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第一人民医院灾后重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7页)-工程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填土 (Q4ml):杂色,土质混杂;工程地质条 件差。 ②耕土 (Q4ml):灰褐色,可塑,土质不均一,工程地质条件差,不宜作为建筑物的持力层。 ③粉质粘土 (Q4al);可塑 软塑,饱和,有臭味,含腐殖质,土质不均一,层位不稳定,不宜作为建筑物的有效持力层。 ③ 1粉质粘土灰黑色 (Q4al);饱和,淤泥质,软塑,含大量腐殖质,根据原位测试结果,该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见下表;。 项目 实测值 修正值 项目 实测值 修正值 统计频数 标准差 最大值 状态 软塑 最小值 3 2..5 湿度 湿 平均值 状态 稍湿 饱和 标准差 承载力 85 70 变异系数 Es ( Mpa) ( MPa) 修正系数 承载力建议值 70(KPa) ③ 2中砂 (Q4al); 杂色,稍密,主要为块状、片状为主。 层厚 ~;局部缺失。 ③ 3 圆砾 (Q4al);杂色,稍密 中密,磨圆度较好,透水性较好。 层厚 ;仅在 ZK60号钻孔中出露。 ④角砾 (Q4pl);杂色,稍密 — 中密,磨圆度差,主要 为棱角状,透水性差,在 I 区出现较为均一,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可作为 I 区 甘南州 第一人民医院的持力层。 根据原位测试(重型动力触探测试)、野外记录、室内数据分析结果及室内土工实验结果,该层土的相关物理力学性质见下表; 项目 实测值 修正值 项目 实测值 修正值 统计频数 标准差 最大值 密实度 中密 最小值 湿度 湿 平均值 状态 稍湿 饱和 标准差 承载力 450 330 变异系数 Eo 31( Mpa) 30( MPa) 修正系数 承载力建议值 300(KPa) ④ 1粉质粘土 (Q4al);灰黄褐色,湿,土质不均一,可塑,土质不均一,主要为粉质粘土夹大量千枚岩屑。 层厚~。 局部缺失。 ⑤圆砾 (Q4al);杂色,稍密 — 中密,饱和,磨圆度较好,一般为亚圆形,土质不均一,主要为园砾,其空隙被大量的粗砂和砾砂填充,填充程度一 般。 其顶部有薄层细砂夹层。 根据原位测试(重型动力触探测试)、野外记录、室内数据分析结果及室内土工实验结果,该层土的相关物理力学性质 见下表; 项目 实测值 修正值 项目 实测值 修正值 统计频数 标准差 13 12 最大值 密实度 中密 最小值 湿度 湿 平均值 状态 稍湿 饱和 标准差 承载力 410 320 变异系数 Eo 30( Mpa) 25( MPa) 修 正系数 承载力建议值 300(KPa) ⑤ 1砾砂 (Q4al);杂色,稍密,土质不均一,湿,主要为片状,块状,层厚不均一,工程地质条件差。 (三) 场地地下水情况 概况 本次勘察在场地内各勘探点均有地下水出露,地下水类型为潜水, 勘察期间实测稳定水位埋深为 ~ (相对高程系 )。 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 白龙江侧向补给和大气降水补给。 水量较大。 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区域内的地下水动态类型主要为气象水文动态型,地下水动态变化曲线规律随大气降水量、河水水位的变化而升降,一般在 13月为最低 , 710月为最高,场地水位平均年变幅在 ~。 地下水、土腐蚀性评价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20)附录 的规定,本场地环境类别为 II类,根据水质分析报告,并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20)的有关规定,对拟建场地地下水、土腐蚀性作出如下的评价: ( 1) 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通过 zk1号探井取水试样进行的水质简分析报告,地下水的 PH=, SO42含量 , CL含量, HCO3含量。 场地环境属 II类,地下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砼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 ( 2) 水的腐蚀性评价总结 综合上述水的腐蚀性评价结果,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 3) 场地土腐蚀性评价 通过易溶盐分析报告,地基土的 PH=, Mg2+= mg/kg , SO42含量 , CL含量 , HCO3含量。 场地环境属 Ⅲ类,地基土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砼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 (四) 地震效应评价 工程地震地基设计参数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附录 A第 . 