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导与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间的关系,并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的观点”等政治原理去分析不同时期近代化思想形成的原因,理解在近代各派别的政治主张及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 【 小资料 】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 林则徐 (1785~ 1850 年 ),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人。 累官至湖广总督,道光时奉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办禁烟事。 清道光年间,鸦片问题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林则徐曾向朝廷上奏, 请求严禁鸦片,“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举棋不定的道光帝逐渐认识到严禁鸦片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接受林则徐的主张,决定禁烟。 道光十八年 (1838 年 ),道光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 入广州之前,林则徐先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弄清了广州受鸦片毒害的情况。 抵达广州后,林则徐传讯十三行洋商 ,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经过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 2 万箱,约 237 万余斤。 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1839 年 6 月 3 日 )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林则徐在销烟的同时,意识到英国会发动侵略战争。 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西方地理的书。 在军事方面,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 在 1839 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 道光十九年 (1840 年 ),清廷授林则徐任两广总督。 鸦片战争爆发后,琦善到广州,与林则徐反其道而行之,在英侵略者威胁利诱下,擅自签订《穿鼻草约》,割让香港,赔偿 烟价六百万元,却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林则徐。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流放到伊犁,在赴戍途中,他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 【 热点追踪 】 魏源故居有望 9 月份开放 “师夷长技以制夷”,晚清著名思想家魏源所作的《海国图志》诞生于南京龙蟠里。 记者从建设部门获悉,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魏源故居大修已经基本完工,最快有望于 20xx 年 9 月份对外开放,为参观者提供一个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窗口。 由于古时文人墨客云集,祠堂故居众多,龙蟠里和棉鞋 营、胭脂巷一起被并称为南京的“三大诗巷”。 清朝学者、启蒙思想家、编著《海国图志》的魏源,晚年在宁居住的“小卷阿”民居就坐落在龙蟠里 20 号院内,他也是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