛等沿海城市。 宁波港作为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航线结构不断优化。 2020 年国际航线集装箱吞吐量 万 TEU,占总吞吐量的 %, 自 1996 年开辟中远洋航线以来,中远洋在国际航线中所占比例明显提高, 2020 年达到 万 TEU,为 2020年的 倍,占总吞吐量的比例达到 %。 内支线和内贸航线平稳发展,分别占总吞吐量的 %和 %。 远洋航线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分别占国际航线箱量的 %、 %。 近洋航线吞吐量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分别占国际航线箱量的 %、 %。 2020~ 2020 年分航线的航班数、吞吐量见下表。 2020~ 2020 年分航线航班数、吞吐量表 表 213 单位:班 /月、万 TEU 指 标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航班数 吞吐量 航班数 吞吐量 航班数 吞吐量 航班数 吞吐量 总吞吐量 523 461 359 236 国际航线 346 297 201 149 中远洋 209 165 85 41 美洲 71 56 21 15 欧洲 68 59 24 18 其他 70 50 40 8 近洋 137 132 116 108 香港 9 7 13 22 日本 51 47 50 36 韩国 38 35 31 26 其它 39 43 22 24 内支线 84 77 82 59 沿海 84 77 82 59 长江 内贸 93 87 76 28 沿海 93 87 76 28 长江 至 2020 年 12 月底,宁波港已吸引国内外近 60 家船公司开通各类航线 147 条,其中国际航线 112 条,美洲、欧洲和中东等远洋航线 72 条,日本、韩国 、香港、台湾、东南亚和俄罗斯的近洋航线 40 条;国内沿海内支线 22 条;内贸航线 13 条。 集装箱航班为 672 班 /月。 目前世界前 20 位的班轮公司均已登陆宁波港,9200TEU 的集装箱船舶也已挂靠宁波港。 舟山港集装箱运输 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2020 年 集装箱吞吐量为 万 TEU,其中国内航线 万 TEU,至宁波港 万 TEU, 上海港 万 TEU;内支线(至上海) 万 TEU。 受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陆岛间陆路集疏运通道尚未形成的影响,发展较为缓慢。 港口设施状况 宁波港现有集装箱泊位 7 个,主要分布在北仑港区。 按北仑二、三期工程 7 个集装箱泊位的现有设施情况测算,其通过能力为 270 万 TEU。 目前宁波港在建的北仑港区四期工程、大榭集装箱码头工程的集装箱年通过能力分别为 250 万 TEU、 200 万 TEU。 宁波港规划建设的北仑五期可建设 4 个集装箱泊位,通过能力 170 万 TEU。 全部建成投产后,全港集装箱设计通过能力可达到 890 万 TEU。 宁波港集装箱集疏运现状 宁波港已初步形成高速公路、铁路和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等全方位的集疏运网络。 目前宁波港的集装箱主要来自其直接腹地,以公路集疏运为主;水路集 疏运主要集中在沿海,江海联运还很少;铁路集装箱刚刚起步,但增长较快。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岸线管理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由于各种原因,原来的北仑港区总体规划没有得到执行,港区合理布局受到影响,导致岸线资源的粗放开发,难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影响了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和资源开发效率的提高。 舟山市各岛屿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对港口的依赖性很强,码头建设也因此到处可见 ,这种模式曾为带动舟山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和港口的进一步发展,港口布局分散、规模小将导 致各作业区自成系统,在生 产经营过程中,各作业区的集疏运、生产组织、整体服务、信息沟通等方面易出现脱节现象。 基础设施依然不足,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缺乏应变能力 集装箱运输和大宗散货运输需求旺盛,港口相应专业化码头建设依然滞后,结构性矛盾突出。 公用码头能力不足,业主码头能力富余,少数业主码头闲置;公用码头通用泊位老旧、中小泊位能力富余,不适应海运船舶大型化和专业化的需要;集装箱和万吨级以上通用杂货码头超负荷运转。 在宁波港能力紧张的同时,舟山尚有较多的优良岸线有待开发,但集装箱运输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老港区与城市发展矛盾突出 ,亟需功能调整 宁波港老港区地处宁波市三江口市区繁华地段,疏港与城市交通相互干扰严重,现有港区是城市规划的绿化区和商贸区,需要调整货运功能、改善城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