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题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________。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即是学生既是 ________,又是 ________。 3.学生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________。 4.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 ________、 ________。 5. 生物因素既包括 ________,也包括 ________。 6. 社会因素包括 ________、 ________,还有作为人发展的独立因素,具有特殊作用的 ________。 7.一般把个体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分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六个阶段。 8.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 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必须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 ( ) ( 1)前提 ( 2)基础 ( 3)依据 ( 4)条件 2.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祖辈继承下来的( )特征。 ( 1)心理生理上 ( 2)心理上 ( 3)解剖生理上 ( 4)生理上 3.人出生以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始终无例外地总是存在于一定( )之中。 ( 1)物质环境 ( 2)自然环境 ( 3)家庭环境 ( 4)教育环境 4.先天的,但非遗传素质产生的原因: ( ) ( 1)母体营养不足 ( 2)母亲在怀孕期间的情绪特征 ( 3)母亲在怀孕期间的生活方式 ( 4)母亲接受教育的程度 12 5.社会环境中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都是构成人的全部心理发展的源泉,其原因是: ( ) ( 1)人是在经过人改造的自然环境中发展; ( 2)人与人关系构成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 3)社会意识形态可以扩大和加深对人的影响; ( 4)阳光、空气、水等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判断(正确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 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心理方面的发展。 ( ) 2.“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 ( )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 主要体现主体地位。 ( ) 4.青春期教育主要是进行性知识的教育。 ( ) 5.初中学生年龄特点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变化。 ( ) (四)名词解释 1.遗传素质 2.年龄特征 3.人的发展 (五)简答 1.为什么说遗传素质在诸种生物因素中是比较关键的因素。 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3.初中学生心理方面的典型特征。 (六)论述 1.试述青 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2.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青春期教育的意义与任务。 (七)实例分析 1.某班班主任老师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是能努力刻苦学习的好学生;而学习成绩差的就是不努力不刻苦学习的学生。 因此,他经常把考试成绩差,作业出错多的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训斥,他希望通过对差生的严加管教,使全班的学习成绩拉齐。 这位班主任老师的想法能否变成现实。 2.王安石作《伤仲永》一文对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什么。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 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为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予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人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 3.一位家长找班主任老师告她女儿的状,说她女儿原来放书的抽屉是没上锁的,可是从上了初中二年级以后,不知什么时候却悄悄地把自己的抽屉上了锁。 这位母 13 亲觉得很不理解,也很纳闷儿:她有什么东西要回避自己的父母呢。 这一天 女儿正在睡午觉时,母亲在书包里找到钥匙,打开抽屉,翻看女儿的东西,发现了一本日记本 „„ 这位学生家长的所作所为对吗。 女儿的变化反常吗。 这位班主任将如何解决她们母女的矛盾。 二、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中心 2.教育的 对象(客体) 教育的主体 3.新的需要与已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 4.生物因素 社会因素 5.遗传素质 非遗传素质 6.物质环境 社会环境 学校教育 7.乳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童年期 少年期 青年期 8.顺序性和阶 段性 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稳定性与可变性 个别差异性 (二)选择 1.( 3) 2.( 3) 3.( 2) 4.( 1)( 2)( 3) 5.( 1)( 2)( 3) (三)判断 1. 2. 3. 4. 5. (四)名词解释 1.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祖辈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点。 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 2.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生理方面的典型特点。 生理方面的典型特点如身高、体重、胸围、骨胳、肌肉等在每一年龄阶段都有不同;心 理方面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所不同,并据此可判断是幼儿还是少年等。 3.人的发展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主要向积极、进步方面的不断变化过程。 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心理的发展包括:一是认识的发展,如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二是意向的发展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 (五)简答 1.因为遗传素质是个体从祖辈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点。 为此: ( 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2)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的发展的个别特点; ( 3)遗传素质 的成熟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 2.因为( 1)学生首先是接受教育的对象;从教育本质来看,无论是从教育的“外化”功能和“内化”功能来认识,还是从教育活动的特点来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处于客体地位。 ( 2)学生同时又是接受教育的主体。 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他们不是被动接受训练和塑造的,而是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教育活动中对教育 14 影响具有选择性和自我意识性。 同时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活动的内容、速度、方法等。 3.主要表现在: ( 1)智力水平比小学生有明显提高; ( 2)个性心理有了新的发展; ( 3)自我 意识的强化; ( 4)性意识的觉醒。 (六)论述(要点) 1.(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分别解释顺序性、阶段性并说明其表现方面及教育如何遵循这一规律。 ( 2)青少年身心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解释不均衡性并说明其表现方面及教育如何遵循这一规律。 (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解释稳定性和可变性并说明其表现方面及教育如何遵循这一规律。 ( 4)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解释个别差异性并说明表现方面及教育如何遵循这一规律。 2.( 1)解释年龄特征; ( 2)分别阐 述初中学生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典型特征; ( 3)说明青春期教育的意义及几项任务。 (七)实例分析 1.这一实例说明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理论,同时还要有教育实践中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这位班主任老师有良好的愿望并有较强的责任感,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学生学习成绩出现差距,甚至是较大的差距,其原因不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它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 教育理论已告诉我们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生物因素。 