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单七号是杨凌秦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合作育成的中熟杂交玉米新品种,由陕西秦丰杂交玉米种子有限公司开发。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 100 天左右,株高 260 厘米,穗位高 120 厘米,穗长 1822 厘米,穗粗 5660 厘米,穗行数 1416 行,行粒 37 粒,千粒重308 克,籽粒黄色,红轴、马齿型,品质好,出籽率 86。 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抗性鉴定
794(玉米) 该品种由河南省濮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家买断生产经营。 该品种 1999 年参加河南省预备试验,平均亩产 75661 公斤。 2000 年参加国家预备试验,同时被四大区选中。 2001 年参加国家东北华北春玉米组、黄淮海夏玉米组、西北春玉米组、西南玉米组区域试验,2002 年继续参加四大区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 124
2、漂的作用有四点:一是使嫩棒中的酶失活,防止嫩棒中的营养遭到破坏。 二是杀死附在果穗表面的微生物及虫卵,确保食用安全。 三是排除嫩玉米中的空气,减少冻结时冰晶形成的压力,相应减轻原料的氧化程度,以利于保持产品的色泽及营养。 四是防止产品老化、烫熟、改变口感。 使用热蒸汽烫漂工艺,控制温度是 95105,时间 1015 分钟。 烫漂的嫩棒应该马上冷却,以确保产品色泽。 为节约用水
1、99(玉米) 鲁单 999,原代号999,系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多抗、中熟、大穗型玉米杂交种。 产量表现:该杂交种在 2001 年2002 年全省杂交玉米区域试验中,两年 27 处试点中 21 点增产 6 点减产,平均亩产 584?9 公斤,比对照鲁单 50 增产5?3;2002 年参加生产试验,8 处试点均增产,平均亩产 628?3 公斤,比对照鲁单 50 增产 11
2、000 年获第七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后稷金像奖,2001 年通过国家审定。 产量表现:一般大田亩产 700 公斤左右,具有亩产 900 公斤以上的生产潜力。 1998 年在黄淮海玉米区域试验中,亩产 斤,比对照种掖单 13 1999 年在河北春玉米区域试验中,亩产 斤,比对照种掖单 13号增产 2000 年在河南洛阳玉米试验中,亩产 斤,比对照种郑单 14 增产 1998
1、)40 玉米的选育及其应用 为探索玉米育种新途径,缩短玉米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自开展了利用高粱花粉诱导玉米结实选系的研究。 1991、1992 年先后从高梁花粉诱导农大 60和晋单 21 的诱导一代自交果穗上获得突变隐性基因控制的甜玉米籽粒。 第 2 年分别单粒点播穗行种植、自交。 第 3 年再穗行种植、自交,性状已趋于稳定。 第 4、5 年在病圃进行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
1、凑型玉米具有植株紧凑、叶片上冲、根系发达、抗倒伏、果穗成熟时苞叶不开裂、活秆成熟、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 通过几年实践摸索,我们总结出一套高产制种保纯技术,简介如下。 1、选地隔离应选择隔离条件好,交通便利,有一定玉米制种经验,乡级技术人员作风优良的乡、村建立生产基地。 选择连片的平肥地制种。 地块选定后严格确定隔离区,空间隔离不小于 350 米,如存在有利于地势风向影响,隔离距离不小于
2、抗 2 号在河北省预试中平均亩产 53085对照冀丰 58 增产 899,在31 个品种中占第二位;1997 年在河北省区试中,平均亩产 48782对照冀丰 58 增产 在 11 个品种中居第二位。 1998 年在河北省区试中平均亩产 5471对照翼丰 58 增产 829,居参试的 12 个品种第二位,同年在河北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 5694对照翼丰 58 增产 在参试7 个品种中居第一位。
2、 厘米土层内地温稳定在 1012时,就可正常出土。 玉米在生长发育期若遇低温霜冻,会受冻害而减产;但只要加强中耕、追肥、除草、防病虫等管理,仍能挽回部分损失。 地温 2024时最适宜根系生长,低于 4根系便停止生长。 抽雄开花期是玉米对温度要求较高的时期,日平均温度 25最为适宜。 开花授粉期间,若气温高于 35,又遇气候干燥,土壤水分不足时,花粉容易丧失生活力,花丝容易枯萎
2、要推广天油一号大株型丰产品种,合理密植上,保持每穴留苗 3有效株数一般为 (3)施足基肥,巧施农肥。 凡套种冬油菜的地块,原则上要求一次施足玉米基肥,播种玉米时,亩施优质农肥 4000准氮肥 40公斤,三级以上过磷酸钙 40喇叭口期追施硝铵 10年土壤解冻后,油菜返青时期,有条件的农户可沿压膜的边缘,深施人畜粪屎 300进行化肥巧追肥。 即:将 1500溶解也可直接打孔追肥),用一根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