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廉租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水分流制排水系统。 污水经生化处理消毒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排水系统: 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87m3/d(生活污水量以生活用水量的 80%计算),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经 XX 市 污水管网收集后进入 XX 市 污水处理厂处理。 四 、管材 l、室外给水管选用实壁给水塑料管,橡胶圈接口;室内给水 管选用 PVC 塑料管,专用胶粘接。 室内排水管选用硬聚氯乙烯排水塑料管,粘接;室外排水管选用排水塑料管,橡胶圈接口。 热水管选用薄壁紫铜管及配件,焊接。 消防喷淋管 DN150 选用无缝钢管,内外热镀锌; DN≤100,选用热镀锌钢管,管道连接; DN≥ 100,卡箍连接; DN100,丝扣连接。 第 五 节 供电及电信设计方案 一、设计依据 24 建筑、结构、暖通和给排水等有关专业提供的方案资料。 国家颁发的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 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 GB50052— 95) ( 2) 《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 GB50053 94) ( 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 GB50054— 95) ( 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50057— 94) (2020 版 ) ( 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 JGJ/ T16— 92) ( 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16 2020) ( 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 GB500116— 98) 二、供电设计 负荷估算 住宅生活用电按 50W/m2 测算,本项目用电总负 荷约为373KW。 由于小区统一考虑建设高低压变电间,并配置相应的变压器,容量有保证,故本项目不单独考虑输变电系统,可直接由低压替接,电源由供电公司提供。 区内电力线路采用直埋方式,各户设磁卡电表箱分户计量。 供配电方案 由变配电室引至各建筑物的线路,采用 VV22 型电力电缆直埋方式敷设,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 50- 100m 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处设明显方位桩,建筑物内配电线路采用 BV 型铜导线穿 PVC管敷设。 电源进楼处断路器设漏电保护功能,漏电保护电流为 25 500mA,以防止电气火灾发生。 电表集中安装在底层。 开关 箱总断路器采用可切除中性线开关,插座回路开关均具有漏电保护功能,漏电保护电流为 30mA。 各单位工程做总等电位联结,进线配电箱的 PE 母线,进入建筑物的各金属管道,建筑物内部的金属结构均应做好电位联结。 所有消防及重要负荷的供电均设置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装置,并选用品质可靠的 ATS 开关,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三、照明设计 照明光源:以荧光灯为主,门厅、走道等采用节能型荧光灯。 事故照明:在重要场所除有双电源供给外,还设 EPS 镉镍电池集中电源供应急灯在事故发生时疏散、诱导人员能迅速离开事故现场之用。 线路敷设:变电所或配电间低压配店柜配出干线经电气竖井至各配电箱,干线采用紧密式插接母线,配电箱至各照明设备采用导线穿管敷设。 各子项低压电缆沿室外电缆沟敷设。 四 、防雷与接地 建筑物防雷按三级考虑。 在各建筑物顶部设避雷带做接闪器,引下线利用柱内二根以上主筋,接地极利用建筑物基础,建筑物每层利用框架梁钢筋与柱内主筋连接形成法拉第笼防雷击,对建筑物各电源电缆进户处设置防雷击电涌保护器。 各建 26 筑物的强、弱电竖井引入线采用金属管保护以防雷电波侵入。 建筑物内低压配电屏、各层配电箱及带有计算机、弱电信息装置的中端配电箱分三 级设置电涌保护器。 本工程接地保护采用 TNS 接地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设专用接地线( PE 线),接地体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所有进户金属管线、电梯接地、防雷接地、弱电接地、电气设备接地及建筑物的各种水平、垂直金属管干线与建筑物接地体全部连接,形成总等电位连接,接地电阻小于 1 欧。 五 、 电信 设计 电讯线路由主干线引入,线路在 小区 内沿主要道路呈网状与枝状相结合布置。 小区 设有完善的应急照明系统、紧急广播系统、泛光照明系统等。 电视电缆系统通过市有线电视光缆接入,经有线电视基站分配后,由电缆引至各单 建筑物,管线呈网状布置。 根据 新田住宅小区 的规划设计,着眼于现代化新 小 区的建设目标,设置宽带网络系统,直接接入 小区。 电信电缆与电力电缆分设道路两侧。 可采用水泥管块式电信管道或用 PVC 排管埋地敷设。 第七节 管线铺设方案 本工程管线共有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电缆、电 27 信电缆、热力管 6 种,除电力电缆和电信电缆采用电缆沟铺设外,其余管线一律采用直埋铺设。 各种管线之间以及管线与道路及建筑之间要保持一定的水平和垂直净距,避免互相干扰,各种管线在垂直交叉时,应遵守如下原则: 压力流管让重力流管。 小管径让大管径。 给水管尽量在污水管上面。 易弯曲管让不易弯曲管。 临时性管线让永久性管线。 工程量小的管线让工程量大的管线。 28 第六章 环境保护和节能 第一节 环境保护 一、环境影响分析 环境保护标准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有关规定,本项目主要采用如下标准: ( 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SL20498) ( 2 ) 《 水 土 保 持 综 合 治 理 技 术 规 范 》( GB/) ( 3) 《污水排放综合标准》( GB89781996) ( 4) 《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 GB38382020) ( 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 6)《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20) ( 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 8) 《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 (CJJ 142020) ( 9)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GB1252390) ( 10)以及 其他有关标准 二 、项目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 污水 主要是施工过程的建筑污水,污水排放须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 一级标准。 