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汇编下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发电企业的主要煤灰斗(仓)有灰斗、灰罐(仓)、脱硫塔、原煤仓、煤粉仓等。 在煤灰斗(仓)内作业时,由于空气不易流动,原煤仓、煤粉仓内聚集有一氧化碳,脱硫塔内聚集酸(碱)有害气体等,人员吸入中毒、窒息。 一、 安全作业现场 ( 1) 清空煤灰斗(仓)。 ( 2) 关闭煤灰斗(仓)的所有闸门,并上锁。 ( 3) 打开煤灰斗(仓)盖板,保 持良好通风。 必要时强制通风。 ( 4) 检测煤灰斗(仓)内的有害气体浓度或用小动物做试验。 见图 639。 图 6 39 ( 5) 煤灰斗(仓)内应架设梯子,且有逃生通道。 见图 640。 24 图 6 40 ( 6) 煤灰斗(仓)内的温度不得超过 50℃。 ( 7) 煤灰斗(仓)内照明充足,照明电压为 12V。 ( 8) 煤灰斗(仓)外悬挂“在此工作”提示牌。 二、 安全作业行为 ( 1) 进入煤灰斗(仓)的人员应戴防毒面罩、防护眼镜、手套,袖口、裤脚应用带子扎紧或穿专用防尘服。 ( 2) 进入煤 灰斗(仓) 30min 前,必须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 ( 3) 煤灰斗(仓)外必须设 2 名专职监护人,并保证通信畅通。 ( 4) 煤灰斗(仓)内的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绳的一端必须握在监护人手中。 见图 641。 图 6 41 ( 5) 在煤灰斗(仓)内长时间作业时,应每隔 2h 检测一次有害气体浓度。 作业中断超过30min 应重新检测。 见图 642。 图 6 42 ( 6) 当煤灰斗(仓)内的人员感到身体不适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 ( 7) 严禁进入有煤(灰)的煤斗(仓) 内桶煤(灰)作业。 ( 8) 储煤筒仓堵塞时,应用压缩空气等破拱,不得进入储煤筒仓内戳煤。 ( 9) 进入烟气系统(包括烟道、脱硫塔、烟气换热器等)前,必须先通风换气,合格后方可作业。 ( 10) 在锅炉的燃烧室、烟道内作业时,不得漏进烟、热风、煤粉等介质。 ( 11) 进出烟道应使用梯子(绳梯),烟道内有人时严禁使用吸风机通风。 ( 12) 清扫烟道时,人应站在上风位置,不得站在下风烟道内。 ( 13) 灰库内有积灰时,严禁进入作业。 ( 14) 煤(粉)斗内有燃着或冒烟的煤时,严禁入内。 25 ( 15) 发现煤灰斗(仓)内有人中毒、窒息后,施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方可进行施救。 见图 643。 图 6 43 ( 16) 在煤灰斗(仓)内作业时,应采用轮流工作与休息,检修结束应清点人数。 第六节 危险化学品中毒防控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发电企业常见的有可能中毒、窒息的危险化学品有六氟化硫、液氯、液氨、联氨、氨水、硫酸、盐酸及剧毒化学药品等。 一、 安全作业现场 ( 1) 危险化学品应在具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上点购买。 不得购买无厂家标志、无生产日期、 无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三无”危险化学品。 ( 2)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必须装设机械通风装置、冲洗水源及排水设施。 ( 3) 危险化学品必须专人管理,建立健全档案、台账,并有出入库登记。 ( 4) 有毒、致癌、有挥发性等药品必须储放在隔离房间和保险柜内,保险柜应双锁、双人、双账管理,装设电子监控设备,并挂“当心中毒”警示牌。 见图 644。 图 6 44 ( 5) 化学试验室必须装设通风柜和机械通风设备。 见图 645。 图 6 45 ( 6) 化学酸库应装设 酸雾吸收装置。 ( 7) 盛装药品的瓶子上应贴有标签,分类摆放。 严禁使用没有标签的药品。 ( 8) 易起反应的化学药品储放在相邻地方时,必须采取可靠的物理隔离。 ( 9) 化验室应有自来水、通风设备、消防器材,急救药箱、酸(碱)伤害急救中和用药、毛巾、肥皂等物品。 见图 646。 26 图 6 46 ( 10) 氯气室(屋)顶应装设喷淋设施,水阀门应装在室外,并有排气风扇。 氯气瓶应涂有暗绿色“液氯”字样标志。 严禁氯气瓶或加氯机靠近采暖设施。 见图 647。 图 6 47 ( 11) 氨区必须配备风向标、氨气泄漏报警仪。 氨水、联氨储罐及管道应有“剧毒危险、易燃易爆危险”标志。 