3款规定, 甘南 县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VIII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根据场地土性质,场地土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 II类场地。 场地特征周期为 ,建筑场地属于可进行建设的一般性场地。 饱和土液化判断 场地内存在 ③ 2中砂,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的有关规定,初步判定该层土为液化土层。 根据标准惯入测试复判本夹层中砂为液化土层,液化指数 Ile=,液化等级轻微。 (五)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场地稳定性与适应性评价 拟建场地未发现动力地质条件破坏现象,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场地内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根据《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JJ57— 94)附录 C 场地稳定性分类、附录 D 场地建设适应性分类,拟建场地属稳定性较差,较适宜本工程建设场地。 岩土层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野外收集的地质资料、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实验分析结果,对场地内的各只要土层作出如下评价: 第( 1)层( Q4ml)杂填土:杂色,土质不均一,工程地质条件差,(主要为旧房拆迁遗留物)不宜作为建筑物的持力层。 第( 2)层( Q4ml)耕土:杂色,土质不均一,层厚薄,工程地质差,不宜作为建筑物的持力层。 第( 3)层( Q4al)粉质黏土:灰褐色,可塑 软塑,饱和,有臭味,含腐殖质,土质不均一。 工程地质条件差,不宜作为建筑物的有效持力层。 第( 4)层( Q4al)角砾;杂色,稍密 — 中密,磨圆度 差,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宜作为建筑物的有效持力层。 第( 5)层( Q4al)圆砾;杂色,稍密 中密,磨圆度差,工程地质较好,可以作为拟建建筑物的有效持力层。 (六) 地基方案 地层承载力特征值 勘察场地内的地基土可以作为天然地基使用的持力层为④ 层角砾和 ⑤ 圆砾。 拟建建筑物 为丙级建筑物,根据《建筑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20),地基设计等级为乙级,拟建场地主要地基土修正后承载力特征值列于下表供设计参考: 天然地基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 土 层名称 土层编号 依据 指标 经验值 标准贯入 重型动 力触探 综合 推荐值 粉质黏土 ③ 1 fak(kPa) 70 / / 70 Es(Mpa) / / 中砂 ③ 2 fak(kPa) / / / 100 Es(Mpa) / 7 / 7 粉质黏土 ③ fak(kPa) 70 100 / 70 Es(Mpa) / / 角砾 ④ fak(kPa) / / 330 300 Eo(Mpa) / / 30 30 圆砾 ⑤ fak(kPa) 300 / 320 300 Eo(Mpa) / / 25 25 桩基方案 拟建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稳定持力层埋深较深,根据拟建工程特点、场地土及周围环境条件,宜采用桩基础。 I 区持力层选择可选 ④ 角砾层 或 ⑤ 圆砾层。 宜选用水下钻(冲)成孔混凝土灌注桩, 桩基础宜选用端承桩型式,桩 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小于 1 米。 根据《建筑桩基及技术规范》 (JGJ 94- 94)有关规定,单桩承载力估算结果如下表所列: 单桩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和桩侧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清底干净 ) 地层 编号 岩 土 名 称 桩基施工工艺类型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kPa)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kPa) ③ 1 粉质黏土 沉管灌注桩 16 / 水下钻 (冲 )孔灌注桩 20 / ③ 2 粉质黏土 沉管灌注桩 16 / 水下钻 (冲 )孔灌注桩 20 / ③ 粉质黏土 沉管灌注桩 16 / 水下钻 (冲 )孔灌注桩 20 / ④ 角 砾 沉管灌注桩 60 4000 水下钻 (冲 )孔灌注桩 70 1600 ⑤ 圆 砾 沉管灌注桩 60 4000 水下钻 (冲 )孔灌注桩 70 1600 浅基础 拟建 甘南州 第一人民医院建设场地有效持力层 ④ 角砾层和 ⑤ 圆砾层埋深较浅,可采用换土垫层对上部的 ① 杂填土 ②耕土 ③ 粉质黏土及该层中的夹层处理,基础可采用浅基础。 