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内部审计文化是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内部审计实践中提取的, 企业 内部审计文化要适应企业文化的发展才能保持内部审计文化的生机。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是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准确把握内部审计文化的内含及重要意义,同时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建设与时俱进的内部审计文化是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审计部门赖以生存的保障。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是内部审计组织的灵魂,内部审计文化为内部审计机构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力量源泉和不竭的动力,对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 竞争力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提出了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内含、建设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必要性和建设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内容及途径,本文试图从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内涵、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结构及如何建设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途径进行文献综述。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内涵 陶梅 (20xx)在《浅析内部审计文化》中将内部审计文化定义为:是指在长期内部审计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大家认可、遵循,带有内部审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计作风、审计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因素等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内部审计人员的价值观。 赵娜 (20xx)在《浅谈内部审计文化建设》中将内部审计文化定义为:是指内部审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组织文化息息相关的一种核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尤广辉 (20xx)在《浅析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内涵丰富。 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概念则主要指精神文化。 综上所述,企业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其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经营。 它通过一系列系统。 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以帮助组 织达到目标。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 15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内容 陶梅认为内部审计文化的架构由外到内大体分为四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 物质文化层面指的是表层文化,行为文化层面指的是潜层次文化,制度文化层面指的是中层文化,精神文化包括审计管理学、审计目标、共同的原则是“通过实践证明你的办法是对的”。 赵娜 (20xx)认为内部审计文化包含组织、制度、精神等多个层面,并且所有层面都以人为主体,其核心是人的价值观,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内部审计人员的道德修 养;内部审计人员的精神风貌。 尤广辉 (20xx)认为从广义上说,内部审计文化包括内部审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内部审计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内部审计基本技术、设施以及其他物质资料等,构成内部审计的物质基础。 内部审计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内部审计法规、规章制度、准则、职业道德规范等,是内部审计物质文化和内部审计精神文化的中介。 内部审计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的价值观、精神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理想信念等,是内部审计文化的核心。 从三个层面的关系结 构看,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从里到外有序排列,构成内部审计文化层级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同时互相作用、影响,共同构成内部审计文化体系。 从狭义上说,内部审计文化指内部审计人员在长期审计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积累、不断提炼形成的为内部审计人员所认同的共有行为方式、共同信仰及价值观,主要指内部审计精神文化。 企业 内部审计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特定文化,它的各个层级都有各自要遵循的规律且相互作用,从而构建了一个有机整体。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内容包括企业内部审计物质文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文化、企业内部审计精 神文化、企业内部审计行为文化。 物质文化是内部审计文化最基础的部分,应该注重审计质量的物质基础,对促进内部审计形象有提升作用。 企业应该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建立独立的审计人员办公区域,促使管理人员重视组织的内部审计工作,使审计人员的执行能力加强。 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应加快信息化的建设,引进先进的设备,提供支撑的技术,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实现企业监控化模式。 制度文化是内部审计文化的桥梁,制度文化是假设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媒介,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规章制度的依据,约束和监督审计人员的工作,有利 于提高审计透明度和准确性,规范了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 企业应从自身发展的状况制定属于自己的特定企业文化制度和规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 16 章,从而推进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保障内部审计工作高效进行。 精神文化是内部审计的支柱,是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源泉和动力,在企业内部审计文化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内部审计精神文化集中体现于审计人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活动和精神风貌。 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内部审计精神文化观念,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得审计人员能够在信任的基础上以职业的态度配合开展审计工作,从而使企业蓬勃发展。 企业内部审计行为文化是在审计活动中指导审计人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理念,是要求每一位审计人员在处理审计业务活动中首先反映在头脑中的思想理念。 