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复习提要(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47.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 ) A.国际开发协会 B.国际金融公司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国际清算银行 48.属于管理性金融机构的是 ( )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 专业银行 D.投资银行 49.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 ( ) A.汇率 B.超额准备金 C.利率 D.基础货 币 四、关于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 1)此项题型较有难度,请大家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是以平时上课讲的和平时作业内容为重点,复习时一定要把题目搞清楚,不能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否则考试时一紧张就要出问题了,我坚决反对同学们去强行记忆,那样的效果是事倍功半的。 ( 2)在答题方法上,大家可以运用排除法,提高准确率,先把一眼就能看出不对的选项排 7 除,再进行重点的分析; ( 3)最后,我还是想提醒大家: 一定要重视多选题,它往往会成为你是否能够及格的关键。 例题: 1.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有 ( ) A.信用风险 B.资产负债失衡风险 C.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 D.竞争的风险 E.市场风险 2.按照外汇支付方式划分的汇率是 ( ) A.卖出汇率 B.买入汇率 C.信汇汇率 D.票汇汇率 E.电汇汇率 3.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银行吸收资金的业务,即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它包括 ( ) A.银行贷款 B.存款负债 C.现金 D.其它负债 E.存放同业存款 4.在商品交 换过程 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 )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等价形式 C 扩大的价值形式 D.相对价值形式 E.货币形式 F.一般价值形式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国家储备一般有 ( ) A. 黄金储备 B.外汇储备 C. 在 IMF 的储备头寸 D.欧洲货币单位 E. 特别提款权 6.当代金融创新的成因有 ( ) A.经济思潮的变迁 B.需求刺激 C.供给推动 D.对金 融管制的规避 E.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7.社会总需求是由 ( )组成的 A.消费需求 D.投资需求 B.税收 E.进口 C.政府开支 8.派生存款是指由商业银行 ( )等业务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 A.同业拆人 B.发放贷款 C.办理贴现 D.吸收储蓄存款 E.投资 9.私募发行的优点为 ( ) A.手续简便 B.筹资迅速 C 流 动性较强 D.推 销 费用低 E.要求的投资报酬率较低 10.商 业票据流通转让的过程包括 ( A.背书 B.承兑 C 托收 D.汇兑 E.贴现 五、关于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和论述题相比,这样的题型算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考大家的记忆能力,在答题时,同学们要注意做到简明扼要,只要答到要点就可以了;大家不要自作聪明,要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 下面一些题目我认为很重要,供大家参考。 8 重点掌握以下问题: 货币均衡及其判断标志: P364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市场供给决定了需要多少货币来实现 价值,从而引出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货币供给的决定依据;货币供给形成了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对市场供给有决定性影响。 因此,货币均衡的两个基本标志,就是商品市场上的物价稳定和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稳定。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需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有健全的利率机制,其次,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尤其是活跃的货币市场。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及其统筹考虑的原因: P144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简称“三性原则”。 盈利性:追求盈利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是银行生存的必要保证 . 流动性:是由银行这种特殊的金融企业的性质决定的,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等要求的能力。 安全性: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要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是银行资产正常运营的必要保证。 商业银行经营的三个原则既是相互统一的,又有一定的矛盾。 如果没有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也就不能最后实现;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安全性也越高。 但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存在一定的矛盾。 一般而言,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资产其盈利性则较低,而盈利性较强的资产,则流动性较弱,风险较大,安全性较差。 由于三个原则之间的矛盾,是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统筹考虑三者关系,综合权衡利弊,不能偏废其一。 一般应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金融业的效应: P304 总体说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对我国金融业来说,将通过五种效应发挥有利于我国金融发展的积极作用。 ( 1)扩充效应。 客观上增加了我国金融业的供给主体,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范围。 ( 2)示范效应。 即充分展示国际金融领域的先进技术、经营管理经验,为我国金融业务运作起示范作用。 ( 3)鲶鱼效应。 是指由于外资金融机构的加入及其活 力的释放,可以起到激活中资金融机构创造性的作用。 ( 4)竞争效应。 即充分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优胜劣汰。 ( 5)规范效应。 即按国际惯例和“游戏规则”办事,有利于建立并维护良好的经济和金融秩序。 我国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P341 ①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角度,是指从一个国家的社会总体出发,强调货币作为交易工具的职能,在分析市场供求、收入及财富指标的变化上,探讨一国需要多少货币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 影响我国现阶段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价格:与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 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关系 利率: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方向的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关系 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一方面影响货币需求的总量;同时也影响货币需求的结构 企业与居民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呈反向变动 其他因素:信用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 9 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②决定我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大体可以概括为居民的货币需求、企业的货币需求、政府的货币需求。 也可以从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三个方面。 在对货币需 求进行研究时,需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及其特点: P26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又称为纯粹的信用货币制度。 是指货币与黄金既无直接联系,亦无间接挂钩关系,是黄金的非货币化。 特点: 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 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选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标准: P390 ①、可测性:指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这些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②、可控性:指 这些指标能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③、相关性:指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这些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优点与局限性: P63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结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形式方式不同。 直接融资的优点: 资金供求双方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 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 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 局限性: 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为多 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制约 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得多,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 间接融资的优点:( 1) 灵活便利。 金融机构作为借贷双方的中介,可以提 供数量不同和期限不同的资金,可以采用多种金融工具和借贷方式供融资双方选择。 ( 2) 安全性高。 间接融资的风险主要由金融机构来承担,而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负债的多样化可以分散风险。 ( 3) 规模经济。 金融 机构一般都有相当的规模和资金实力,有能力利用现代化工具从事业务,雇佣各种专业人员进行调研分析,可以在一个地区、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内调度资金。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主要有两点:( 1) 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减少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2) 金融机构要从经营服务中获取利益,从而增加了筹资者的成本,相对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 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 P420 金融市场监管是指国家(政府)金融管理当局和有关自律性组织对金融市场的各类参与者及他们的融资、交易活动所作的各种规定以及对市场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