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粗脂肪 粗灰分 氮 钾 是栽培食用菌的良好培养料。 油菜秆壳培育食用菌时,事先应仔细剔除发生霉变的部分,曝晒 23 天后,粉碎成绿豆大小,放冷水中浸泡 1224 小时,天热时间可短些,天冷时间稍长些,然后根据不同的食用菌品种,分别按下列配方拌料。 一、草菇:油菜秆壳 90,石灰 3,草木灰 5,麦麸或米糠 2,含水适量。 二、香菇:油菜秆壳 78、麦麸 20,石膏 1、糖 1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浇水润土:俗话说:“要吃油,早春水开头”。 油菜春季缺水会严重影响返青生长,也会加重“春寒”冻害。 早春水宜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5时开始。 油菜蕾薹期生长茂盛,叶面增大,气温逐渐升高,需水也相应增大,对此时出现旱象的田块,应及时细流浇水润土。 2、追肥促苗:早施春肥。 对基肥不足、未施腊肥、苗势较弱的田块,立春前后,每亩用碳铵 15斤,与有机肥料或细土混匀后条施或穴施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补硼 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花期喷硼,忽略土壤和苗期补硼。 油菜苗期是对硼最敏感的时期,苗期缺硼,会造成后期“花而不实”,即使花期追硼,也很难补救。 因此,油菜从播种时就要注重硼素的补充。 作时前茬会带走土壤中大量的微量元素,特别是硼元素,造成后茬油菜营养不良。 同时,连作病虫害严重发生,造成减产。 轮作年限至少要间隔一年。 养体大,是一种需肥量较多的作物。 因此,要培肥地力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虽是冬种作物,但如果气温过低,或出现干冻现象,一样会对油菜造成损害,使油菜生物量降低。 在 1 月份最冷天气出现前后,可采取如下防冻措施:一、培土。 土壤封冻前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壅蔸。 培土以 710 厘米厚为宜。 培土可提高土壤温度,又直接保护油菜根部,有利根系生长,防止拔根。 尤其是高脚苗,培土壅蔸后可使根颈变短,利于保暖。 二、覆盖。 在油菜行间盖 1 层茅草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5 团位于我区西北边陲,海拔 17001800 米,年平均气温 23,生育期大于10积温 年平均降水量 米,无霜期 85 天左右,气候属温带山区半干旱半湿润冷凉气候。 这种气候条件能够延长油菜角果成熟期,有利于油菜的稳产高产。 油菜是昭苏垦区种植业的支柱产业,历年油菜面积占耕地面积的 60%以上。 近几年优良品种的推广使得油菜产量大幅度地提高,为我团职工增收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践证明,油菜高产,关键是要做好二保、三变、三沟、冬三喷、春四喷。 二保即保良种,保秧龄。 品种的选择必须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配套作物相适应,如与双季稻配套,宜用中熟偏早的品种;与一季稻和旱土作物配套,可选用迟熟品种。 根据前作的收获期,确定油菜的移栽期,以秧龄 3035 天、最迟不超过 40 天为原则播种育苗。 三变油菜地必须精细整理,结合施足底肥,使大土变细土,板结变泡松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看苗追肥。 要经常到田间查看油菜苗情,油菜幼苗如出现植株矮小,长势弱,老叶变黄,并逐步向新叶发展的现象,是缺少氮肥,应每亩追施尿素 6斤,或人粪尿 500斤对水浇施;如叶色暗绿无光泽,叶柄紫色,叶数比正常植株少 2,是缺少磷肥,每亩应追施过磷酸钙 20斤;如老叶呈黄斑,逐渐向新叶扩展,叶尖叶缘出现“焦边”和淡褐色枯斑,叶肉呈“烫伤状”,是缺少钾肥,每亩追施草木灰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植户应抓好以下五点:一、中耕与施苗肥当前最要紧。 尤其是稻板田种油菜的,土壤板结,杂草丛生。 有些农户在油菜移栽后,又没有进行及时管理而使油菜苗长势差。 建议这些种植户应尽快对油菜田进行中耕除草,结合培土与紧施苗肥,最好用人畜粪 500斤加尿素 2亩,浇施。 翻耕田块的油菜,对底肥不足、长势较弱的,也应再追施苗肥;如劳动力许可,还应当进行中耕培土、除草。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它保温抗冻措施来不及的情况下,在油菜叶面和田间撒施一层草木灰,可直接保护叶面。 有条件的地方,于低温的夜晚在油菜田边采用杂草、木屑、谷壳、稻草等进行熏烟防霜,使地面笼罩一层烟雾形成农田小气候,防治冻害的发生。 及时向叶面喷清水,清除叶面上的雪、冰和霜,防止油菜叶片枯萎。 喷水除霜应在早上化霜之前进行,减轻霜冻对叶片的影响。 对出现了“根拔”现象的油菜,及时用碎土培莞 710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防” 开春后,气温回升,油菜进入旺盛生长期。 为确保油菜高产,春后必须抓好以下“五防”:防渍害。 开春后,雨水逐渐增多,排水防渍是油菜春管的当务之急。 因此,春后必须清理“三沟”(排除田间积水,以消除渍害。 防病虫。 以菌核病较为普通,为害严重。 病害防治措施:一是加深“三沟”,降低地下水位;二是摘除下部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三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灭病威 200克,加水 60