当前正处于传统审计向现代化审计过度的转型期,在审计文化建设中,应大力弘扬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内部审计行为文化,大力发展现代审计技术,深入开展效益审计才能适应现代审计发展的需要。 建设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途径 谢丽媛( 20xx)在《浅谈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中认为建设的途径包括以下几方面:政府应从政策和法律规章上积极引导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建设;企业应从内部审计物 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入手构建内部审计文化。 刘会平 (20xx)在《试论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文化》中认为:建设途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确立科学的愿景目标,为构建和谐内部审计文化提供方向指引;树立先进的审计文化理念,为构建和谐内部审计文化提供理论依据;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与规范,为构建和谐内部审计文化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为构建和谐内部审计文化提供智力支持;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为构建和谐内部审计文化提供技术支撑 综合分析, 增强企业 内部 审计信息化的建设 尤为重要。 当今社会是科技化的社会,各国都努 力培养人才为国效力,科技带给了人们更便捷更准确的信息,企业如果引进设备投入到生产经营中会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做账和老套的审计方式会逐步被新式便捷的信息化网络所代替,而企业想要获得更大的价值利润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努力培养网络人才。 只有培养踏实认真的审计人员切实做到严谨的审计工作,极大的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也会做出更切合企业实际的报告,从而使企业领导制定出符合实践的决定来获取更大的价值意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使得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监督力度,提高互相约束的能力。 规范审计业务管理、财经法纪的制定等方面,激发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部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制定适用于企业本部的审计工作规定,使得内部审计工作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 17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加强审计文化的宣传力度。 在以审计文化塑造审计队伍和树立良好审计形象的同时要注重以审计文化来影响审计客体。 加大对审计廉政的宣传,做到以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逐渐影响身边人,做到知法守法,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培养内部审计的独立意识。 独立性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内部审计人员履行职责时免受威胁;另一方面是审计组织结构的独立。 内 部审计是以准则为依据;内部审计无自己的利益;内部审计既具有保护价值的功能也具有创造价值的功能。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文化的重要元素,是审计工作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 18 参考文献 [1]黄太宏 .试论构建和谐内部审计文化 .中国内部审计 .20xx/04/13 [2]韩振宇 .浅析内部审计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东方企业文化 .20xx/10/08 [3]徐越海 、 左红 .对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探讨 .求实 .20xx/06/10 [4]陶梅 .浅析内部审计文化 .人文论坛 .20xx/09/25 [5]赵娜 .浅谈内部审计文化建设 .中国内部审计 .20xx/06/15 [6]尤广辉 .浅析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 .中国内部审计 .20xx/06/15 [7]于洪波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和发展 .中国内部审计 .20xx/08/15 [8]张建勋 .内部审计文化的理论探讨和建设实践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xx/04/05 [9]谢丽媛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xx/01/25 [10]李德胜 .简论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 .中国内部审计 .20xx/10/15 [11]刘会平 .试论构建和谐的内 部审计文化 .经营管理者 .20xx/07/05 [12]王琨 .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作用及途径 .中国内部审计 .20xx/06/15 [13]刘静 .科学构建内部审计文化 .科技致富向导 .20xx/05/25 [14]吕家祥 .提升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探讨 .财经界(学术版) .20xx/10/15 [15]郭少明 .构建现代内部审计文化体系 .中国审计报 .20xx/09/07 [16]努力做实内部审计文化建设 .中国内部审计 .20xx/11/15 [17]王海强 .浅谈内部审计文化建设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xx/11/28 [18]岳明凯 .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效果探索 .中国内部审计 .20xx/05/15 [19]李珊珊 .浅议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 .管理观察 .20xx/01/25 [20]孙福梅 .内部审计文化建设五对策 .经济师 .20xx/03/05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 企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探析 ) 19 外文翻译 内部和外部审计监督的实证比较 理查德 • 、 理查德 • 、詹姆斯 管理审计杂志,第 8 卷,第 2 章, 20xx 年,第 916 页 169。 MCB 大学出版社, 02686902 引 言 审计监督项目的对象包括所有可以确保审核有效地进行的必要活动。 监督一个审计项目与向管理方提出的审计报告息息相关。 新西兰社会会计师公会在其审计准则中明确提出正确的审计业务过程中应当包含约定计划和监督。 内部审计师协会( IIA)以及其在美国的总部与新西兰的区域分会在其《内部审计专业实践标准》中也提到:“审计工作应妥善计划和监督”。 总体审计项目监督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那些计划已得到批准的审计工作的监督。 内部审计师协会( IIA) 重点要求审计项目应得到“妥善监管”,其中包括:  指导审计人员的工作分配  监督审计方案的批准  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审计底稿  保证足够的审计报告  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  新西兰社会会计师公会在审计准则 4 中明确指出:“审计工作者应当小心地直接监督和审查那些委托助理们完成的工作。 ”为达到本文研究目的,这里引用准则 4 中提到的审计监督方面的术语包括“方向”“监督”“审查”。 “方向”包括“告知助理他们的职责和审计程序的目标”, 督促他们并且“让他们知道那些可能会影响整个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及进度的事项„„”。 准则针对正确的审计工作列出了时间计划表、计划备忘和审计书面方案。 “监督”包括监察审计工作的进展、对审计工作计划中要求修改的部分提出警告以及用自己的专业判断来解决问题。 准则中同时还指出:对每一项由助理完成的工作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