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号(玉米) 品种来源:母本为 8698源为美国玉米种质 本为 937,来源为东南亚玉米种质 6719苏 37特征特性:在武陵山区生育期 129 天,比对照农大 108 晚 4 天。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 株型半紧凑,株高 305 厘米,穗位 143 厘米,成株叶片数 20 片。 花药黄色,颖壳红色,花丝淡紫色,果穗筒型,穗长 米,穗行数 16 行,穗轴白色,籽粒淡黄色,粒型为马齿型
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研究人员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玉米、樱桃、燕麦与红酒中含有丰富的褪黑激素,经常食用它们可以延缓衰老。 褪黑激素具有抗氧化和延缓神经衰退的作用。 据西班牙埃菲社报道,研究工作在正常老鼠和转基因老鼠身上进行,因为它们的细胞老化速度较快。 老鼠在 5 个月大的时候(相当于人 30 岁)开始出现最初的组织老化现象。 研究表明,在老鼠体内开始停止产生褪黑激素时
米主要在苗期受害,即 5 月末至 6 月上旬玉米旋心虫开始在近地表面 23 厘米的根茎基部或交界处蛀入。 蛀孔近圆形或长条状裂痕,呈褐色,土壤中有害病原菌易从蛀孔侵染植株。 中上部叶片逐渐出现黄绿条纹,生长点受害引起植株矮化,叶片丛生呈君子兰状。 调查发现,玉米受旋心虫为害后 810 天开始出现黄绿条纹症状,黄绿条纹持续时间、植株矮化程度与玉米受害时的叶龄关系密切。 玉米 68 叶期受害重
1、穗期是玉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搞好这时期的田间管理,对于提高玉米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关键管理措施如下。 1、重施孕穗肥玉米孕穗期,是雌穗小穗、小花分化的盛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也是植株需肥的高峰期。 因此,玉米穗肥在雌穗小花开始分化时追施效果最佳。 这时玉米植株的叶片数为:早熟品种可见叶 1215 片、展开叶 89 片,中熟品种可见叶 1417 片、展开叶
1、、3 号的高产栽培 粤甜 2号、粤甜 3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新育成的杂交一代超甜玉米优良品种。 粤甜 2号全生育期 7075 天、株高 180200 厘米,穗长约 20厘米、单穗重约 350克;粤甜 3号全生育期 7080 天、株高约 180厘米、穗长约 20厘米、单穗重约 400克,无秃顶、耐贮藏,利于规模经营和机械化生产。 果穗结实饱满均匀、美观,籽粒金黄,商品性极佳,抗逆性强
1、米育苗移栽技术的优点一是可适时移栽、解决两季茬口矛盾造成的节令偏紧问题;二可蹲苗,提高苗的质量;三能保证亩株数、达全苗壮苗;四能做到定向密植,提高光和利用;五可节省种子 3050。 全省玉米育苗移栽方法达 13 种之多,现介绍两种常用的育苗方法:1营养袋育苗(1)备袋可用纸袋,也可用工厂特制塑料袋,规格高约 9 厘米,园直径约 5 厘米,无底无缝。 每亩备用 5000 个。
1、、玉米育种花期不遇处理方法玉米制种田父、母本花期相遇,是确保其丰产增收的关键所在。 但由于亲本性状、气候条件、土壤类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很难花期相遇,从而影响到产量的提高。 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补救,减少损失。 对发育缓慢的亲本应偏水偏肥,促进生长发育;对发育较快的亲本在根部一侧进行断根,抑制其生长。 这样做,可促使父、母本花期协调相遇。 对生长迟缓的亲本,可在 12 片可见叶时
米化学药剂灭草免中耕技术,免除中耕作业,减少务苗机率,提高苗率,有利于根系发育,增强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每亩减少投资。 5 元左右,比常规铲作业增产 3施药方法:法是将药剂均匀喷于地表后,用圆盘耙耙一次,耙深达 10 厘米时,可使约匀地坦没有 5 厘米左右的土层里。 22,4 一滴丁酯玉米 3期,每亩 50 毫升对水 25斤,进行茎叶喷雾对多种阔叶杂草有良好的防产,但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802
1、米育苗侧栽,是指在山区玉米栽培中,将育好的玉米苗移栽于地膜膜侧边缘的一种栽培新方式,它与将玉米苗移栽于内膜内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能够进一步增强玉米的抗倒能力玉米育苗移栽于膜内,与大田直播覆膜栽培相比,虽抗倒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膜内土壤疏松,加之多数埋肥较浅,玉米根系受膜内肥水运动影响集中于土壤表层,因而仍然较易倒状。 玉米苗栽于膜侧,虽大部分根系受膜内水肥吸引伸向膜内
、少投入生产实践证明,当化肥被水解时,能够被土壤胶体吸附,增加肥效。 于管理一次性施肥免除了繁重的人工追肥,同时避免看天等雨现象。 加收入一次性施肥技术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而且具有籽粒饱满、抗倒伏和避免中期脱肥等优点。 二、匀、干燥并且有一定的硬度,不应破碎,袋中没有或少有粉末,到国家指定的定点单位购买。 成新垄后镇压好,待温度适合时播种。 厘米,如深度不够;易造成烧种,播种后,要适度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