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港口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航道建设开发情况 我市具有十分优越的航运和港口运营条件。 境内现有通航河流 6 条,干流通航里程 529公里,其中贯穿我市的西江黄金水道是我国内河流量仅次于长江的珠江水系干流,径流量为我国南方最大,是国家重点建设的 “ 一纵两横两网 ” 内河交通要道中的 “ 一横 ” ,上游连通广西、贵州、云南等省 (区 ),是珠三角和 沿海地区连接大西南各省 (区 )的重要通道,也是大西南地区各省 (区 )的重要出海口之一。 西江航道通航里程 1225 公里,其中肇庆段 218 公里属国家 2 级内河航道,占全省统计航道的 35. 1% o 在国家交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动下,西江航道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被列为广东省 “ 十五 ” 期间内河航运建设重点项目的西江下游 “ 肇庆一虎跳门 ”168 公里航道整治工程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 3000吨级海轮可直达肇庆。 肇庆至界首 171 公里航道建设正在按内河二级航道标准进行整治,工程完工之后通航能力将从原来 1000 吨级提高到 20xx 屯级, 20xx 吨级内河船舶可从封开界首直达珠江三角洲。 这两段航道的整治建设,不仅使我市航道运输能力提高到相当于南昆 (南宁一昆明 )和黔贵 (贵阳一桂林 )两条铁路的运力之和,而且使我市航道与海运乃至近洋运输实现对接,我市港口船舶能够直接通往中国东南沿海和近洋国际市场,不必通过广州、深圳中转,极大地提高了我市港口物流业的竞争优势。 岸线港口码头建设情况 目前肇庆辖区内已建成的大小码头共有 153 个,主要分布在封开、德庆、悦城、禄步、肇庆、南岸、金利、四会、马房、大旺、怀集等,其中封开、德庆、悦城、禄步、 肇庆、南岸、金利等港口分布在西江沿岸,四会、马房、大旺、怀集等港口分布在绥江、北江沿岸。 其中已领取港口经营许可的码头 24 个。 主要港口码头有肇庆三榕港、高要港、马房港、大旺港、禄步港、金利港、怀集港等。 其中年通过能力 l 万吨以上集装箱港口码头 4 个 (2 类口岸 ),泊位 11 个;货主码头 5 个,散货码头 140 个,危险品油料装卸码头 (趸船码头 )7 个,液化气码头 1 个,客运码头 1 个。 规划岸线总长 28. 3 公里,已利用岸线总长约 17041 延米,其中 24 个已领取港口经营的码头占用岸线 4098 延米,最大靠泊能力 1500 吨,仓库总面积2. 5 万平方米,堆场面积 17 万多平方米,装卸机械 30 多台,最大起吊能力 38 吨。 肇庆新港位于肇庆市鼎湖区广利街道办事处下游和塘口村上游之间西江的左岸,东距广州约 60 公里、佛山约 15 公里,毗邻广佛经济区,是珠江航运规划中的内河主枢纽港,码头岸线长 264米,港口占地面积 15. 95 万平方米 (约 240 亩 ),码头设计年吞吐量为 200 万吨,计划建设5000 吨级江海轮泊位 2 个。 首期投资 1. 3 亿元,目前水下工程已基本完成,进港公路建设也正在加紧进行中,预计年内可实现试运行。 水路运输能力情况 目前全市拥有运输船舶 1172 艘、 262327. 26 载重吨, 500 吨以上的 97 艘, 1000 吨以上的 10 艘。 集装箱船舶 23 艘,总载重吨 12604 吨,散杂货船 1161 艘,总载重吨 261893. 26吨。 水运货源构成大体上以大宗散货为主,集装箱运输比重逐年上升。 运输货物以煤炭、金属矿石、矿建材料、石油及其制品、水泥、非金属矿石等六大货类为主。 出口主要以建材为主,如沙石、磁土等;入口主要以煤炭、粮食、农用化肥为主。 20xx 年,全市港口码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 655 万吨,同比增长 26. 2%,集装箱吞吐量 38. 18 万个标准箱,同比增长 91。 8%; 全市口岸货物进出口量达 176. 5 万吨,比上年增长 34. 2%,其中进口货物119. 2 万吨,比上年增长 31. 3%,出口货物 57. 4 万吨,比上年增长 41%。 主要港口码头三榕港、高要港、马房港等吞吐量大幅增长, 20xx 年进出口货物吞吐量达到 151. 3 万吨,占全市 85. 7%,比上年增长 40. 5%;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 35, 17 万个标准箱, 同比增长 94. 3%,约占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 90%。 三榕港 20xx 年进出口货物吞吐量达到85 万吨,同比增长 27%,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 24 万多个标准箱,是 20xx 年的 2倍多。 高要港 原设计年吞吐能力为 20 万吨, 20xx 年进出口货物吞吐量达到 26 万吨,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近 5 万个,已是超负荷运转。 四会马房港设计能力为 20 万吨, 20xx 年货物吞吐量仅有 4. 