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二○○四年三月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0 根据规划, 2020 年佛山 市中心 组 团现状人 均污水量 指标为610L/。 人均污水量随时间年递减率取 %(考虑节水措施及水价等),则 2020 年、 2020 年的人均污水量指标分别为 590、 560L/。 污水量预测见表 41。 表 41 人均综合指标法污水量预测 2020 年 2020 年 人口 (万人) 污水量指标 ( L/) 污水量 (万 m3/d) 人口 (万人) 污水量指标 ( L/) 污水量 (万 m3/d) 590 560 ( 2)单位建设用地综合指标 法 由于纳污范围内的人口密度和开发程度明显高于组团平均水平,因此按照禅城区的现状计算。 禅城区现状单位建设用地综合污水量指标为 万 m3/。 2020 年、 2020 年的单位建设用地综合污水量指标分别为 、 万 m3/。 污水量预测见表 42。 表 42 单位建设用地综合指标法污水量预测 2020 年 2020 年 建设用地 ( km2) 污水量指标 (万 m3/) 污水量 (万 m3/d) 建设用地 ( km2) 污水量指标 (万 m3/) 污水量 (万 m3/d) ( 3)镇安污水处理厂污水量确定 根据预测,考虑 10%地下水渗入量,纳污范围内 2020 年污水总量如下: 人均综合指标法预测: = 万 m3/d; 单位建设用地综合指标法预测: = 万 m3/d。 佛山市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四年三月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1 两种方法的结果相差不大,具有指导作用,确定污水总量为 31 万m3/d。 污水处理厂近远期处理规模 目前由于城市总体规划尚未定型,在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时,可适当超前和预留部分处理能力。 因此,镇 安污水处理厂远期( 2020 年)控制规模与总体规划一致,确定为 35 万 m3/d。 目前镇安污水处理厂首期、二期工程的处理能力共为 20 万 m3/d,至2020 年纳污范围污水量为 万 m3/d,污水收集率按 90%计,管道渗入量按 10%计,则污水厂应处理 万 m3/d。 由于污水厂达到远期规模需要较长时间,为充分发挥投资效益,避免设备闲置,建议三期工程按照 15 万 m3/d 设计,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施工规模为 万 m3/d。 处理程度 进水水质 根据近年来镇安污水处理厂实际的进水水质,考虑到分流制 进水浓度的提高,确定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进水水质为 : CODCr ≤ 250 mg/L; BOD5 ≤ 130 mg/L; SS ≤ 150 mg/L; TN ≤ 35 mg/L; NH4+N≤ 25 mg/L; TP ≤ 4 mg/L。 出水水质 尾水受纳水体 —— 汾江水道的水环境目标为 IV 类标准,污水处理厂出水必须达到国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佛山市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四年三月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2 ( GB189182020 )二级标准、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20)二级标准,结合污水厂首期工程设计 出水水质,确定本项目的出水水质为: CODCr ≤ 60 mg/L; BOD5 ≤ 20 mg/L; SS ≤ 25 mg/L; NH4+N≤ 10 mg/L; TP ≤ 1 mg/L。 佛山市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四年三月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3 5. 污水收集及转输系统 根据城南碧水工程规划及实施情况,禅城区内的污水收集及转输系统已部分完成,佛山范围内拟建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的污水收集与输送系统即根据城南碧水工程计划中为实施的主干管考虑。 根据南海区石 石肯 片区的总体规划,石 石肯 片区的污水收集和传输系统进行单独分析考虑,收集输送后汇入镇安污水处理厂合 并处理。 污水收集管道系统 石 石肯 片污水收集管道系统 南海区石 石肯 片区的污水收集和输送系统主要根据本片区地形、地势、河涌分布及城区居民现状分布情况,结合区域总体规划,综合考虑而进行方案设计的。 三期工程石 石肯 片区的管道主要敷设与河涌两侧及现状道路上,管道系统覆盖了整个区域的大部分城区。 污水经收集和提升后,最后经桂海路敷设送至镇安污水处理厂内,管径为 600~ 800mm。 主要工程量见表 51。 表 51 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石 石肯 片区 污水管道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平均 埋深 备注 1 UPVC 管 DN400 米 11750 2 UPVC 管 DN500 米 2370 3 HDPE 双壁波纹管 DN600 米 450 4 HDPE 双壁波纹管 DN700 米 720 5 HDPE 双壁波纹管 DN800 米 1290 合 计 16580 佛山市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四年三月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4 禅城区 污水收集管道系统 根据城南碧水工程规划及实施情况,禅城区内的污水收集及转输系统已部分完成,佛山范围内拟建三期工程的污水收集与输送系统即根据城南碧水 工程计划中为实施的主干管考虑。 