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毒理学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等大动物 3~ 4只。 将性成熟雌雄动物按雌雄 l: 1或 2: 1比例同笼交配。 每日将已确定受孕雌鼠随机分入各剂量组和对照组。 出现阴栓或精子之日即为受孕 0日,也有人作为第 1日。 由于致畸作用有极为明确的敏感期,应精确掌握动物接触受试物的时间,必须在器官发生期。 外源化学物发育毒性的评价 发育毒性及其评定 胎仔检查 自然分娩前 12日将受孕动物处死,剖腹取出子宫及活产胎仔,并另行记录死胎及吸收胎。 一般大鼠在受孕后第 1920天,小鼠第 1819天,家兔在第 29天。 外源化学物发育毒性的评价 发育毒性及其评定 下列几方面进行畸形检查 : 外观畸形肉眼检查 ,例如露脑; 肉眼检查内脏及软组织畸形, 例如腭裂; 骨骼畸形检查 ,例如颅顶骨缺损,分叉肋等。 畸形检查只限活产胎仔。 外源化学物发育毒性的评价 发育毒性及其评定 结果评定 活产幼仔平均畸形出现数 :即根据出现的畸形总数,计算每个活产幼仔出现的畸形平均数。 畸形出现率 :即作为畸胎的幼仔在活产幼仔总数中所占的百分率。 母体畸胎出现率 :即出现畸形胎仔的母体在妊娠母体总数中所占的百分率。 发育毒性及其评定 外源化学物发育毒性的评价 确定受试物是否具有致畸作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任何结果必须通过统计计算方法进行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必须具有统计学意义才能认为是阳性结果。 应该掌握所用实验动物品系的自然畸形发生率。 致畸作用中动物物种和品系差异较为显著,因此要求在两种动物进行试验。 由于物种差异,对动物不具有致畸作用的外源化学物对人是否致畸的问题,应格外认真对待。 外源化学物发育毒性的评价 发育毒性及其评定 发育毒性的替代试验 大鼠全胚胎培养 胚胎细胞微团培养 小鼠胚胎干细胞试验 发育毒性的体内预筛试验 (C . ) 发育毒性及其评定 外源化学物发育毒性的评价 问 题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什么。 发育毒性的评定指标是什么。 第十章 生殖毒理学 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第一节 概 述 哺乳动物的生育繁殖过程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的影响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的影响以及损害作用的特点 哺乳动物的生育繁殖过程 生殖发育是哺乳动物繁。卫生毒理学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化学致癌物具有致突变作用,遗传学改变在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上起主要作用,致癌物诱致关键靶基因遗传改变的直接作用等在哺乳动物实验中证实。 ②发现人类接触致癌物与 DNA加合物,同其肿瘤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特异碱基对突变之间具有相关性。 ③传统的长期致癌试验,花费大,周期长,不能适应化学物质快速增长的需要。 此外,致癌试验所用动物数量有限,难以检出弱的致癌物。
毒物致癌作用的基本方法 (二)剂量选择和动物数量 中及低剂量组则按等比级数下推,如分别为上一个剂量水平的 1/2或 1/3。 低剂量组应不影响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寿命,即不产生任何毒性效应。 但低剂量组应高于人的接触剂量,一般不低于高剂量的 10%。 中剂量组介于高、低剂量之间,如有可能按受试物的毒物动力学性质来确定。 对照组除不给受试物外,其他条件均与试验组相同。 同时应设阴性
适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可提高机体对六氯苯的耐受性。 噪声能增加耳毒性药物如卡那霉素对耳蜗的损害作用。 一些能引起代谢低下、体温下降的毒物,在低温条件下毒性作用增加。 谢 谢 大 家。 第六章 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第六章 基础毒性 167。 1 急性毒性作用 167。 2 蓄积毒性 167。 3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 167。 4 局部毒性作用 167。 1
代谢产物,或它们与内源性物质作用的反应产物的测定值,可提供有关化学物质暴露的信息。 包括体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剂量标志。 体内剂量标志可以反映机体中特定化学物质及其代谢物的含量,即内剂量或靶剂量。 如检测人体的某些生物材料如血液、尿液、头发中的铅、汞、镉等重金属含量可以准确判断其机体暴露水平。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设计 二 慢性毒性作用: 慢性毒性的概念 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167。 3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9/15/2020 35 (一 ) 概念: 亚慢性毒性 (subchronic toxicity)是指人 或实验动物连续接触较长时间、较大剂量的外源化合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 慢性毒性 (chronic
m;配电屏后面的维护、检修通道宽度应不小于 等。 成列的配电屏 (包括控制屏)的两端应与重复接地线和专用保护零线作电气联接,以实现所有配电屏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件为与大地等电位的等位体。 配电屏上的各条线路均应统一编号,并作出用途标记,以便于管理、利于正常安全操作。 配电屏或配电线路维修时,应停电并悬挂标志牌,以免停、送电时发生误操作。 配电屏应装设短路、过负荷、漏电等电气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