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国策经纬——可持续发展教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我们要增强人口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自觉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我国的资源现状 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 1)从总量上看,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 ,资源类型齐,是一个资源大国。 ( 2)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相对数来看,我国在世界上是一个资源小国。 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3)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损失严重,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日本居世界前列、高达 69%的森林覆盖率,但每年消耗的 250 亿双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而且他们还把用过的筷子回收制成纸浆。 据《环球时报》报道,日本约 96%的一次性筷子来自中国,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却 “吝啬 ”到全靠进口解决一次性筷子生产的程度;然而,中国森林覆盖率不到 17%,却大量砍伐林木生产一次性筷子换取外汇,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 我国资源形势将 日益严峻形势 人均资源占有量偏少这一状况,将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而日趋严峻。 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 我国已经是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和继美国之后的石油、电力第二消费大国,其中仅水泥、钢铁、煤炭的消耗就分别占世界总消耗量的 55%、 26%和 30%,而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2020 年才占世界总消耗量的 6%。 我国的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仅为 33%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 60%以上的水平。 人类的环境问题 ( 1)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创造的生存条件。 ( 2)然而,由于人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尊重自然规律,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果。 ( 3)我国的环境问题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2020 年度,中国出现了干旱、暴雨洪涝、高温、连阴雨、台风、冰雹、沙尘暴、雪灾、冻害、大雾等多种气象灾害及异常气候事件,灾情为中等偏重。 少雨干旱和暴雨洪涝仍是主要的气象灾害。 受 2020 年 7 月 16~ 20 日上游突降大雨的影响,淮河污染史上最大污水团形成并扫荡淮河干流,充斥河面的黑色污染水团全长达 133 千米,总量约为 4 亿吨,沿线居民生活严重受扰。 近 50 年来,我国为自然灾害付出了 万亿人民币的代价。 洪涝、干旱、地震等各种灾害,侵袭着我国 1/3 国土。 我国每年因水 质污染、大气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 2830 亿元人民币。 人们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遭受着环境的报复。 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如何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1)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 要重点推行以土地、水、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主要内容的资源节约战略。 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耕地,从严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限制城镇、村庄用地规模的盲目扩张;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提高用水效率,把节水放在突出的位置;实行严格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坚持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的原则,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我国国土资源紧缺,耕地面积仅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