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设计)——195柴油机单缸泵泵体打窝扩孔专机及其夹具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同轴度要求。 ( 3)考虑到工序 1急攻的经济性,对基准面 B的跳动不适合提太高的要求,因此夹具 上与 B面 3对应的支撑采用环面与工件接触,以减少 B面跳动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二)加工方法的选择 ( 1)Φ 9H8 齿杆孔(立轴):钻定心孔(Ⅱ)工位 钻孔(Ⅲ)工位 铣铰(Ⅳ)工 位 精铰(Ⅴ)工位。 Φ 14G8 齿圈孔(卧轴):扩孔(Ⅱ) 镗铰(Ⅳ)工位 精铰(Ⅴ)工位。 以上工艺对Φ 9H8 齿杆孔和Φ 14G8 齿圈孔分步逐级提高精度,立卧动力头相关工步在同 一工位一次安装条件下同时加工完成,从而消除定位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各工步刀具均采用精密导向。 Φ 9H8 孔铣铰和精铰刀采用双导向结构,从而确保刀具的 正确位置,见图 2. Φ 9H8 齿杆孔和Φ 14G8 齿圈孔半精加工分别采用铣铰、镗铰工艺见图 2,以减少或消除 前面预制孔加工位置误差在本工步加工中引起的仿形误差,确保为精加工准备好位置精度 达到图纸所需的精度。 ( 2)Φ 18 端面与Φ 14G8 齿圈孔精加工时由一把铰刀一次成形加工完成,加工终 了一死 挡铁定位停留并延时以确保加工端面平整。 该端面为浅止口,与Φ 18 孔结合处刀具容易磨 损而不易清跟,从而其实际端面工作状态,降低密封性能。 为此端面做成 2176。 中鼓形,见 图 14G8 孔口部接触以实现良好密封。 ( 3)Φ 25H9 孔受工位限制采用:粗扩 —— 精扩 —— 镗孔工艺确保孔的准确位置从而保 证其与Φ 14G8 孔的同轴度要求。 镗孔采用滚动镗模结构,利于维护、保持和恢复精度。 ( 4)左部内宽槽Φ 24x11 采用专用偏心割槽刀杆一次成型加工完成,由于该槽处于孔深 处,且底孔小、槽宽而深,刀 具工作条件较 差,因此刀具寿命相对比较短些。 ( 5)鉴于回转专机调试不便,所以将机床的横向工作台和立柱分开。 采用随行夹具。 机床示意图如下: 三江学院 09 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4 图 2 机床示意图 三江学院 09 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5 第二章 机床总体设计 : 在本道工序的工序图中,表达了加工孔根据制定的加工方案,在组合机床上完成工艺 内容,加工部分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及技术要求,加工用的定位基准、夹压部件以 及被加工零件的材料、硬度和在本机床加工前的余量、毛坯或半成品情况,是机床设计中 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 (见 加工工序图) : ( 1)被加工零件的形状和轮廓尺寸与本机床设计有关的部位的结构形状及尺寸。 打窝Φ 9 孔时,用到的中间导向套,故要检查工件、夹具、刀具是否发生干涉,经检验不发生干涉 现象。 ( 2)加工用定位基准。 压紧部分及方向,以便确定夹具的支撑(包括辅助定位支撑),限位、夹紧、导向系统的设计。 ( 3)本道工序加工部分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形状位置尺寸精度及技术要求、还包括本道工序对前道工序提出的要求(主要指定位基准 ) ( 4)必要的文字说明,加工零件的编号、名称、材料、硬度 、重量及加工部位的余量等。 : ( 1)为了使本道工序清晰明了,一定要突出机床的加工内容,用粗实线画出加工部位,尺寸、角度等应在相应的数值下加画粗实线。 ( 2)加工部位的位置尺寸应由定位基准注起。 ( 3)应注明零件加工时机床提出的特殊要求。 ( 4)画出定位基准符号,并标出消除自由度数量。 并画出夹压位置符号。 . 1加工示意图的作用和内容: ( 1)反映机床的加工方法(打窝Φ 扩孔Φ )加工条件及加工过程。 ( 2)根据加工部分的特点及加工要求,决定 刀具的类型、数量(双工件装夹,故刀具两把),结构、尺寸(直径和长度)等。 ( 3)决定主轴的类型,规格尺寸及外伸长度。 ( 4)选择标准的接杆,浮动卡头、导向装置、刀杆托架等并决定它们的结构、参数及尺寸。 ( 5)标明主轴、接杆(卡头)、夹具(导向)与工件之间的联系尺寸,配合及其精度。 ( 6)根据机床要求的生产率及刀具、材料特点等,合理确定并标注各轴的切削用量。 ( 7)决定机床动力部件的工作行程及工作循环(具体情况如下:)。 孔的确定: 工进 =切入长度 +加工长度 +切出长度 =40mm 三江学院 09 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6 快退长度 =工进长度 +快进长度 =200mm 快进长度 =160mm 动力部件总行程 =前备量 +快退量 +后备量 =250mm 9 孔的确定: 工进 =12mm 快退 =180mm 快进 =168mm 总行程 =250mm ( 8)该注意的问题: 加工示意图应于机床实际加工状态一致,表示出工件安装状态及主轴加工方法。 