见图 648。 图 6 48 ( 12) 电解制氯间内应挂有“严禁烟火”、“当心中毒”、“当心腐蚀”警示牌。 ( 13)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室必须装设机械排风装置,其排气口距地面高度应小于 ,并装有六氟化硫泄漏报警仪,且电缆沟道必须与其他房间可靠隔离。 ( 14) 水银仪表修理场所的安全要求: 1) 水印仪表修理场所应设在同一楼房内的底层,且与其他房间可靠隔离。 2) 室内应装设机械通风装置。 3) 室内墙壁应 涂刷油漆,油漆的高度应占墙壁高度的 2/3。 4) 室内地面应平滑、严密无缝(如水磨石地面),地面应略向一边倾斜,排水沟应有单独积水井。 5) 室内修理台应光滑无缝,四周边缘应高起,台面有一角应较低,以便水银流入到台下的容器内。 6) 定期测量室内含汞量。 ( 15) 作业现场应放置一个含有毒有害废弃擦试材料的专用收集铁箱。 二、 安全作业行为 ( 1) 化验人员必须穿专用工作服,戴防护口罩、防护眼镜、防酸(碱)手套。 必要时穿橡胶围裙和橡胶靴。 ( 2) 剧毒化学药品必须报当地安监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 27 ( 3) 配制有毒性、致癌或有挥发性等药品时,室内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室 外应站在上风口进行。 见图 649。 图 6 49 ( 4) 露天装卸化学药品(溶液)或从事其他作业时,人应站在上风口作业。 见图 650。 图 6 50 ( 5) 严禁用口尝和正对瓶口用鼻嗅的方法鉴别药品。 ( 6) 化学试验时,应用滴管或移液管吸取液体,严禁用口含玻璃管的方法吸取。 ( 7) 室内作业时,应每隔 1~2h到室外换气。 若感到头痛、恶心、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到室外换气。 ( 8) 严禁将化学药品放在饮食器具内。 ( 9) 严禁将食品和食具放在 化验室内。 ( 10) 化学试验时,严禁一边作业一边饮水(食)。 ( 11) 严禁用消防水、生产用水冲洗盛过危险化学品的车辆。 ( 12) 进入尿素溶解罐前,必须将罐内浆液全部排空,充分通风,并测试罐内氨气残存量。 ( 13) 含联氨的蒸汽不得作生活用汽。 ( 14) 液氨卸料时,驾驶员必须离开驾驶室。 但押运员、灌区卸车人员不得离岗。 ( 15) 液氨卸料时,应排尽管内残余气体,严禁用空气压料和用有可能引起罐体内温度迅速升高的方法进行卸料。 ( 16) 液氨罐车可用不高于 45℃温水加热升温或用不大于设计压力的干燥惰性气体压送。 ( 17) 氨气泄漏时,作业人员必须戴好防毒面具、胶皮手套后,方准进入现场。 ( 18) 雷雨天气,严禁装卸液氨作业。 ( 19) 严禁将氯瓶暴晒和用明火烤,严禁用沸水浇氯瓶安全阀。 ( 20) 氯气漏出时,作业人员应戴上防毒面具,关闭门窗,开启室内淋水阀门,将氯瓶放入碱水池中,然后用排气风扇抽出余氯。 ( 21) 氢罐、油罐、酸(碱)罐清扫检修前,先检测有害气体浓度,合格后方准作业。 ( 22) 对撒落的磷酸酯抗燃油应用锯末或棉纱汲取收集,采取高温焚烧处理。 ( 23) 磷酸酯抗燃油着火时,灭火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应用二氧化碳及干粉灭火器灭火,不得用水灭火。 ( 24) 水银仪表工作人员应戴乳胶手套(外科手术用的),不得用手直接接触水银,不得用嘴含工具吸水银 ,不得在水银仪表工作的房屋内饮食。 ( 25) 往仪器内部灌注水银时,盛水银的容器内必须覆盖一层清水。 从仪表往外放水银时,应放入盛有清水的容器内。 28 ( 26) 水银工作用过的废棉纱、抹布以及清除的垃圾、报废的水银灯、水银器件等不得随意抛弃,应集中保管,妥善处理,防止水银扩散。 ( 27)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发生故障造成气体外逸时,周边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 见图 651。 图 6 51 ( 28) 用过的擦拭材料(抹布和棉纱等)用放在废棉纱的专用铁箱内,并及时清除。 第七节 刷(喷)漆中毒防控 刷(喷)漆作业包括粉刷油漆(涂料)及防腐涂料。 其中,油漆(涂料)是由颜料、溶剂、树脂、异氰酸酯固化剂等配制而成的化工产品;防腐涂料是由成膜物质(油脂、树脂)与填料、颜料、增韧剂、有机剂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 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长时间从事油漆(涂料)的作业人员会导致人体乏力、胸闷、呕吐、头晕等症状。 