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号玉米 粟玉 2 号系由河南农科院种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玉米新品种,2006 年 8 月通过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长势旺盛,株型紧凑,株高 250 厘米,穗位高 95 厘米,穗长 20 厘米左右,穗行数 1416 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 341 克,出籽率 89%。 丰产性好在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域和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农大 108 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号(玉米) 品种来源:母本为通 354,来源为克 系 5;父本为通 137,来源为衡白522沪糯 1 号特征特性:在江苏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 79 天,比对照苏玉糯 1 号早 2 天。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 株型半紧凑,株高 200 厘米,穗位 76 厘米,成株叶片数 18 片。 花药紫色,颖壳紫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 行数 15 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
期播种,为了延长青饲料的供应时间,可分期播种,间隔时间为 1520 天。 手播时 2 公斤/亩。 机播时 3 公斤/亩。 因分枝性不稳定,在高温下播种,分枝性减弱,夏播时要适当增加播种量。 增加密度,行株距一般为 60 公分25 公分,北方亩留苗要 40005000 株,在长江以南因分枝减少,亩留苗为 70008000 株;该品种有分枝特性,定苗时不能去分枝。 肥水充足,由于饲用玉米种植密度较大
国玉米总需求量的 78用作畜禽饲料,有关方面预计,到 2020 年饲料玉米将占到 上。 普通玉米作为主要的高能量饲料,其营养价值不完全,胚乳中不仅蛋白质含量少,而且品质差,氨基酸不平衡,普通玉米籽粒中赖氨酸的含量只有 而畜禽通常需要 不足部分得通过添加较多的赖氨酸、豆饼和鱼粉等给予补充,我国饲料工业每年需要约 3 万吨合成赖氨酸作添加剂。
、分期播种:为防串花降低品质,水果玉米要与其他类型玉米隔离种植。 可以在种植间距(300 米以上)、花期(30 天以上)上进行隔离,也可利用山岗、森林、房屋等屏障隔离。 水果玉米采摘期短,保鲜难,分期播种可以实现分批采摘上市,一般在 3 月底至 8 月初均可播种,早春有保温设施的还可适当提前,但应避免在 5 月下旬到 6 月中旬之间播种,此期播种的玉米开花授粉期正遇78 月份的伏旱天气
确保茁齐、茁全、曲壮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能有效预防病、虫危害,应大力进行推广。 水稻种子处理药剂处理前先选种,再晒种 12 天。 三环唑浸种:20三环唑粉剂 750 倍液(即 500 克药对水 375 公斤水)浸种 12小时,然后捞出用清水洗净催芽播种,预防稻瘟病。 强氯精浸种:10强氯精晶体 500 倍液(即 10 克药对 5 公斤水)浸种 12 小时,然后捞出用清水洗净催芽播种,预防稻瘟病
1、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危害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 20 世纪 80 年代由于选育和推广抗丝黑穗病的玉米品种。 沈阳市平均发病率不过 6%,但在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丝黑穗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特别是 19961998 年大面积种植的掖单 13 及近几年的沈单 16 造成玉米丝黑穗病爆发性流行。 发病率在 严重者达到 46%,损失惨重。
1、陕西省开展“百村万户玉米高产竞赛活动”中,靖边县黄蒿界乡玉米技术攻关小组以平均每 667 平方米 1284 千克的产量夺魁。 创下陕西省春玉米一季单产最高记录。 其主要技术攻关措施为:一换、二增、三改。 一换:即更换优良品种。 选择紧凑型、晚熟、高产品种登海 9 号。 二增:即增加密度和增施肥料。 用的紧凑叶型玉米比平展叶型每 667 平方米增密 10002000 株。 根据品种特性
2、穗刚刚抽出顶叶尚未散粉时为宜。 去雄数量可隔行或隔株去雄。 不宜太多,否则会使授粉不良,造成空穗,特别是玉米地周围 45 行不宜去雄。 4、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授粉应在雄穗散粉末期进行,一般进行 23 次即可。 时间应在上午 10 时左右进行。 方法是两人拉一条绳子,顺着行间走动,使绳子带动雄穗摇摆,或者将花粉接到授粉器内,对准雌穗上花丝,轻轻震动,使花粉粒均匀落在花丝上。 5、剪短花丝。
1、探讨我省秋玉米灌水适期和合理灌水量,我们于 1992 年进行了秋玉米灌水试验。 试验方法以当地灌水习惯为处理,按处理互的 75%、50%灌水量为、处理,每处理重复 3 次,另设仅灌出苗水的不灌处理为对照,试验小区 ,共 10 个小区,自来水浇灌,水表计量。 结果与分析同年 2 月 17 日由省水电厅、地、市水电局、地区农科所有关专家现场验收:亩灌水 34 立方米的亩产 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