图中尺寸应标注完整,尤其是从多轴箱端面至刀尖的轴向尺寸链应齐全,以便于检查行程和调整机床。 图中应表示出机床动力部件的工作循环图及各行程长度。 确定钻 攻螺纹复杂工序动力部件工作循环时,要注意攻螺纹循环(包括工进和退出)完成丝锥退出工件后,动力部件才能退出。 加工示意图要有必要的说明如:被加工零件的名称、图号、材料、硬度、加工余量、毛坯要求、是否加冷却液及其它特殊工艺要求等。 . 2选择刀具、工具、导向装置并标注其相关位置及尺寸 ( 1)刀具的选择 选择刀具时,打Φ 9 孔的同时要加工Φ ,应选直径与加工部位尺寸、精度相适应,钻孔Φ 9,其长度要保证加工完成后,刀具尾端与导向端面有 一定的距离。 由于工件的材料为 HT200,生产批量较大,故选择高速钢钻头,且左端采用复合刀具Φ 复合铰刀,提高了工序集中的程度,Φ 9孔采用标准刀具。 ( 2)导向的选择 铰刀工作时导向模板内的导套会不断的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必须更换,因此采用可换导套。 导套为采用衬套,一边倒套更换并保护导向模板不被更换频繁而平破坏。 我是采用固定导向模板,单支点导向。 立式的采用随行夹具的导向装置导向,由于立式的刀具细而长故采用双支点导向,更好的保证了加工精度。 由《机床夹具手册》得铰套、衬套和配套螺钉的尺寸。 ( 3)初定主轴类型 、尺寸、外伸长度 ( 4)Φ 孔由《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表 611得: v=21m/min f=. 3夹具轮廓尺寸的确定 工件的轮廓尺寸和形状式确定夹具体的基本依据,具体要考虑布置工件的定位、限位、夹紧机构、刀具导向装置以及夹具底座排屑和安装等方面的空间和面积需要。 . 4机床底座及装料高度的设计 为了满足用户要求和机床的整体性,底座被设计成一个整体。 装料高度是指工件安装基面到地面的距离。 在确定机床装料高度时,首先要考虑工人是否操作方便,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江学院 09 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7 . 1机床联系尺寸总图的作用和内容 机床联系尺寸总图是表示机床的配置形式、主要构成及各部件安装位置、相互联系、运动关系和操作方位的总体布局图。 用以检验各部件相互位置及尺寸联系能否满足加工要求和通用部件选择是否合适;它为多轴箱、夹具等专用部件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其内容主要包括: ( 1)表明机床的配置形式和总布局。 以适当的视图用同意比例画出各个主要部件的外轮廓形状和位置。 表明机床基本形式及操作者的位置等。 ( 2)完整齐全地反映各部件间的主要装配关系和联系尺寸、专用部件 的主要轮廓尺寸、运动部件的极限位置以及各滑台工作循环总的工作行程和前后行程备量尺寸。 ( 3)标注主要通用部件的规格代号和电动机的型号、功率及转速,并标出机床分组编号及组件的名称,全部组件应包括机床全部通用部件及专用零部件,不得泄露。 ( 4)表明机床验收标准及安装规程。 . 2各个部件的选择 ( 1)动力箱的选择 Φ 孔 P切= DTv9740 = 7 4 0 152 1 2 9 1   = P1多=切P= = 取  = P多= P1多= 由《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简明设计手册(上册)》表 22 得 电动机型号为 Y100L14 额定功率为 额定转速为 940r/min 由《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表 538得 动力箱型号为 1TD25 IA 驱动轴转速为 520r/min 由《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表 540得 动力箱与多轴箱、滑台的联系尺寸 由《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表 53得 液压滑台型号 1HY25 I A 及联系尺寸 ( 2) φ 9 孔 P切= DTv9740 = 1518183   = P1多=切P= = 取  = P 多 =2P 多 1= 由《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简明设计手册(上册)》表 22 得 电动机型号为 Y100L16 额定功率为 额定转速为 940r/min 由《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表 538得 动力箱型号为 1TD25 IA 驱动轴转速为 520r/min 三江学院 09 级本科生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