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测量基础考试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15. 在实际测量中,根据角度测量原理,竖轴必须处于铅垂位置,而当仪器轴线的几何关系正确时,这个条件满足的主要前提是 ( B )。 管 气泡居中 116. 在进行经纬仪水准管轴是否垂直于竖轴的检验时,应先粗略整平仪器,使水准管轴和任意两个脚螺旋平行,调整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转动照准部( B ),若气泡仍居中,表示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 A. 0176。 B. 90176。 C. 180176。 D. 270176。 117. 检查管水准轴时,气泡居中旋转 180176。 后,发现气泡偏离中心两格,校正时应旋转水准管改正螺丝,使气泡向中心移动( A )。 A. 1 格 B. 2 格 C. 3 格 D. 4 格 118. 观测水平角时,采用改变各测回之间水平度盘起始位置读数的办法,可以削弱( B )的影响。 119. 上、下两个半测回所得角值差,应满足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对于 DJ6型经纬仪,其限差一般为( A )。 ″ ″ ″ ″ 120. 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 C )。 A. 90176。 176。 176。 176。 121. 在角度测量过程中,造成测角误差的因素有( )。 122. 光学经纬仪应满足( )等几何条件。 ,即 HH⊥ VV ,即 LL⊥ VV ,即 CC⊥ HH ,即 L’L’∥ VV ,即 LL⊥ HH 123. 经纬仪可以测量( )。 124. 下列选项中,( )属于观测误差。 125. 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的测站限差有( )。 误差 126. 下列关于外界条件对观测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 、温度、大风对角度观测没有影响 ,可以选择阴天或空气清晰度好的晴天进行观测,以便提高观测成果的质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127. 水平距离指( B )。 两点的 投影在竖直面上的直线 长度 128. 量得两点间的倾斜距离为 S,倾斜角为α,则两点间水平距离 为( B )。 A. S178。 sinα B. S178。 cosα C. S178。 tanα D. S178。 cotα 129. 已知 AB 直线的仰角 、倾斜距离为 ,则 =( B )。 A. B. C. D. 130. 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纵坐标线北端按顺时针方向量到一直线的角度称为该直线的( A )。 角 131. 坐标方位角是以( A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直线的夹角。 132. 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与直线间所夹的锐角叫做( D )。 A. 正象限角 B. 反方位角 C. 方位角 D. 象限角 133. 确定直线与( A )之间的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 134. 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 B )。 135. 确定直线方向的标准方向有( )。 向 136. 已知 A( , )和 B( , ),则 =( B )。 A. 0176。 B. 45176。 C. 90176。 D. 180176。 137. 已知 = 245176。 ,那么 =( B )。 176。 176。 176。 176。 138. 已知 A( , )和 B( , ),则 DAB=( A )。 画一个直角坐标系就可以看出来了 139. 设 AB 边距离为 ,方位角为 121176。 23′ 36″,则 AB 边 的 x 坐标增量为( D )m。 A.- B.+ C.+ D.- 解析: Δ X=176。 23′ 36″ = 140. 第 Ⅳ 象限直线,象限角 R 和坐标方位角 α 的关系为( D )。 A. R=α B. R= 180176。 -α C. R=α- 180176。 D. R= 360176。 -α 141. 第Ⅱ象限直线,象限角 R 和坐标方位角 α 的关系为( B )。 A. R=α B. R= 180176。 -α C. R=α- 180176。 D. R= 360176。 -α 142. 象限角的角值为 ( D )。 A. 0176。 ~ 360176。 B. 0176。 ~ 180176。 C. 0176。 ~ 270176。 D. 0176。 ~ 90176。 143. 坐标方位角的 角值 范围为 ( C )。 A. 0176。 ~270176。 B. - 90176。 ~90176。 C. 0176。 ~360176。 D. - 180176。 ~180176。 144. 某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230176。 ,则其坐标增量的 符号 为( D )。 A. Δx 为正, Δy 为正 B. Δx 为正, Δy 为负 C. Δx 为负, Δy 为正 D. Δx 为负, Δy 为负 145. 某直线的方位角为 260176。 , 则 该直线的象限角为( D)。 A. NE60176。 B. SE30176。 C. SE80176。 D. SW80176。 146. 方位角α AB= 255176。 ,右夹角∠ ABC= 290176。 ,则α BA 和α BC 分别为( A )。 A. 75176。 、 5176。 B. 105176。 、 185176。 C. 105176。 、 325176。 D. 75176。 、 145176。 147. 正西南方向的象限角为( D )176。 A. WS45 B. WN45 C. NW45 D. SW45 148. 一条指向正南方向直线的方位角和象限角分别为( B )。 A. 90176。 、 90176。 B. 180176。 、 0176。 C. 0176。 、 90176。 D. 270176。 、 90176。 149. 为了防止错误发生和提高丈量精度,一般需进行往返测量,其成果精度用( A )表示。 150. 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 ,返测为 ,则相 对误差为( B )。 A. 1/3286 B. 1/7488 C. 1/5268 解析: K=( 往测 反测) /往返的平均值 151. 一钢尺名义长度为 30 米,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度为 ,则用其量得两点间的距离为 米,该距离的实际长度是( A )。 A. B. C. D. 解析: *=实际长度 152. 下列选项不属于距离丈量的改正要求的是( B )。 长改正 153. 使用函数型计算器进行坐标正算与反算时,当角度采用度分秒制,则角度表示模式应选择( A )。 A. DEG B. RAD C. GRAD D. 任意模式都可以 154. 坐标增量的“+”或“-”决定于方位角所在的象限,当方位角在第Ⅳ象限,则( D )。 A. 、 均为“+” B. 为“-”、 为“+” C. 、 均为“-” D. 为“+”、 为“-” 155. 的距离 和方位角 为( D )时,则 两点的坐标增量为。 、 163176。 34′ 27″ 、 106176。 25′ 33″ 、 253176。 34′ 27″ 、 286176。 25′ 33″ 解析:一个一个带进去算 X 是 COS,Y 是 sin 156. 直线方向通常用该直线的( )来表示。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157. 下列选项不属于测量误差因素的是( D )。 158. 引起测量误差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B )。 、观测方法、观测仪器 、观测者、外界因素 、外界因素、观测者 、观测方法、外界因素 159.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 B )。 160.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可从 ( ) 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61. 关 于误差 , 下列说法正确的 有 ( )。 ? 或 减 弱 162.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 ( A ) 和系统误差。 163. 测量工作对精度的要求是( C )。 , 精度 适当 164. 下列关于系统误差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它们的符号和大小有一定的规律 或 减 弱 ,不能用盘左、盘右观测值取中数的方法来消除视准差 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只能采用对仪器进行精确校正的方法来消除 或 减 弱 165. 衡量一组观测值的精度的指标是( A )。 166. ( C )是测量中最为常用的衡量精度的标准。 167. 普通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 cm,估读水准尺 mm 位的误差属于 ( A )。 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168. 等精度观测是指(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