8 万吨, 20xx 年急升 38 万多吨,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 6 万多个,比 20xx 年增长61%。 20xx 年下半年三榕、高要、四会马房三个港口开放再生资源进口, 20xx 年进口总量就达到 66. 2 万吨,同比增长 150%; 20xx 年达到 88. 9 万吨,同比增长 34. 4%,分别占全市口岸进口货物总量的 72. 99%和 74. 6%。 物流企业发展情况 随着 我市工业经济的迅速壮大和物流量的不断增加,一些专业港口物流企业进驻我市,一些非专业物流公司积极参与经营港口物流业,促进了我市物流业发展, 20xx 年全市物流总量达到 4190 万吨,物流企业发展到 69 户。 福加德公司是较早进入我市的从事粮食加工、仓储和粮食物流的龙头企业, 20xx 年 20xx 年控股经营肇庆港务运输有限公司后,加大对三榕港的建设力度,使三榕港吞量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同进积极投资肇庆新港建设。 珠江船务公司是在香港上市的专业物流企业,实力雄厚,开始接手经营高要港,目前经营运作良好,正准备分两期扩建高要港,尽快 使高要港形成现代化的码头布局和作业设施,年处理能力达到 8 万个标箱,总吞吐量 80 万吨。 此外,还有一批由企业投资、专门从事运输的货主码头和散杂货码头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港口交通环境建设情况 近年采我市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中心区为枢纽,辐射周边地区,水、陆、空、铁对接的综合运输网络已初具规模。 全市公路里程 8296 公里, 500 公里大环市高等级公路连接 8 县 (市 )区,广茂铁路、广梧高速、 32l 国道和 324 国道横贯全境。 “ 十一五 ” 期间,我市将有二广 (内蒙古二连浩特一广州 )、广贺 (广州一广西贺州 )高速公路 、国道 321 线改造工程、珠外环高速肇庆段、贵广铁路肇庆段、南广铁路肇庆段、广 (州 )茂 (名 )铁路复线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在建或建成投入使用,揭 (阳 )茂 (名 )高速公路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将会进一步缩短肇庆与珠三角城市群和产业群对接的时空距离和完善广东出省大通道体系,进一步提升肇庆港口物流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港口周边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地实施 “ 工业主导 ” 战略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扩大了工业经济总量,去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 34. 5%;增幅在全省排名第 3,今年上半年又增长 31. 7%,增幅在全省排名第 4,工业骨干企业大幅增多,继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上年底增加 100 多户,今年上半年又增加 12 户。 我市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0306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 24. 38 亿美元,连续四年引资数量居全省 13 个山区市首位,工业项目在引进项目中占了 70%以上,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项目不断增多,鼎丰纸业、亚洲铝业、德庆石井水泥等一批大型项目相继引进建成投产,肇庆煤电、亚洲金属再生工业基地、封开华润水泥生产基地、广宁 20 万吨燃料乙醇等一批大型项目正在谋划建设。 临港工业园区和临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肇庆新港、三 榕港、高要港、四会马房港等主要港口周边的工业园共有 28 个,入园企业 600 多家。 与我市主要港口对接的工业园区主要有肇庆高新区大旺园区、三榕园区,高要天资工业园、金渡工业园、金淘工业园和金盛工业园, 四会南江工业园、新江工业园、富溪工业园、龙甫工业园和亚洲金属再生工业园,鼎湖区莲花纺织服饰工业园、莲花环保产业园、永安陶瓷工业园、永安纺织工业园、桂城民营科技工业园和广利工业园。 这些园区已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群体 港口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 近年来, 市港口物流业发展较快, 是 引进上海港口集团, 战略投资者 港口与物流园区建设,港口物流业带动作用 显现。 但短期内结构矛盾和发展 还 ,与建设 “长江中游 的区域性中心港 ” ,尚有 差距 ,我市港口物流业发展仍任重道远。 为此,笔者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 , 了 港口物流业调研工作。 一、 市港口物流业发展现状 伴 经济总量的迅速 ,产业结构的 ,大型物流公司的纷纷 ,高新技术产业的 发展, 发展现代物流业已 我市社会经济文秘杂烩网生活中 增长的迫切要求和 选择。 