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中办公楼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小于 50 mm。 纵筋连接接头应选在受力较小处。 钢筋接头可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也可采用焊接接头和搭接接头。 受压构件箍筋应采用封闭式,其直径不应大于 d/4( d为纵筋最大直径),且不应小于 6mm。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400 mm,也不大于构件短边尺寸。 同时在绑扎骨架中,不应大于 15d 在焊接骨架中不应大于 20d( d 为纵筋的最小直径)。 当柱中全部纵筋配筋率超过 3%,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8 mm,其间距不应大于 10d( d 为纵筋的最小直径),且不应大于 200 mm。 对截面形状复杂的,不可采用内折角的箍筋。 填充墙 填充墙应在框架柱全高每隔 500mm 设 2Ф6 拉筋,拉筋深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墙长的 1/5 且不小于 700mm。 填充墙墙体半高处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梁高 180mm, 纵向钢筋 4Ф12 ,箍筋 Ф6@200。 填充墙应在主体结构全部施工完毕后由上而下逐层砌筑,以防下层梁承受上层墙传来的荷载。 设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xx) [S].北京:济南大学毕业设计 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xx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B5009— 20xx)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xx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GB5007— 20xx)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xx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xx)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xx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xx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xx)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xx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 7 3 板的设计 屋面板设计 荷载设计值 ( 1)屋面均布恒载 防水层:三毡四油防水层 KN/㎡ 找平层: 20 厚 1: 3水泥沙浆找平 20= KN/ ㎡ 保温层: 50 厚( 2%坡度)膨胀珍珠岩 7= KN/ ㎡ 结构层: 120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5=3 KN/ ㎡ 顶 棚:铝合金龙骨吊顶 KN/㎡ 合 计: KN/㎡ g= =㎡ q== KN/㎡ q/2= KN/㎡ g+ q/2=㎡ g+ q= KN/㎡ ( 2)计算跨度 由于板在各区格均与梁整体现浇,故 L0=Lc (轴线间距 ) ( 3)弯矩计算 混凝土 γ =,跨中最大弯矩取 g+q/2 作用下(内支座固定)的跨中弯矩值与在q/2 作用下(内支座简支)的跨中弯矩值之和,支座最大弯矩在 g+q 作用下(内支座固定)的支座弯矩。 按弹性理论计算的弯矩值。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 8 图 屋面板布置图 表 板的弯矩计算 ( KNM ) B1 B2 B3 L01( m) 3 L02 (m) 6 6 L01/L02 m1 ( kNm ) (+) +(+0.2) = (+7) 32 +(+ )32 = (+)+ (+7) = m2 ( kNm ) (+) +(+) = (+) 32+(+0.2) 32= (+6) +(7+) =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 9 续表 M1’( kNm ) = 32 = = M2’( kNm ) = 32 = = 续表 B4 B5 B6 L01( m) 3 3 L02 (m) 6 L01/L02 m1 ( kNm ) (+) 32+(+)32 = (+) 32 +(+ ) = (+6)32+ (+7)32 = m2 ( kNm ) (+) 32+(+0.2) 32= (+) +(+0.2) = (+6) 32+(+0.2) 32= M1’( kNm ) 32 = = 32 = M2’( kNm ) 32 = = 32 = 续表 B7 B8 L01( m) 3 L02 (m) 6 L01/L02 m1 ( kNm) (+) 32+(+) 32 = (+) +(+ ) =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 10 m2 ( kNm) (+) 32+(+) 32= (+) +(+) = M1’( kNm) 32 = = M2’( kNm) 32 = = ( 4)截面设计 截面有效高度: L01方向跨中截面 h01= 12020=100 ㎜ L02方向跨中截面 h02= 12030=90 ㎜ 相邻区格的支座弯矩取绝对值较大者,弯矩设计值折减 1/5。 