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
1、米杂交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品种的推广以及育种单位的经济效益。 为避免发生种子质量事故,在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防杂保纯成为一项关键的内容。 确保亲本自交系纯度:要选用来源可靠、纯度高的自交系。 严格去杂去劣:至少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进行三次去杂去劣。 在苗期,根据自交系的特征,如叶色、叶形、长相等结合间苗除去可疑苗;拔节期根据长相及叶的伸展程度结合生长势去杂去劣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1 步1、选好制种基地,建立制种技术组织体系 制种基地应选在农民群众科学种田水平高的地点,技术人员认真负责且技术过硬,并成立一个由技术人员参加的制种组织体系,对制种工作实行定点、定面积的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制度。 2、选好制种用户、制种田,建立五户联保约束机制 好制种户、制种田。 制种户应选择自觉听从技术员指导且科学种田水平高的农户;制种田应选择土壤肥力中上等,地势平坦
1、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在杂交玉米种子生产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杂交玉米种子脱水慢、影响种子质量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结合我们当地种子公司的生产实践,总结了促进杂交玉米种子脱水的技术,供各地同行参考。 1 除父本玉米制种田授粉结束后立即割除父本植株,既能促进母本植株的光合作用,又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加速子粒灌浆成熟速度,还能促进种子脱水。 通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1、、应性广、其子代生产前景好的品种。 2005 年 67 团推广种植的亲本组合“05母本生育期为 125 天,株高 200240 厘米,成株叶片数为 2122 片;父本生育期 125 天,株高 250 厘米,成株叶片数为 2022片。 此组合最高单产 612 千克。 8%、发芽率 85%以上。 播种前严格检验发芽率。 015 天对制种亲本进行福?克玉米种衣剂包衣处理,防止苗期病虫的危害。
408” 品种来源:丹东市农科院于 1991 年选育,通过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长势整齐、健壮、叶鞘紫色,叶色深绿。 成株株高 280位 130系发达,茎叶繁茂,总片数 20穗长筒形,穗长 21粗 5行数 18,行粒数 40 左右。 籽粒黄色,马齿型。 百粒重 35 克,出籽率 84%,米质上等。 高抗小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和纹桔病。 全生育期 130 天,耐涝性强,活杆成熟不早衰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华皖油 2 号华皖油 2 号(代号 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高产、优质、抗倒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02 年 7 月通过安徽省审定。 并由丰乐种业开发。 产量表现该品种 2000 年至 2002 年在湖北省农业厅组织的两年多点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 斤和 斤,比对照中油 821 增产 20012002 年安徽省区试,平均亩产 斤,较对照秦油 2 号增产 该品种芥酸含量 硫苷含量 g
杂 80”通过审定 由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个旧市种子公司选育的杂交优质粳稻新品种“滇杂 80”经云南省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 “滇杂 80”全生育期 171 天。 株高 米,穗长 米,穗总粒数 实粒数 ,结实率 72,千粒重 25 克;苗期叶片直立,耐肥,生长整齐;剑叶挺直,株形紧凑、分蘖力强;后期熟相好;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佳。 “滇杂 80”2004 年至
1、优 6 号”的特点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晚稻新组合“甬优 6 号”由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永嘉县 2004 年引进试种和小面积示范,表现为感光、优质、抗逆、强根、长鞘、壮杆、厚叶、粗脉、大穗,光合速率高等特点,很有应用开发潜力。 )产量表现具有超高产潜力。 在永嘉县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展示区中,甬优 6号产量均处在参展品种的前列,比对照汕优 63 显著增产。
、基施有机肥据测定,在杂交水稻的总需肥量中,有 50%60%的氮和 70%的磷、钾来自土壤,施肥不足就会过多消耗土壤中的养分而降低肥力,增施有机肥是提高肥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杂交水稻生产中有机肥的施用量应占全期施肥量的 40%。 二、早施分蘖肥早稻在插秧后 5 天,晚稻在插秧后 3 天,即可追施分蘖肥。 分蘖肥宜分次施用,第一次亩施尿素 6斤,隔 7 天左右,根据苗情,对生长差的田块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抗 9 号”栽培技术 1 播种播前剔除破籽和嫩籽,直播可采用地膜(宽度 6070盖,单项式粒点播,隔穴加播一粒,以有利于补苗移栽。 每 667种量 350500g。 播种时间宜在 4 月 1725 日。 育苗移栽在 4 月上旬播种,可采用等行距小畦(准畦)单行种植,株距为 30 667植 1700 株。 2 施肥基肥施腐熟猪粪 300067量,下同)或饼肥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