我市港口物流业发展主要呈现 特点: 港口物流业发展态势迅猛。 全省国民经济和腹地经济 的发展, 港货物吞吐量呈 增长的态势, 集装箱吞吐量发展势头 迅猛, 20xx 年 港货物吞吐量为 万吨, 20xx 年增至 万吨,年均增长率 %, 集装箱吞吐量 20xx 年为 6576teu,到 20xx 年猛增至 73789teu,年增长率达 %。 20xx 年 9月 30 日,上港 港口集团改制并 城西港区码头建设,把 港 上港集团在长江中游 的战略支点,必将 港对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对外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并 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加上沿江产业带发展带来的物流量,据预测到 20xx 年 港口货物吞吐量将 6000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 30 万teu,力争 40 万 teu,与沿江港口城市相比, 20xx 年 港口规模和吞吐量可以列长江内河港口第 4 位(前三位是武汉、重庆、芜湖)。 物流基础设施。 港是 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国际水运中心集装箱吞吐能力已达 10 万标箱, 长江中游转港物流中心,全年 可通航 5000 吨级船舶,水运可直达世界 100 多个 和地区。 京九、武九、合九、铜九四条铁路线汇集于 ,并拥有京九线上最大的货运编组站,还有拟兴建的九景衢铁路;福银(昌九)、杭瑞(九景)两条高速公路跨境而过。 引进上海港 口集团, 战略投资者 新的港口与物流园区建设, 20xx 年集装箱吞吐量 万标箱,同比增长 %,是 20xx 年的 倍。 投资 10 亿元的京九市场升级改造项目 签约。 20xx 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同比增长 %;全市货运总量 3800 万吨,同比增长 %;货运周转量 85 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 具备 的物流服务功能。 对外贸易航运开辟了日本、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韩国、香港、台湾、斐济等直达 及地区近洋直达航线;对外籍轮开放后, 地泊过洪都拉斯、巴拿马、伯利兹、俄罗斯、越南、柬埔寨、韩国、丹麦等外国籍的远洋船舶;国际集装箱航运每天开通有 —上海中转各港公共内支线航班。 江西往年的进出口货物有一半 口岸直接或中转进出口。 我市的港口物流业近年来 了较快的发展和 , 还属于起步阶段 ,从这次调查所 到的情况来看 , 港口物流业 是组织结构、运作规范、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离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和 还有 距离, 着 问题 ,主要 在几个 : 对发展 港口物流 科学的认识。 多数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对现代物流无迫切需求,自购自储自运 过大,而且忙闲不均,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观念上 “重生产轻物流、重自给轻外协、重规模轻服务 ”的思想, 对发展现代物流区位优势的辨证思维,对现代物流 降低成本的危机感认识 ;不少企业还 着 “求人不如求已 ”的观念,担心放弃经营多年的物流渠道会损害自身利益。 港 口布局不尽 ,严重制约码头资源的。 港岸线虽长但使用不 ,码头虽多但布局不。 港绝大多数岸线尚 自然状态, 大、小码头分布杂乱。 据调查统计, 港 60 多座码头中,长年对外作业经营的 50%, 码头为生产自用码头或工作码头; 3000 吨级 码头 20 座,而 1000 吨级 的码头35 座,占码头总数的 50% ; 港务局所属的码头约占 30%, 均为货主专用码头。 这 说明了 港码头的分布和使用现状,即营运性码头少,自用性码头多;大型码头少,低等级码头多;公益性码头少,货主码头多。 不难看出, 港码头虽多,但 分散,加上大多数码头 重型机械,装卸能力较低,难以吸引大宗货物从 中转。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资源的整合难度。 技术装备落后,运输车辆车型偏小,车种陈旧,大 是一户一车。 仓储设施陈旧落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 低,是 发展现代物流所必需的先进的网络信息。 临港工业尚不发达, 现代物流体系支撑。 发展临港工业, 港口产业化,是世界港口发展的 趋势。 近年来我市虽引进了 临港型工业项目,但规模不大,尚未 依托港口发展产业的优越条件。 方物流体系尚不发达,很少有完全意义上的方物流企业,本土 规模的 上 直属企业,散、乱、差、小、效益低,现代 管理手段和设施;规模化、专业化的物流园区建设更是滞后。 我市物流企业 不多、质量不高、速度不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