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兰天项目申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住房面积适中,项目大部分住房为 98— 123 平方米小三居, 143平方米舒适三居,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13 1户型设计人性、合理。 项目注重户型的舒适性,实用性以及功能合理性,做到每户南北通透,动静 分离,全明设计。 1超大楼间距。 12楼直面涨湎河景观,超大楼间距,采光观景效果非常好。 1建筑设计采用大量的落地窗,凭窗设计营造社区的光影之美。 1院落式规划营造良好的社区居住氛围及邻里关系,打造院落文化。 1采用高档环保建材。 外立面采用真石漆、澳洲砂岩,高档环保建材,体现建筑立面美感。 1社区配套完善。 1— 3 层为商铺,能够满足业主的基本生活购物需求。 1一流的物业服务团队。 项目才会用一流的物业管理模式、专业的物业服务队伍以及高科技智能安全系统为业主提供各项完善的服务。 1窗 户材质先进。 采用断桥隔热铝合金材质,保温、隔热、隔音、防水、防盗效果良好。 1规划设计人性化。 真正做到人车分流,保障在社区居住的老人可以悠闲的散步,孩子可以尽情的玩耍,尽享无忧品质生活。 建筑设计理念超前。 全是领先设计首层架空,完美的将建筑和景观融为一体。 碧水兰天 项目地处潍坊市 奎文 区 东风东街 以南, 虞河 路以 东 , 处于潍坊市重要的交通节点上,交通十分便利,南面有景观优美的涨湎河,西侧是潍坊著名的景观节点桃花修竹,环境十分舒适。 周边 休闲、娱乐、医疗、学校等设施一应俱全,还有四通八达的公交线路途径于此 , 该 地块 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交通、购物、通讯等条件便捷。 良好的开发条件决定了碧水兰天是一个集办公、商业、居住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小区。 综上所述,本项目 良好的人文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合理的市场定位, 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增值前景 , 14 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第四节 工程建设 规划 一、建设规模 碧水兰天 项目 总用地面积 26272平方米,净 用地面积 14923 平方米。 规划新建 30F 商务综合 楼 1 栋 ( 13 层为商业, 430 层为商务综合楼) ,32F商住 楼 1 栋 ( 13 层为商业, 432 层为住宅) , 33F 住宅楼 2 栋 (局部29 层) , 5F 办公楼 1 栋。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173764 平方米。 地上总建筑面积 129244 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 80852 平方米, 商务 综合楼 建筑面积 38862 平方米, 底层商业 建筑面积 6780 平方米, 办公楼 建筑面积 2750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地下四层) 44520 平方米,其中储藏室建筑面积13253平方米,停车位建筑面积 31267平方米。 项目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 26272 2 道路用地面积 平方米 11349 3 可规划用地面积 平方米 14923 4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173764 ⑴ 地上建筑面积 平方米 129244 其 中 住宅建筑面积 平方米 80852 商务 综合楼建筑面积 平方米 38862 底层商业建筑面积 平方米 6780 办公楼建筑面积 平方米 2750 ⑵ 地下建筑面积 平方米 13253 不计容 其中 储藏室 平方米 13253 停车位 平方米 31267 5 容积率 6 建筑密度 % 7 绿地率 % 31 8 居住户数 户 602 15 9 停车位 个 851 ⑴ 地上停车位 个 35 ⑵ 地下停车位 个 816 10 建设期 年 2 第五节 建筑规划设计 本规划地块的道路交通系统分为 四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城市主干道、支路、步行系统、停车场。 各部分分工明确、协调组织。 地块周边的城市主干道网提供了城市各地区通往该区的快速交通联系,并担负着将住宅区人流快速疏散的作用。 在规划上突出其交通功能和景观功能,通过沿街建筑的合理退让及充足的便道宽度、交通设施的现代化使其交通顺畅,通过沿街建筑空间界面 的丰富变化和绿化环境的设计提高其景观水平。 支路系统担负着本区域内的交通联系的作用。 