污水管应与社区污水管 29 线、城 市下水管线连接,确保排污通畅,严禁施工污水向临近的水域排放。 施工废水对环境影响不大。 废气 施工期间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中含有 CO、NO THC 等污染物,通过类比分析,废气的影响范围在附近50~ 100m 内, 100m 外基本无影响。 扬尘 工程基地开挖、施工过程、材料装卸、运输车辆行驶造成的扬尘均会造成粉尘污染。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地基开挖的施工管理,对车辆轮胎实施保洁措施,避免沿途撒落泥土,天气干燥应定期实施洒水降尘,建筑工地原材料露天堆放时要覆盖,施工场地须设置临时隔离墙。 固体废弃物 施工产生的废弃土方、建筑垃圾等,如管理不当会影响施工区周围景观,并有碍道路通行。 建议本项目废弃钢铁统一收集,交由回收公司回收,施工建筑弃渣及弃土由建设局审批后,运至指定地点堆放,运输车辆要覆盖蓬布以防止废弃物洒落造成二次污染。 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运因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并妥善处置,因施工给绿化造成破坏的,要恢复植被。 噪声 各种施工机械的施工噪声及建材、建筑弃土运输车辆行驶、装卸时发出的噪声对附近环境影响较大。 为减少施工期产生的 30 噪声污染,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布局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 工时间,对高噪声施工设备采取必要的减振、降噪处理,在中午( 12: 30- 14: 30)和夜间( 22: 00-次日 6: 00)禁止施工,如因工艺需要在夜间施工的,必须取得有关部门的批准,方可施工。 室内环境污染控制 为预防和控制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产生室内环境污染,保障业主健康,项目建设必须依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30325- 2020 要求进行。 ( 1)材料选择 a.粘合木结构所采用的胶粘剂可能会释放出甲醛,以游离甲醛释放量不大于 179。 的标准进行控制。 b.壁布、帷幕等经粘合、定形、阻 燃处理后,可能会释放出甲醛,游离甲醛量也不应大于 179。 c.由于沥青类防腐、防潮处理剂会持续释放出污染严重的有害气体,严禁用于室内木地板及其他木质材料的处理。 d.预防织物和木材用阻燃剂释放氨气造成污染。 e.脲醛树脂泡沫作为室内保温、隔热、吸声材料时会持续释放出甲醛气体,本项目应考虑采用其他类型的材料代替。 ( 2)工程施工 a.室内装修工程所采用的稀释剂和溶剂按国家标准《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GB7691 第 节的规定 ‚ 禁止使用含苯(包括 31 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不包括甲苯、二甲苯)的涂料、稀释剂和溶剂。 ‛ b.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7692- 1999 第 条 ‚ 涂漆前处理作业中严禁使用苯 ‛ 和第 条 ‚ 大面积除油和清除旧漆作业中,禁止使用甲苯、二甲苯和汽油 ‛。 ( 3)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涂料、胶粘剂、处理剂和溶剂后应及时封闭存放。 使用剩余的废料及时清出室内,不在室内用溶剂清洗施工用具。 三 、 运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 废水 项目建成后,小区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进行处理,由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全权负 责。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以有效地防止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固体废弃物 主要是一般生活垃圾。 垃圾处理的主要措施是:小区内按功能区域或建筑区域划分垃圾清理服务区,设置不影响室内外景观的密封式垃圾收集器,采用全密闭式的垃圾收集运送小车和运输车,规划固定的垃圾收集运送通道,将垃圾运送至指定的处理地点。 四 、 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32 项目在施工建设中的地基开挖及施工车辆的频繁往来将不可避免地损坏原土地的自然地貌和地表植被,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导致水土流失,这种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现象尤其是在梅雨季节和台风频 发的强降水季节变得更为突出,因此要严格做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处理好场地的排水,防止发生水土流失,并接受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 施工建设过程所需石料填方拟商业采购,同时在石料运输途中,应防止石料抛洒路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挖填同步;完善排水设施,筑好排水沟,有效汇集水流,避免水流冲走砂土,破坏周边水土,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场地进行平整和复原;按照要求及时建设好草皮及植树绿化工作,以保护当地的天然生态环境。 五 、环境影响评价 本建设项目其污染源很小,且污染物排放量也很少,产生的少量 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后,完全可达环保要求,对生活垃圾集中存放,定期外运,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第二节 节能设计 本工程项目应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建筑节能的要求进行节能设计。 严格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节约型社会。 一、节能设计依据 33 l、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3(J)632020)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 93) 山东省标准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14— 036—2020) 建设部部长令第 76 号《民用建筑节能 管理规定》 建设部《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山东省节能安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鲁政发 [2020]39号 二、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