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1、 月底和 5 月初低温阴雨的影响,一般早稻发育明显推迟。 为避免早稻发育推迟带来的影响,晚稻育秧要注意三防。 防晚稻播种期推迟。 有些农民有早稻见穗播晚稻的习惯。 今年早稻发育推迟,如见穗播晚稻话,会导致晚稻抽穗期推迟,遇上 9 月下旬、10 月上旬低温阴雨,降低结实率,引起减产。 晚稻的播种期应根据品种(组合)生育期和安全齐穗期来定。 一般来说,9 月 15 日是杂交晚稻的安全齐穗期。
稻施钾肥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因为钾素充足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糖的合成和积累,提高植株抗性,还能增强水稻根的呼吸,促进对氮素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使植株粒大饱满,高产稳产。 但施用钾肥必须注意以下四点:用量合理坚持“四多四少”的原则。 即含钾量较少的田多施,反之少施;早稻多施,晚稻少施;高秆种多施,矮秆种少施;杂交水稻多施,常规品种少施。 试验表明:亩施 0 千克氯化钾,经济效益最大。
为钾素充足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糖的合成和积累,提高植株抗性,还能增强水稻根的呼吸,促进对氮素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使植株粒大饱满,高产稳产。 但施用钾肥必须注意以下四点:用量合理 坚持四多四少的原则。 即含钾量较少的田多施,反之少施;早稻多施,晚稻少施;高秆种多施,矮秆种少施;杂交水稻多施,常规品种少施。 试验表明:亩施 0 千克氯化钾,经济效益最大。 适期施肥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增加氧气,改善通气条件,促进菌丝发育,有利于早出菇(耳),提高产量和品质。 打孔时应做到四注意:打孔时间 一般应在播种后 35 天进行。 当菌丝变白萌发,并开始向培养料延伸时打孔。 如打孔过早,菌丝还未萌动,易感染杂菌;打孔过迟,菌丝在发育期缺氧,会影响菌丝生长。 打孔部位 应严格控制在菌种层上或菌丝延伸处,尤其是菌种用量少、菌丝延伸慢时,更不能在菌袋上到处乱打孔
2、高,植株易出现早薹早花现象,遇低温冻害严重。 对过早抽薹的植株摘薹,可以促进分枝,增加结角量,提高产量。 选晴天摘除薹高 2035厘米的早薹,一般在薹基部留 34 片绿叶摘除。 中耕松土可以损伤部分根系,减少根系吸收养分,抑制植株生长,延缓抽薹速度。 对植株生长瘦弱的油菜田增施速效氮肥,可以延长营养生长,减缓抽薹速度。 一般每亩施稀人粪尿 1500公斤或碳酸氢铵 710 公斤。
、掌握最佳采收期。 各种菇耳基本上是在七八成成熟时,其外观优美,口感好。 以香菇为例:七八成熟的标志,即菌膜已破,菌盖尚未完全开展,尚有少许内卷,形成“铜锣边”;菌褶已全部伸长并由白色转为黄褐色或深褐色时,为香菇最适时的采收期,适时采收的香菇,色泽鲜艳,香味浓,菌盖厚,肉质软韧。 二、注重采摘技术。 食用菌采摘,凡是带柄菇类,如香菇、蘑菇、草菇、姬松茸、竹荪等采收时,必须根据采大留小的原则采收。
1、麦创高产,良种是关键。 每年到秋种前夕,都有许多农民朋友四处求亲托友,寻购小麦良种,以期望来年有一个好收成。 但由于条件限制,许多农民对小麦品种了解不够,在品种选择上很容易走进误区,给生产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那么,在选购麦种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不要片面求新、求奇。 新品种一般是指经过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多年检验,并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在产量、品质
2、上。 连阴天、气温波动频繁或日间燥热、夜间结露、植株生长势弱、灌水较多、通风排湿不及时等因素常可导致病害的迅速蔓延。 三、防治方法在生产上要注意平衡施肥,底肥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追肥要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的用量,注意补充叶而肥和微肥,增强植株的抗性。 及时清除病株残体日常管理要注意降温排湿,白天温度控制在 15超过 20时要及时放风,夜间温度控制在 10浇水时切勿大水漫灌。
2、和过浅都会影响收净率。 (4)驾驶员要精力集中,保证机率走直走正,车速相对稳定,防止窜行伤薯。 如果土壤粘度大、湿度大应慢行。 油门尽量大些,以提高发动机转速,从而提高抖动筛的运行速度,达到薯土分离良好。 机组在地头起落犁铲时要把握起落时机,防止漏起落,落铲时要对准行。 (5)拖拉机在拖带或悬挂机具转移地块或短途运输时,应断开拖拉机与农具的动力连接,机具上不得坐人或放置其他物品。
2、 75%左右,降雨、下雾、结露多的天气,容易发生晚疫病而且流行快,流行强度大。 综合防治:本着“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 生态防治:加强管理,增温降湿,增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药剂防治:出现中心病株后,病株率不超过 1%时施药。 棚室内用 5%百菌清粉尘 1 公斤喷粉,7 天喷 1 次,或用 45%百菌清烟雾剂 200250 克分放 56 处,傍晚点燃密闭棚室熏一晚,7 天熏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