在设计上从整合地块功能入手,严格控制支路对城市主干道的出口,尤其尽量避免出口方向的含糊不清,以减少交通干扰,保障交通安全。 步行系统以住宅区为中心通道向外围辐射,形成丰富多彩的绿色空间景观。 停车位 4851 个 , 其中 地上 停车位 35 个 ,地下停车位 816个。 一、 规划设计依据 国家现行的法律及法规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 有关部门审批的规划图纸 甲方提供的其他资料 二、规划指导思想 尊重文脉。 充分尊重现有的环境文脉,凸显 基地自身独有的文化意蕴、城市肌理与区位结构。 营造空间。 精密梳理编排各复杂功能,合理利用组织功能空间以实现建筑功能的价值最大化,在此基础上营造优雅唯美空间氛围,创造空间意趣。 16 形成中心。 基地区位优势明显,环境优美,是潍坊市的重要位置,所以形成该地区的建筑核心是建筑创作的首务之急。 塑造形象。 精心构筑富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天际线,使建筑本身成为该区位的标志性景观中心,并一举塑造本建筑在潍坊市整体天际线中独特的地位,提高潍坊市的城市形象。 三 、设计理念 区域地毯的生态设计策略,充分尊重基地的周边环 境,发掘和利用周围景观的潜在利用价值。 做好小区内景观和已有景观的自然衔接,不破坏已有绿化的同事,做好改造。 功能与形式相容的完美主义,精心梳理各个复杂功能,最大化的满足使用要求,合理优化建筑平面,合理组织功能空间。 以实现建筑功能的价值最大化,在此基础上营造优美的空间氛围,创造空间意趣。 国际化的设计思潮。 精心设计建筑的外观,运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法,设计理念和思路与国际同步,构筑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象,使建筑本身成为该区位的标志性景观中心。 并一举塑造本建筑群在周边建筑中之独特地位,成为潍坊的又一个地标 性建筑。 四 、 整体规划布局 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布局突出以人为本,综合考虑路网结构,群体组合及绿地系统的内在联系,有效、有机地组织本建筑和周围建筑的物质功能要素,使建筑各项功能布局合理,构成了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 交通系统设计 项目位于虞河路与东风街交汇处,人流相对较多,建筑在虞河路和东风及分别设置两个入口,通过两个入口人们可以快速进入小区内部,并便捷的到达各个单元和地下车库。 小区的停车设计分为三部分。 一个是在建筑前面广场做地上停车位, 17 一个是在小区内部景观绿地上做临时停车位,绝大部分车辆在 地下停车场放置,满足整个小区的停车要求。 地上停车位设计为生态停车,期间广植绿化、树木,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对市场的噪音干扰,又提升了景观效应。 景观环境绿化设计 项目精光设计主要集中在建筑周围。 由中心广场、小品、假山、座椅、走廊等景观小品组成。 五、 总平面设计 沿东风街方向布置一栋高层住宅,在转角处布置一栋 商务 综合楼,满足东风街和虞河路的退线要求,沿街建筑一、二、三层为商业办公,满足周边以及小区内部的商业需求。 基地南侧顺应涨湎河走势布置两栋住宅,住宅平面沿河错落,呼应地形的变化。 六 、平面功能 商务 综合 楼部分: 小区沿东风街和虞河路口设置 商务 综合楼一栋,共约 36812平方米,地上 30 层,其中一至三层为商业用房,其他部分为公寓和办公。 商业部分为大空间,以大型商场超市为主,充分挖掘了地块的商业价值。 公寓户型多样,每户都有独立的阳台。 厨房设置在阳台上,可以直接通风采光,增加了实用性。 住宅部分: 小区内设有三栋高层住宅,共约 78298 平方米。 沿东风街布置一栋,地上 32 层,其中一至三层为商业空间,另外两栋沿涨湎河布局,全部设计为商品住宅。 平面户型设计紧凑合理,空间利用灵活,有多种户型可供选择。 小区内部住宅一 层全部架空,为人民提供了交往空间。 机动车通过车醒入口进入地下车库,小区内部道路为人行道和紧急用的消防车道。 人流通过电梯进入架空层以上地面,地面道路成了纯不行的景观道路,完全实 18 现了人车分流,极大的提高了小区的生活品质。 七 、立面设计 商务 综合 楼 在造型设计上,追求简洁现代的设计风格,力争形成周边地段标志性的建筑形象。 建筑外墙采用玻璃、石材、金属板材等时下流行的高档建材,体现出建筑的时代特色。 通过材料之间的对比 ,强调竖向线条的分割,突出了建筑形体高大的特点。 裙房部分简洁大气,重点突出转角处入口形象,提升办公楼档 次。 顶部的造型处理,更加强化了建筑的挺拔感,使其成为周边城市空间的一个中心,形成标志性形象。 住宅里牦牛造型设计注重塑造群体形态的可识别性,通过群体空间组合体现整体造型艺术美,整体轮廓有节奏的凹凸变化,形成通畅的视觉通道。 建筑单体采用优雅、高贵、别致、实用是造型设计的主体,设计中通过空调隐蔽设计,凸窗造型变换,顶部灰空间的应用等现代手法,强调虚实对比,使建筑在光和影的作用下更具有立体感和韵律感。 