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比重为 %, “ 十一五 ” 期间要力争提高服务贸易出口在中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稳步提高。 二、 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开拓能力大幅提升 服务贸易 “ 走出去 ” 产生明显成效,境外采购、分销、研发、远 洋运输、物流、金融、保险、旅 游等服务机构数量显著增加,形成 12 个境外中资服务企业集群或服务贸易合作区。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规模和水平继续提高。 三、 传统服务贸易出口仍占主体地位 近年来,全球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服务贸易加快发展,中国新兴服务贸易虽呈现出加快发展态势,但传统服务贸易仍占主体地位。 20xx 年,运输服务、 6 旅游出口为 154 亿美元和 293 亿美元,占全部服务贸易的比重为 20. 7%和 39. 4% ,两项之和占到六成以上。 与 1997 年相比,旅游出口下降了 个百分点,但运输服务增加了 8. 3 个百分点。 当前,全球服务贸 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邮电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行业, 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四 、 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 1982 1991 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一直保持小额顺差。 自1992 年中国服务贸易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后 (除 1994 年 ) ,中国服务贸易一直是逆差。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呈扩大趋势。 20xx 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为 94 亿美元,是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前 10 名国家中 3 个逆差国家之一。 逆差的主要来源集中在运输、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方面。 20xx 年这几个行业的逆差分别为 130. 2 亿美元、 66. 5 亿美元和 51. 6 亿美元。 其中,运输服务逆差最大, 远远超过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总额。 五 、 服务贸易区域发展不够平衡 近年来,中国各地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比较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在运输、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咨询服务和广告宣传等领域较内陆地区有明显优势,已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地区。 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天津列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前列。 20xx 年,仅上海市的服务贸易出口就占到全国的二成以上。 20xx 年,北京服务贸易占到全国服务贸易总额的 19% ,其中服务贸易出口占全国的 24%。 六 、 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居全球 20 多位, 20xx 年上升到第 14 位(世界银行, 20xx)。 尽管如此,这样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与我国国际贸易的整体地位极不相称的。 通常认为国际旅游业是我国服务贸易中最具竞争优势的,自 1980 年以来 7 该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国际旅游收入由 1980 年的 617 百万美元增加到 1998 年的 百万美元,增加了 19 倍多;国际旅游收入占整个外贸出口的百分比也提高了 个百分点。 即便这样,直到 1998 年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只有 %,而其他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国际份额更是微乎其微。 七、 仍处于低附加值阶段 “ 虽然近几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基础仍然较为薄弱,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出口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方面人才较为匮乏。 中国服务贸易企业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管理相对落后。 ”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秘书长顾文忠说。 20xx 年,中国作为国际服务贸易 发展基础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为40%,不但低于发达国家 7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 50%的平均水平。 国内传统服务行业仍处于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发展阶段,拓展国际市场和应对外来竞争的能力较弱。 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业起步较晚。 第二节 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一、 高等生产要素相对贫乏 高等要素包括现代化的电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 高等要素是后天开发的,对计算机、通信、金融等国际服务的提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整体上,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基 础要素的重要性日益下降,而高等要素的作用却越来越重要。 我国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国际运输以及与农业有关部门的服务具有较好的先天条件;同时,我国又是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