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凌笪乡独山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原则做好项目规划设计。 项目采取以 建设小户型沼气池、排水暗渠、垃圾池等工程措施对自然村落的环境的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治理,辅助改水、改厕、改畜禽散放为圈养,对卫生死角进行综合治理等手段,达到项目建设的要求。 建设 58个 2 2 2米的小型户用沼气池, 4300米生活污水和自然雨水排放沟渠, 8个 ,每年产生 , ,铺设 6600米各类规格供水管道,以户为单位 100%安装自来水,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达到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项目建设目标。 11 第六章 项目建 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治理面源污染的项目建设要求和项目建设地点的实际状况,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新建户用型沼气池并结合改厕、改圈; 新建自然村落生活污水和自然雨水排放沟渠; 建设垃圾堆放中转池; 购置垃圾运输车; 接通自来水并安装到户。 新建 2 2 2米小型户用沼气池 58个,占全自然村农户总数的 %,配套进行厕所和畜禽养殖圈舍的改造建设。 新建生活污水、自然雨水排放主管道 20xx米、支管道 2300米,主管道埋设 ф 50cm的水泥涵管,每 40米左右建窨井 1口,计 50个,支管道埋设 ф 30cm水泥涵管,每 50米左右建窨井 1口,计 30个。 建设 8个,平均每 9户使用 1处,建设位于住户相对集中的主干道路旁,以便机械清理运输。 12 购置垃圾运输车 1辆(拖拉机或小四轮)。 安装 1400米 ф 100mm自来水主供水管道和 1800米 ф30mm的支供水管道及 3400米 ф 15mm的到户供水管道,其中ф 100mm和 ф 30mm采用镀锌钢管, ф 15mm采用 PR 管。 第七章 污染治理技术方案 目前独山村环境污染面源主要是生活垃圾、家畜家禽散放喂养粪便废弃物、废物废品随意丢弃、原始粪窖、露天厕所以及村庄、院落卫生死角、沟渠死水区域、矿山开采等,结合以上各种面源污染的具体情况,本项目建设主要采取以下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建设以户为单位的小型沼气池及配套设施,结合厕所和畜禽养殖圈舍的改造,通过将畜禽进行圈养饲喂,使其粪便废弃物得以集中,进入沼气池形成良性循环,生产干净清洁的再生能源 —— 沼气,让农户既可点灯照明,又可烧菜煮饭,产生较 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考虑到目前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每户在家人员较少的实际,建议户用沼气池标准为 2 2 2米, 8立方米容积,尽量做到节约建设成本,最大效率地利用沼气池。 沼气池建设坚持科学规划,根据每个农户居住环境的不同,尽可能选择土质坚实,地下水位较低,背风向阳,离用 13 户较近的地方,结合地形和气候温度等条件灵活动局,尽量建在吸收太阳光或热量多的地方,有利于池温和产气率的提高,也有利于除害灭病和保护环境卫生,建设沼气池在县农村能源办公室的管理和指导下,通过招投标等方法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建设单位进行规划设 计和具体施工,严禁无证操作,确保沼气池高效安全使用,最大值发挥动能作用。 建设覆盖全自然村的排水系统,结合安桥自然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建自然村环村和进户道路,在道路一侧根据地形、地貌和排水设施的建设原则建设排水系统,各家各户所产生的生产生活废水、污水量部设计排入该排水系统,自然雨水通过排水接口和设置合理的窨井进入排水系统,做到家庭不存水,雨停地干,彻底杜绝因水而造成的污染面源。 所有排水进入一个容积达 1000立方米的沿淀处理塘,定期进行药物或其它处理手段,不影响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不会造 成二次污染。 该排水系统将埋设 ф 50cm水泥涵管 20xx米, ф 30cm水泥涵管 2300米,配套建设 1 井 80个,窨井采用砂浆混凝土砖砌,上盖水泥栅栏盖板。 主要在自然村居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选择主路附近相对空旷,对村民影响较小处建设生活等固体物垃圾中转池,共建设 8个,全自然村 70户 14 划分 8个卫生清洁区,每个清洁区确定 1名卫生保洁员,负责对本卫生保洁区内公共道路、场所的卫生保洁工作和垃圾池的管理,每天由自然村配备的垃圾运输车按时清理运出统一进行处 理进入生态循环系统,变废为宝,废物利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