发电企业常见的防腐作业场所有脱硫塔、化学酸碱池、凝结器、架构防腐等。 一、 安全作业现场 ( 1) 室外刷(喷)漆作业前,必须保证现场周边开阔、空气流动。 ( 2) 室内刷(喷)漆作业前,必须打开全部窗户,并启机 械通风装置。 ( 3) 在受限空间内刷(喷)漆前,必须保证现场空气流动,必要时可永久、风机通风。 ( 4) 刷(喷)漆作业现场不得超量存放易燃物品。 见图 652。 图 6 52 二、 安全作业行为 ( 1) 刷(喷)漆作业人员必须戴口罩,必要时戴防毒面具。 ( 2) 刷(喷)漆作业时间较长时,应采取定时轮换作业方法。 ( 3) 在受限空间内刷(喷)漆时,必须设监护人。 见图 653。 图 6 53 29 ( 4) 刷(喷)漆中作业人员感到身体不适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 ( 5) 刷(喷)漆作业现 场严禁明火,并备好灭火器材。 ( 6) 严禁用氧气作为喷枪气源。 见图 654。 图 6 54 图 6 55 ( 7) 严禁在热体上直接刷(喷)漆作业。 见图 655。 第七章 厂内车辆伤害防控 第一节 概述 厂内机动车辆是指仅在本企业特定区域内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不包括大客车、消防车、工程车、工程抢险车和救护车。 发电企业常见的厂内机动车辆有电瓶车、洒水车、扫地车、挖掘机、装载机、推 土机、翻斗车、叉车等。 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有: ( 1) 无证驾驶 ( 2) 司机酒后驾车或疲劳驾车。 见图 71。 图 7 1 ( 3) 车辆带“病”行驶。 ( 4) 车辆超速行驶。 ( 5) 车斗内人货混装运输。 见图 72。 图 7 2 ( 6) 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与其他物件(料)混装运输。 见图 73。 30 图 7 3 ( 7) 装载货物超载、超高、超宽、超宽、超长或固定捆绑不牢运输。 见图 74。 图 7 4 第二节 个人能力与防护 一、 个人能力要求 ( 1) 电瓶车、洒水车、扫地车、翻斗车的司机必须取得驾驶证。 见图 75。 图 7 5 ( 2) 汽车吊车属于特种设备。 司机必须取得驾驶证,吊车操作人员必须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移动式起重机)。 见图 76。 图 7 6 ( 3) 叉车、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的司机必须经专业技能培训,并持证上岗。 二、 个体防护要求 厂内机动车司机必须穿好 工作服,离开驾驶室进入生产区域必须戴好安全帽。 31 第三节 厂内道路 厂内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辅助道等。 其中,主干道是指全厂性主要道路,一般为主要出入口道路;次干道是指厂区车间、仓库和生产现场之间的主要运输道路。 厂内道路的安全设施与标识的基本要求: ( 1) 主干道必须画上下行线。 见图 77。 图 7 7 ( 2) 次干道、辅助道的画线应有本企业自行规定。 ( 3) 厂内道路安全警示牌见 71 表 71 厂 内道路的安全警示牌 序号 厂内道路 安全设施与标识 1 主干道 限速标示牌( 30km/h) 2 次干道、辅助道 限速标示牌( 5km/h) 3 急转弯处 限速标示牌( 5km/h);装设凸面镜 4 人行横道、出入大门 限速标示牌( 5km/h);装设减速带 5 道路上横跨故障物 限高标示牌 6 停车场 停车标示;装设减速带;划停车位牌 ( 4) 燃油(气)区周围必须有消防车行驶的通道,通道尽头应设有回车场。 ( 5) 厂区道路有积雪(冰)时,应及时清扫,路滑地段应铺撒防滑砂或采取其他防滑措施。 第四节 车辆与 运输 车辆与运输主要包括车辆登记、车辆年检、货物装运、车辆行驶等。 一、 车辆安全要求 ( 1) 厂内车辆必须在所辖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注册登记、年检及办理相关手续。 ( 2) 厂内车辆必须安装车辆牌照,行驶证应有效。 ( 3) 厂内车辆必须每年检验一次,且有《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报告》。 ( 4) 厂内车辆过户、报废时,必须办理登记手续;车辆改装后必须重新验车。 ( 5) 厂区主干道行驶最高时速不超过 30km/h,。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