配筋计算近似γ=,As=m/ ( h 0fy ) ,fy=210N/ mm2。 截面配筋计算及实际配筋均见表。 表 截面配筋 截面 区格 方向 h0(mm) m( kNm) As( mm2 ) 配筋 实际 As( mm2) 跨 中 B1 L01 100 Φ 8@120 419 L02 90 Φ 8@120 419 B2 L01 100 Φ 8@150 335 L02 90 Φ 8@130 335 B3 L01 100 Φ 8@150 335 L02 90 Φ 8@150 335 B4 L01 100 Φ 8@150 335 L02 90 Φ 8@150 335 B5 L01 100 Φ 8@150 335 L02 90 Φ 8@150 335 B6 L01 100 Φ 8@150 335 L02 90 Φ 8@150 335 B7 L01 100 Φ 8@150 335 L02 90 Φ 8@150 335 B8 L01 100 Φ 8@150 335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 11 续表 L02 90 Φ 8@150 335 支 座 1—2 100 Φ 12@110 870 1—3 100 Φ 10@150 523 2—4 100 Φ 10@150 523 3—4 100 Φ 12@110 870 3—5 100 Φ 10@150 523 4—6 100 Φ 10@150 523 5—6 100 Φ 10@150 523 5—8 100 6—7 100 7—8 100 楼面板设计 楼板的结构平面布置 区格板: 所有板均为 双向板 图 楼面板布置图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 12 双向板设计 ( 1)荷载设计值 楼面均 布恒载 面 层:瓷砖地面 KN/㎡ 结构层: 120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5=3 KN/ ㎡ 顶 棚:铝合金龙骨吊顶 KN/㎡ 恒荷载标准值: KN/㎡ 恒荷载分项系数 ,活荷载分项系数 ,得: 楼层: g=3 .67=㎡ q==2. 8 KN/㎡ q/2= KN/㎡ g+ q/2= KN/㎡ g+ q=+= KN/㎡ 走廊、门厅: g=3. 67=㎡ q==㎡ q/2= KN/㎡ g+ q/2=㎡ g+ q= KN/㎡ ( 2)计算跨度 由于板在各区格均与梁整体现浇,故 L0=Lc (轴线间距 ) ( 3)弯矩计算 混凝土 γ= ,跨中最大弯矩取 g+q/2 作用下(内支座固定)的跨中弯矩值与在 q/2 作用下(内支座简支)的跨中弯矩值之和,支座最大弯矩在 g+q 作用下(内支座固定)的支座弯矩。 按弹性理论计算的弯矩值 表 板的弯矩计算 ( KNM ) B1 B2 B3 L01( m) 3 L02 (m) 6 6 L01/L02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 13 续表 m1 ( kNm) (+6) +(+) = (+) 32 +(+ )32 = (+) + (+) = m2 ( kNm) (+) +(+) = (+) 32+(+0.2) 32= (+) +(+) = M1’( kNm) = 32 = = M2’( kNm) = 32 = = 续表 B4 B5 B6 L01( m) 3 3 L02 (m) 6 L01/L02 m1 ( kNm) (+4) 32+(1+) 32= (+) +(+) = (+) 32+(+0.2) 32= m2 ( kNm) 32 = = 32 = M1’( kNm) 32 = = 32 = M2’( kNm) 32 = = 32 = 续表 B7 B8 济南大学毕业设计 14 L01( m) 3 L02 (m) 6 L01/L02 m1 ( kNm) (+) 32+(+) 32 = (+) +(+ ) = m2 ( kNm) (+) 32+(+) 32= (+) +(+0.0456) = M1’( kNm) 32 = = M2’( kNm) 32 = = ( 4)截面设计 截面有效高度: L01方向跨中截面 h01= 12020=100 ㎜ L02方向跨中截面 h02= 12030=90 ㎜ 相邻区格的支座弯矩 取绝对值较大者,弯矩设计值折减 1/5。 配筋计算近似γ =,As=m/( h0 fy) ,fy=210N/ mm2。 截面配筋计算及实际配筋均见表。 表 截面配筋 截面 区格 方向 h0(mm) m( kNm) As( mm2 ) 配筋 实际 As( mm2) 跨 中 B1 L01 100 Φ 8@120 419 L02 90 Φ 8@120 419 B2 L01 100 Φ 8@150 335 L02 90 Φ 8@130 335 B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