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
2、虫危害的穗子,混合脱粒,单晒单存,留作繁殖田用种。 3、适时收获脱粒。 留种用的种子田,应在蜡熟末期至完熟期集中收获。 收割后,植株含水量较大时,不宜堆放,以防霉变,要在田间带秆晒干后再脱粒,以减少晾晒时间。 收获脱粒过早,种子含水量大时,高温曝晒时间过久,易造成种子发芽率降低。 4、防止机械混杂。 留种用的种子田,一定要单收、单脱、单晒、单藏。 特别是脱粒时要认真做好机具、储种器具的清扫
2、 60万株以下)的麦田(或中低产田),返青后可蹲苗 20 天左右,待小麦春生第 2 叶出生前后再进行浇水追肥。 追肥数量可控制在春季追肥总量的 40%左右,推荐施肥量为每亩施尿素 7 公斤左右,以促进分蘖生长,争取穗数。 待拔节后期(春生第 5 叶至 6 叶出生前后)再进行第二次肥水管理。 追肥数量掌握在春季追肥总量的 60%左右,推荐施肥量为每亩施尿素 10 公斤左右,以促进穗大粒多粒重
2、基肥施用。 基肥和种肥 1、基肥。 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混施磷、钾肥。 一般亩施农家肥 20担,尿素 斤,过磷酸钙 2025 公斤,与堆肥堆沤约半月,播种时加入草木灰 23 担,充分拌匀,开沟条施或穴施。 2、种肥。 种肥在未施基肥或基肥数量较少条件下施用。 一般每亩施过磷酸钙 1015 公斤和硝酸铵 35 公斤,或磷酸铵 5 公斤左右。 施肥深度 810 厘米,距离种子 68 厘米为好。
料是作物的粮食,是增产的基础。 为提高玉米产量,必须保证它在生育期间对养分的需要。 目前黑龙江省对玉米的施肥大致分为两个级别:高肥、中肥。 高肥是指在高产田的施肥,产量指标是每 667 平方米产 750 千克以上。 要做到底肥、种肥、追肥结合,农肥、化肥、微肥结合。 即底肥:每 667 平方米施农家肥 4000克,化肥磷酸二铵 克,钾肥 5 千克。 种肥:磷酸二铵5 千克,硫酸锌肥 100 克
、密接种。 增加椴木的发菌点,发菌点多发菌面积就大,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菌丝浸透椴木。 椴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靠吸收水分和蒸发水分,干湿交替的水分运动能使椴木内部得到充足的氧气,使菌丝深入椴木吃料,从而加速椴木成熟,减少受杂菌感染的几率。 二、深接种。 种穴深则装菌多,有利于防旱,可使种穴底部种块受外界温差的刺激减少。 种块内菌丝体在温度、湿度较恒定的条件下会快速萌发,成活率可得到提高。
在农村有的种菇户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种菇结束后将废料由菇房搬出房外任其腐烂,既污染了环境,又不能利用,实在可惜。 如何让食用菌废料变废为宝。 这里介绍食用菌废料再利用的 4种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要菌丝生长较好,培养料没有被杂菌污染,均可将其晒干整碎后以 30%的量添加于新原料中栽培鸡腿菇,其经济效益是相当町观的。 菌丝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没被利用。 将菌丝生长洁白
1、菇栽培中的杂菌主要有绿色木霉、曲牢等,是制种及熟料生产个最为常见的杂茵之一。 该类霉菌性喜高温、潮湿环境,如木霉菌抱于可长期存活于土壤及有机材料或棚内墙体缝隙中,通过空气、覆土材料、工具等传播。 用百病去无踪彻底消杀菇棚;发茵及出菇期间每 5 天左右喷洒一次杀菌药物,生产中可将百病去无踪和蘑菇杀病灵交替使用。 开全部通风口及进出口加强通风;同时喷洒百病去无踪,然后再处理污染菌袋。 取 100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棉花遇涝。 棉花涝灾一般发生在 67 月,既影响保收面积,又致使棉花滞长,对应技术则是:(1)抢排渍涝,保住老苗。 受涝棉花只要生长点没有枯死,排涝后就能恢复生长。 对于老苗不应轻易翻耕。 排水越早,抗灾赶本就越主动。 (2)大雨伤苗,大肥补养。 涝后棉田肥料流失多,雨过天晴一要抢追速效肥料,二要增加迫肥次数和数量,667 平方米增施尿素 1520 千克。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治烂铃是提高棉絮品质和棉花产量的重要环节。 烂铃是栽培管理、棉株生育、气候、病虫等多方面原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不利的气候条件(如连续秋雨)对烂铃的多少有一定关系,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棉花自身的生育状况。 尤其是棉株长势过旺,叶片肥大,隐蔽严重,光照条件差,植株含氮含水量高,组织疏松,铃壳厚,开裂慢,抗病虫能力弱,往往导致大量烂铃。 所以防治烂铃,必须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
1、田套种的夏玉米,由于套种时因施肥不多,或因套种操作不便不施种肥,加之苗期与小麦共生,幼苗处于行间,光照不足、土壤板结、生态条件差,幼苗多数黄弱。 为了促进幼苗复壮,使其尽快形成生产能力,为高产搭好骨架。 因此,玉米定苗后,因苗而异,科学追施提苗肥,对促苗早发,培育壮苗极为重要。 低肥力地块土壤肥力低,基肥少、群体小、幼苗生长瘦弱,每亩产量在250300 千克的地块,为了尽快促进营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