禅城区主要工程量见表 52。 表 52 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禅城区 污水管道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平均埋深 备注 1 UPVC 双壁波纹管 DN400 米 5848 2 UPVC 双壁波纹管 DN500 米 3980 3 HDPE 双壁波纹管 DN600 米 230 4 HDPE 双壁波纹管 DN1000 米 280 5 HDPE 双壁波纹管 DN1200 米 6750 6 HDPE 双壁 波纹管 DN1600 米 1650 7 钢筋混凝土渠箱 2 米 770 合 计 36091 注:主要根据城南碧水工程统计。 佛山市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四年三月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5 镇安三期 污水收集管道系统汇总 综上两小节,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的污水收集管道系统主要工程量见表 53。 表 53 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 污水管道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平均埋深 备注 1 UPVC 双壁波纹管 DN400 米 17601 2 UPVC 双壁波 纹管 DN500 米 6350 3 HDPE 双壁波纹管 DN600 米 680 4 HDPE 双壁波纹管 DN700 米 720 5 HDPE 双壁波纹管 DN800 米 1290 6 HDPE 双壁波纹管 DN1000 米 280 7 HDPE 双壁波纹管 DN1200 米 6750 8 HDPE 双壁波纹管 DN1600 米 1650 9 钢筋混凝土渠箱 2 米 770 合 计 36091 注:已包含 石 石肯 片区 污水管道主要工程量。 污水提升泵站 在石 石肯 片区设 2 座中途提升泵站,泵站按照远期考虑。 石 石肯 1污水泵站汇集整个石 石肯 片区所有污水,设计规模 万 m3/d(旱流平均污水量)。 其中雨季合流水量 万 m3/d。 石 石肯 2污水泵站汇集整个石 石肯 南部片区污水,设计规模 万 m3/d(旱流平均污水量)。 其中雨季合流水量 万 m3/d。 佛山市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四年三月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6 纳污范围内除了石 石肯 片区的拟建污水中途提升泵站(两座)外,佛山市禅城区内的已建污水中途提升泵站(五座)已有提升能力不能满足远期规 划要求,在三期内部分泵站拟需扩建,分别是:石角泵站、城南 4#泵站、城南高新泵站,共三座。 三期厂外污水收集系统工程的中途提升泵站工程量详见表 53。 表 53 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 中途提升泵站一览表 序号 泵站 现状规模 ( 万 m3/d) 扩建(新建)规模 ( 万 m3/d) 总规模 ( 万 m3/d) 备注 1 城南 3#泵站 - 2 城南 4#泵站 3 城南高新泵站 4 华远污水泵站 - 5 石角污水泵站 5 石 石肯 1#污水泵站 - 合流水量 万 m3/d 5 石 石肯 2#污水泵站 - 合流水量 万 m3/d 6 合计 污水收集管材的选择 综合比较考虑,塑料埋地管比其它管材具有一定优势。 本项目污水收集管网中,公称管径≤ 500mm 的采用 UPVC 双壁波纹管,≥ 600mm 的采用 HDPE 双壁波纹管。 排水渠箱采用钢筋混凝土渠箱。 佛山市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四年三月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7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 根据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的进、出水水质指标,污水处理工艺主要以去除有机物、除磷和脱氮为主,重点处理项目为 SS、 NH4+N和 TP。 另外,对于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要设置污泥减量化处理的设施。 通过对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分析和总结,暂以改良型 A2/O 法工艺进行方案设计,工艺流程框见图 61 所示其。 剩余污泥采取直接机械浓缩脱水的处理,在污泥集中处理中心投产前采取外运填埋的临时处置方式。 佛山市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 ○四年三月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 图 61 改良型 A2/O 工艺流程图 液氯消毒池 细格栅 曝气沉砂池 鼓风机房 沉砂 栅渣 栅渣 外运 计 量 二沉池 出水 粗格栅 提升泵房 进 水 贮泥池 污泥浓缩脱水机房 外运 回流污泥 空气 改良 A2/O 生化池 剩余污泥 佛山市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四年三月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9 总图设计 厂区平面设计 由于本项目属扩建性质,充分 利用原首期的厂前区而不再增加。 厂区主干道宽 7 米,次干道宽 或 5 米。 三期扩建工程处理构筑物主要集中在厂址东部,三期提升泵房与沉砂池、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