虽然学校教育作为社会因素是具有主导作用的因素,但是切不可无视生物因素中起至关重要的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物质前 提作用。 因此,面对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有的学生成绩差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尽管付出很大代价,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这就很可能是由于遗传素质或先天的,遗传因素的原因造成的,强求这类学生也达不到和其他优等生的一样水平,这不仅是难以实现的目标,而且搞不好还会给这些学生造成心理负担甚至心理障碍。 使这些学生本来经过适当的教育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可能性受到不应有的干扰,甚至是负效应。 因为这种认识和做法违背了教育科学,忽视了遗传素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过于强调教育的单一作用。 这就如同体育老师 要求全班学生 100 米跑的速度都能达到全校冠军水平一样,有的学生再刻苦训练也是难以实现的,如果说有进步的话,也是在自己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素质、环境影响、家庭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个别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切不可有不分什么情况,强求一律的做法。 2.文中提及的方仲永,五岁时,“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智力超常儿童。 他有优良的天赋,但过十多年后,由于没有进行不断地培养和训练,至 15 使其“泯然众人矣。 ” 这个事例较充分地说明一个人的发展除了有良好的遗传素质外,还需要有适宜发展的环 境和有意识的教育。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必须在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和系统地教育作用下才能实现。 举一例说明之,我国明代文人夏完谆,五岁知《五经》,七岁善诗词赋,十五岁从军,十七岁殉国。 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与早期家庭教育分不开的。 他少时受父训,长存国思,其母“教诗习礼十五年如一日”,四岁就能诵群书数十万言。 不仅留下大量文辞出众的文章,而在品德上也是后人效法的楷模。 方仲永和夏完谆相比,两人可以说都有同样良好的天赋,但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特别是有目的的教育,活动的差别,便出现了两 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从中我们更加领悟到了作为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不可缺少的。 3.苏霍姆林斯基在《公民的诞生》一文中提出:第一次诞生的人是用叫喊来显示自己,“我出生了,请关心我。 ”第二次诞生的人就用完全不同的方法显示自己“别照看,别总跟在我后面,我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总是认为自己长大成人了,似乎自己的内心世界应有一块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领地,也就是说开始有了秘密。 这些秘密愿意与同学、伙伴们公开,面对师长则封闭得严。 这正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特点之一,即公开性与封闭性的矛盾统一。 这是这 一年龄阶段正常反映。 这位母亲缺乏对成长发育中的女儿的心理特点的了解,缺少青春期教育理论知识,因而干出了触犯女儿自尊心,使其发怒的蠢事来。 女儿将自己从来不上锁的抽屉,忽然锁了起来。 这是女儿开始长大了的标志。 正如一位当代诗人所云: “只有完全成熟的人,才有真正的秘密; 不太成熟的人,只有暂时的秘密; 不成熟的人,则根本没有秘密。 ” 作为处在青春期阶段的学生家长,应该有目的地学习一些教育理论,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掌握适当的教育方法,充分体现教育的科学性。 其中最重要的是注意不能损伤其自尊心,尊重其独 立人格。 这是师长施教的基础。 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曾认为,学生的自尊心就如同花蕾上的露珠极易碰掉,但是,当学生的自尊心一旦被损伤,你的教育就失去了基础。 事实确实如此,如果家长或教师还把日益长大的子女当小孩子对待,不注意改换教育方式,仍采取一些简单的,甚至是粗暴的言语或行为,这就会使自己以为长大的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产生反抗行为。 这样的教育效果肯定是失败的。 为了使外部教育环境,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能成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家长和教师首先要做青少年的知心人,要深刻理解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 心理矛盾,情感变化,需要更新等。 这里不妨介绍一位女中学生的道白,以引起一些妈妈的思考和启迪: 《原谅我,妈妈》 16 原谅我,妈妈。 不是我翅膀硬了,不再需要您的照料,而是因为我需要自己走路,哪怕会跌得头破血流。 原谅我,妈妈。 不是我不愿听从您的劝告,总是等自己发现走错路后,再原路返回,而是因为我需要亲自体验一下生活的酸、甜、苦、辣。 原谅我,妈妈。 不是我有时专门同您唱反调,只是因为我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尽管有时过于偏激。 原谅我,妈妈。 不是我不陪您去逛商店,却偏要与同学一起骑车到百多里 外的荒山游玩。 只是因为我要磨炼一下自己的意志,即使付出了躺在床上两天动弹不了的代价。 原谅我,妈妈。 在选择将来的志向时,又将与您发生分歧。 只是因为我愿意去开拓一条自己的路,哪怕那里布满荆棘。 原谅我,妈妈,事事总不想遂您心愿。 其实女儿还是妈妈贴身小棉被,女儿还是最亲爱的孩子。 只是,妈妈没有发现,女儿已经长大了。 这一番发自肺腑的祈求与剖白,足可令父母动情,教师动心。 它让我们。教育学题库(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格办理物资出库入库手续,建立物资收发台帐,做到帐物相符。 搞好仓储物资的标识工作,防止不合格物资投入使用。 加强仓库管理,及时检查和定期盘点,确保物资在储存期间质量稳定。 9 定期检查各种机具,督促使用人员及时进行维修保养,保证施工机具处于良好状态。 积极回收工程余料,处理 积压物资,努力降低工程成本。 搞好安全防火工作,确保物资安全。 屋面主体结构施工工艺 1. 施工工艺流程
政区同中央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但特别行政区享有一般地方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依据全国人大制定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享有的立法权。 特别行政区的各类法的形式,是我国法律的一部分,是我国法律的一种特殊形式。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也是我国法的渊源。 行政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以及省、自治区
品的性能标志。 化学危险品的贮存方式分为:隔离、隔开和分离贮存三种。 各类化学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 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贮存 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湿、积水的建筑中贮存。 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分解、化合或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应贮存在室内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复习越早越好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 A] 28.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29. 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A.巴 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斯金纳 D.威廉 ?冯特 [ B] 30.
59936261422614253 难度系数3 完成时间_____分钟9582674552765247824613325 难度系数3 完成时间_____分钟3472858372734587519142689749 难度系数3 完成时间_____分钟9752914899526387145632515246 难度系数3 完成时间_____分钟813651795369324758456846
C.基本技能 D.基本技巧 79.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B.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学生接受学习 C.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80.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 善于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问题应难度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