第 六 节 建筑工程 设计 碧水兰天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14923 平方米。 规划新建 30F 商务综合楼 1 栋 ( 13 层为商 业, 430 层为商务综合楼) , 32F 商住 楼 1 栋 ( 13 层为商业, 432 层为住宅) , 33F住宅楼 2 栋 (局部 29 层) , 5F 办公楼 1栋。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173764平方米。 地上总建筑面积 129244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 80852 平方米, 商务 综合楼 建筑面积 38862 平方米, 底层商业 建筑面积 6780 平方米, 办公楼 建筑面积 2750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地下四层) 44520 平方米,其中储藏室建筑面积 13253平方米,停车位建筑面积 31267平方米。 结构说明 ⑴ 设计依据 19 ①《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xx ②《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xx(20xx版 ) 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xx ④《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xx 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xx ⑥《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xx ⑦《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xx 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xx ⑵该工程 主要 由 住宅 、商业 等组成。 建筑均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 该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7度,抗震设防烈度按照 度进行设计。 ⑶基本风压: ㎡ 基本雪压: ㎡ ⑷主要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类别 住宅 电梯 机房 会所、 商业 卫生间 楼梯 阳台 上人屋 面 不上人 屋面 标准值 组合值系数Ψ c 准永久系数Ψ q 0 结构设计 ⑴设计标准 ①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的重要性系数为。 ②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正常维护的情况下结构主体的使用年限为 50年。 ③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⑵结构选型 区内建筑均采用 框架结构或 框架剪力墙结构。 ⑶基础选型 20 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 独立基础或 阀片 基础。 ⑷采用主要原料: ①混凝土:基础部分: C40,上部结构: C25及 C30; ②砌体材料: 粉煤灰砖、 烧结砖、水泥沙浆及混合砂浆。 ③钢筋:一级钢 HRB235,二级钢 HRB335,三级钢 HRB400。 竖向规划 项目基地内地形变化不大,地势平坦,为减少土方量,规划尽量接近自然标高,在避免大填大挖的前提下,人工制造地形变化,形成丰富的居住空间。 为满足国家有关技术规定,符合道路行车安全要求,规划道路尽量低于自然地坪。 项目周围城市主干道按照城市规划早已成形。 区内各级道路中心线的设计标高,根据四周城市主干道现状标高依次得出,道路坡度控制在 %左右,满足地面排水的要求。 底层室内地坪高出室外地面 米以上。 地面排水采用车行道和宅前道路排泄地面雨水, 一般单侧设雨水口,局部低洼易积水地段可设双侧雨水口,其数量可根据汇水面积、流量、道路纵坡等设计段确定。 第 七 节 公用辅助工程 一、电力工程 设计依据 (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2)《 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6)《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7)《住宅设计规范》 21 负荷等级 该项目 主要 由 住宅、商业 等 组成。 根据电气负荷等级划分规范要求 ,该项目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