三、气候 甘南 属东亚季风气候区。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山脉走向的影响,区内气候复杂多样,分布独特,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均十分明显,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特景观。 一是南北温差悬殊。 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从亚热带湿润气候向暖温带湿润气候、温带半湿润气候和高寒阴湿气候过渡,年平均气温 5℃―― 15℃,日照时数 1700―― 2020小时,活动积温 2600―― 4600℃ ,年降水量 450―― 1000毫米,无霜期 166―― 285天。 甘南 、 甘南 南部及 甘南 东南河谷地带,海拔低于 1000米,年平均气温高于 14℃,活动积温大于 4500℃,年降水量 450―― 1000 毫米,局部地方年降水量达 1300多毫米,干燥度小于 1,无霜期大于 280天,热量和水分均为甘肃最高,是本省唯一的亚热带温润气候区。 二是垂直分带显著。 东南部高山峡谷区,从河谷到山顶,随着地势逐步升高,气温热量急剧递减,气候由亚热带递变到暖温带、温带及寒温带,降水量则随海拔的递升而增加,地势愈高,降水量愈多。 同时在纬度和地势均低处,气温一般皆高而降水量则有高有低,与局部地形紧密相关。 之辈与农作物分布亦呈现错综复杂的状态。 当地群众群众总结的“高一丈,不一样”和“旱收山,涝收川, 不旱不涝收半山”的谚语,即是对 甘南 地形变化与水热分布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基本规律的形象概括。 甘南 气候温和,风光秀美,山资水色兼有北国之雄浑奇峻,南疆之灵秀旖旎,浑然一体,相映生辉。 全国三大天池之一的阴平天池绿山环抱,碧波粼粼,天生一个“翡翠世界”;西北最大的溶洞 甘南 万象洞奇幻绚美,气象万千,犹如世外仙台琼阁;国家级重点保护、甘肃唯一具有北亚热带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观 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奇葩异树,竞相弄资,珍禽异兽,自由出没,被赞誉为“甘肃的西双版纳”;分布于全区各县的大河坝、三滩、红土河、梅园沟、云屏山等自然景点,茫茫林海,阵阵松涛,奇花异草,飞瀑流泉,被人们称作“陇上小九寨沟”;白龙江两岸“高江急峡雷霆斗,拓木苍藤日月昏”,宛如幅幅精美的山水画 ;徽成盆地桑麻遍四野,稻椒千重浪,呈现一派鱼米之乡的繁荣景象 ,构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引人入胜。 四、施工条件 甘南州 第一人民医院重新选址在 秦川区 东江开发区,该区域谁,电、路、通讯方便,水、电可投入城市管网, 周围人口相对集中,符合建设要求。 区域临国道 212 线,通兰州、成都、天水、西安等地,附近有原材料供应厂家:诸如 甘南 水泥厂及一些大型砖厂建设于附近,材料供应十分便利。 第四部分 建设规模及方案 一、建设规模 住院大楼预计设置病床 500 张,主体为框剪结构,总建筑面积 41810 平方米,预计总投资 12917 万元。 其中建设一期投资 7399万元,建设二期投资 5518万元。 建设规划建筑面积汇总表 建设期 项目名称 建筑面积( M2) 层数 一期 门诊楼(含急诊) 7750 8 住院楼 16200 9 小计 23950 二期 医技楼 11200 8 行政后勤楼 5000 8 附属楼 1660 2 小计 17860 总计 41810 二、资金来源 该期工程预计总投资 12917 万元,一期工程投资 7399万元,由深圳市政府灾后援建投入,二期工程 5518 万元,由国家灾后重建资金列支。 三 、建设方案 (一) 主导思想 医院 始终 坚持 “ 以病人为中心 ” ,以专业的精神追求卓 越的技术,以博爱的精神追求优质的服务,以创造的精神追求先进的文化,以科学的精神追求和谐的发展,努力建设先进的医院 文化,积极致力于提高医疗技术 , 改善医疗服务 ,逐步把医院建设成 “ 一流环境、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服务 ” 的现代化医院。 该建筑物位于 甘南州 东江开发区东江水,交通便利,根据地形、地貌、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环保,使用功能、城市规划及技术经济合理性等要求布置建筑物。 由建筑物的功能分区,形成建筑物室外交通路线,将建筑物室外空间自然分区,在各区内形成大小不同的停车场、绿地、景观等,体现以人为本,为患者服务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